有人竟然專門撈“魚苗”來賣錢!該不該?

在昆明,有位大媽專門從滇池裏面撈出許多小魚苗,拿來社區門口擺賣。這樣的行爲引來不少網友關注。

有網友稱,這樣指頭肚大的小魚苗,被撈上來賣錢,是不是有些太過分了?這麼小的魚,應該正是生長的時候。

從圖片中,可以看出,這些“魚苗”有一種像是趴地虎,另外一種,像是小白鰱。

這樣的小魚到底能不能捕撈?很快,就有專業魚友出來解惑:

它們可不是什麼小魚苗,在滇池,這算是外來物種。一種是真吻蝦虎,另外一種叫池沼公魚。

“像這種外來入侵的小魚,撈上來也沒有什麼可惜的。”魚友稱:“尤其是池沼公魚,可別小看它們,在一些水域,它們已成爲魚類殺手、湖中霸主,相當可怕。”

原來,池沼公魚是一種冷水魚,原產於北太平洋兩岸和北冰洋沿岸。在我國,它們僅侷限於東北的黑龍江中下游,烏蘇里江、圖們江下游有自然分佈。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這種小魚便被人爲引流至北方地區的許多水庫、湖泊中,如今,在很多地方,它們已經安家落戶。

這種看着類似“小白條”,體型不過十公分長的小魚,究竟有什麼可怕之處?網絡上也流傳着它們許多傳說。

在新疆的博斯騰湖,“公魚”也曾扮演着一種“救世主”的角色。

據稱,在博斯騰湖,曾經生存着一種珍稀的魚類——新疆大頭魚,但它們卻在僅僅幾十年時間內近乎絕跡。

新疆大頭魚

這究竟是什麼原因?經過魚類專家研究,問題的矛頭指向了另外一種被引進的外來魚類——五道黑,也稱河鱸。

當時引進的一批雅羅魚魚苗中,不慎混進了一批河鱸,這種體型只能長到30公分左右的魚,竟成了大頭魚的災難。

這與河鱸的外形及習性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它們的身上長着許多硬刺,這是有力的防禦武器,本土魚類難以對其形成威脅。但它們卻可以肆無忌憚地捕食本土魚的魚苗,而且繁殖極快,讓本土的魚類望塵莫及。

河鱸(也稱五道黑)

所以,新疆大頭魚繁殖的速度,遠遠跟不上被喫掉的速度,久而久之,它們就被喫光了!

此時,池沼公魚就“粉墨登場”了!在上世紀90年代,人們又引進了池沼公魚到博斯騰湖,這種外表上看着柔弱的小魚,竟然又成了河鱸的殺手!

別看它們體型小,卻有自己的獨門絕技——大量繁殖,採用“蟻羣”戰術,將河鱸逼上絕路。

看來,它們成功了!

公魚魚卵

成功入侵博斯騰湖,並打敗河鱸!池沼公魚爲何能成爲“魚類殺手”?

原來,一條小小的“公魚”,產卵量可達上萬枚,肚子裏面除了魚卵,似乎已經沒有別的內臟。而且,它們僅需一年即可繁殖後代。

因此,河鱸雖然能喫掉它們,奈何其數量太多,繁殖速度太快,就像螞蟻一樣,蜂擁而至,大量吞食河鱸的魚卵,造成它們的數量直線下降。

有資料稱,僅僅用了10年時間,博斯騰湖河鱸的年產量就從高峯時的1750噸減少到10噸了。

因此,池沼公魚絕對可以稱爲魚類殺手、湖中霸主,採用“蟻羣”戰術讓其所向無敵!稱爲可怕的“魚類殺手”,讓人不可輕視!

雖然它們在博斯騰湖打敗了外來入侵者“河鱸”,但同樣,它們也是一羣外來入侵者,讓湖裏面其它本土魚類都陷入絕境。至少有兩種主要經濟魚類已經面臨絕跡。

喜歡吞食其它魚類的魚卵,讓其無法成功繁殖,最終數量銳減甚至消失。有人稱,“公魚”就是一羣“披着羊皮的狼”!

如今,池沼公魚已成爲博斯騰湖的主要經濟魚種,不知道這到底該喜還是該憂?

不過好在它們是一種冷水魚,在南方的很多水域都無法生存。這與另一種外來物種——羅非魚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北方的許多水庫,每當湖面結冰的時候,冰釣“小公魚”成了很多釣魚人的樂趣。有時候一副串鉤拋下去,一拉就是一連串小公魚。

這種現象讓冬季的釣魚人不再感到寂寞,但同時,也似乎孕育着一種危機。

它們會不會喫光其它魚類的魚卵,然後取而代之?誰也不清楚,也許時間會給出答案。

因此,昆明滇池的大媽們,將它們撈出來賣錢,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