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市場中,絕大多數的基金產品都能取得不錯的業績。也就是說基金基本上都是賺錢的,但投資者卻天天喊着虧錢了。虧損的主要原因就是投資者對手上持有的基金已經不信任了,所以沒能堅定持有,到最後也就錯過了上漲的波段。

經常聽到投資基金要長期持有,但投資者總是做不到。這是因爲過程中產生了波動,市場波動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不正常的是投資者無法理解它。隨着波動反反覆覆,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當波動幅度遠遠超出投資者的承受範圍時,心態就會被擊潰,從而犯下很多大錯。

這裏最關鍵的就是波動幅度超出了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爲什麼會這樣呢?所謂風險承受能力就是在某段時間內能夠承受的損失。就好比某位投資者,在一年之內最多隻能承受虧損20%,這是極限。

因爲虧損超出後,可能會影響他的家庭經濟,影響到生活質量。歸根到底就是投資者的賺錢能力,遠遠無法跟上基金虧損的幅度,所以會產生一系列負面的情緒。特別是一些投資者用來投資基金的錢是帶有目的性的,可能是明後年用來買房結婚的,現在突然間虧了很多,要是你,你慌不慌?

每位投資者生存的背景不同,所以風險承受能力也會存在高低之差。不管怎樣,在基金投資的時候,一定要控制風險在自己的承受範圍之內。舉個簡單的例子,某位投資者能夠在一年之內承受30%的虧損。但是他把錢拿去購買了債券基金,而普通的債券基金波動幅度非常小,頂多就是幾個點的事情。這位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很高,即便債券基金虧了,他也會覺得不痛不癢,再拿個幾年也沒事。

當然投資者不僅要控制風險,還要考慮流動性、收益等問題。選擇合適的基金產品,纔是最好的。基金投資,作爲投資者無法去控制市場波動,但能做到的就是控制市場波動對於心態的影響。

也有人會問,股票基金本身就是高風險的投資產品,是不是承受不了這麼大的風險,就不應該去投資它呢。道理雖然是這樣,但是可以通過一些技巧去降低風險。比如說控制倉位,只是用小部分的資金去購買股票基金,即使過程中出現了較大的跌幅,對於投資者整體財富而言,虧損並不算太多,心態自然會好一些。

事實上更加科學的方法,應該是通過資產配置的方式調整資金比例,分別投資到不同的投資產品當中。比如說穩健型投資者,在投資方面是比較謹慎的。不希望冒太大的風險,不然會對家庭產生負面的影響。所以在投資的時候會比較謹慎,期望回報穩定。在選擇基金的時候,會比較側重風險等級更低的債券基金,再搭配部分偏股型基金。例如70%的錢買債券基金,30%的錢買指數基金,更符合謹慎型投資者的需求。

而對於偏股型基金的投資而言,想要減小市場波動給心態帶來的影響,可以採用定投的方式。因爲定投本身就是控制倉位的技巧,雖然定時定額不太靈活,卻能夠獲得相對平均的投資成本。特別是前期投入的本金不多,即使市場波動較大,產生的虧損相對於整體本金而言,可以說微不足道,那麼自然能夠持有基金的時間更長。

虧了就一定要賣掉基金嗎?擊穿風險承受能力的是市場波動?投資基金追求的是長期收益,在一般情況下,不要被短期的市場波動嚇跑了。人無完人,所以只能通過降低風險的形式,讓投資者的心態不受過多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