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理財中,長線和短線區別是非常大的。不同的產品,不同的理財人羣,選擇的策略也會截然不同。長線和短線有哪些區別?我該如何選擇來投資理財?

期限不同

單純字面上的理解,就是一個拿的時間短,一個拿得時間長。但這其中有很多方面值得投資者注意,比如說一些理財產品是存在時間限制的。例如各式各樣的存款產品,對應的有很多的期限選擇。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三年等等。

如果大家選擇的期限比較長,那麼這筆錢封閉的時間就會比較久。一般來說要到期滿之後才能將本息拿回來,當然有些急用錢也可以隨時取出,但利息有可能按活期來計算,就會很不划算。

流動性不同

因此大家在投資理財的時候,一定要先了解自己手上這筆錢,究竟可以閒置多久?否則因爲沒有考慮到流動性這一因素,而損失較大收益。和前面講到了一樣,有些理財產品的期限較長,比如三年期的。但是用的錢是打算明年買車的資金,等到明年才發現所有的錢都用來買了三年期的理財產品,不能馬上拿出來,那麼買車的目標就泡湯了,還得繼續等。

又好比一些退休的老人,手上有足夠多的存款,短時間又用不上。但每次購買理財產品都選擇三個月以內的,這樣就有點大材小用了。不僅操作上太頻繁,而且購買短期理財產品收益不會太高。這些都是沒有恰當考慮資金流動性的行爲,導致最終選擇的理財產品並不符合自身的理財需求,而受到影響。

結果不同

對於投資理財長線和短線的選擇,投資者一定要慎重,因爲這決定最終的投資理財結果。比如固收類的產品,期限越長會比期限越短獲得的收益要高。因爲長線要付出更高的時間成本,所以時間越長收益越高。但不代表一定要選擇收益最高的那一款,畢竟很多投資者不能忍受自己的資金封閉太久。所以時間不是越長越好,還得符合自己的理財需求。

而對於權益類的產品而言,即使是長期投資,也無法確定能夠獲得更高的收益。因爲購買權益類的產品,本身要面臨巨大的風險,沒有人能夠保證一定盈利。但客觀地來說,長線投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加盈利的概率。假設購買偏股型基金,長線持有獲得了可觀的收益。但不是持有的時間越久越好,也許未來的行情會出現反轉,因此要懂得在適當的時候進行止盈,鎖定利潤,落袋爲安。

對於很多投資者,他們本身的投資風格和習慣更偏向於短線,樂於追逐熱點,喜歡投機,希望短期能夠獲得可觀的利潤。這也是投資理財其中一種方式,但只適合少數投資者。因爲短線投資理財,面臨的風險會更加大。不僅很難獲利,更容易虧損。

當然某些產品短線投資未必是好,比如大多數基金短線持有會造成手續費過高。如果持有的時間少於7天,還會有1.5%的懲罰性費用,可能那點微薄的利潤都不足以支付高昂的手續費。

有人說長線投資理財是老年人做的事情,話雖如此,但是長線也適合其他投資者。例如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沒有太多時間精力在市場中研究分析的,資金閒置時間較長的等等人羣,都符合長線投資理財。

不管是長線還是短線,它們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投資者在選擇的時候,應該多方面去考慮,最重要的是適合自己的理財需求。在實際投資理財中,長線和短線並不是唯一的。同一個投資者通常會持有多種產品,這是建立在資產配置的基礎之上,所以常常會考慮長短線相結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