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后期,“门客文化”盛行,贵族为了招揽人才,把许多“士人”揽入麾下,给予优厚的待遇,谓之曰“门客”。其中,以豢养门客最多、最为礼贤下士之人,莫过于“战国四公子”。用贾谊的话说就是:

“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战国末年,四公子携手抗秦,闻名于史册。有人不禁要问,战国末年,当时燕国和韩国都已经衰弱不堪,齐、赵、楚、魏是当时除了秦国以外,国力稍强的四个诸侯国,为何这四个诸侯国都有一位“战国公子”,而秦国却没有出现“战国四公子”呢?其实,笔者想说,若秦国真的有“战国四公子”,那嬴政将很难统一七国。

一、周赧王:我的委屈谁能懂?

周朝国祚八百年,开国之君是周武王姬发,亡国之君是周赧王姬延。我们应该怎么界定“亡国”这个概念呢?例如宋钦宗虽然被俘,但他的弟弟宋高宗建立了南宋,那宋钦宗算不算亡国之君呢?其实,是不是亡国,要看三个方面:第一,国土是否还在?第二,国君是否还活着?第三,宗庙祭祀是否还在延续?只有这三方面都不在了,才能算亡国。

正是因为如此,周赧王作为周朝的亡国之君才觉得委屈,因为早在他爷爷周显王时期,周朝的“国土”就已经不在了,周赧王只是守这周天子的“宗庙”而已。

为什么说周朝的国土已经不再了呢,众所周知,当年武王伐纣,在牧野之战后一举灭掉商朝,建立西周,然后开始分封大臣,西周的开国功臣和宗室子弟都各得一块土地。例如,齐国的祖先姜子牙是西周开国功臣,燕国的祖先燕召公是周武王的弟弟。此后,每一代周天子都会封赏功臣和宗室,土地有限,而爵位无限,刚开始大块大块地封,后来的封地都变小了。到了东周时期,周天子的土地只有一小半了。到了东周第23代君主周烈王时期,周朝的土地快封完了,只剩下一块“河南”之地了。

周显王是东周第24代君主,他继位后他就开始发愁,因为“手中没地”,诸位大臣和兄弟都眼巴巴地看着他,最后,周显王一咬牙,把最后一块地“河南”封给了自己的弟弟,是为周公国(后来这块土地有分裂为东周公国和西周公国)。从此,周天子虽然还是天子,却没有自己的国土了。他只能安慰自己说:“天下土地都是周朝的国土。”其实,当时礼乐崩坏,诸侯各自为政,周天子早已没有号召诸侯的能力。所以说,周赧王虽然是亡国之君,但他亡的仅仅是宗庙而已,国土早在他爷爷那会就没有了。

二、战国四公子的背后

战国四公子,除了春申君外,其他都是国君之子,他们都有三大特点:

第一,身为贵族,封地和权力极大。

例如,春申君黄歇担任楚国令尹,深得楚考烈王信任,《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

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十二县。后十五年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

黄歇的封地先后有两块,第一块是淮北十二县,第二块是“江东”。封地是世袭的,久而久之,楚国也会像东周那样,国君的地盘越来越小,而臣子的地盘越来越大。楚王长期受屈、景、昭三族限制,就是因为此。

第二,门客众多,势力影响朝堂。

以信陵君魏无忌为例,当年,魏安釐王召信陵君一起下棋,突然收到边境急报,说赵王正在带兵往魏国边境进发,魏安釐王吓了一跳,连忙派兵抵御。这时,信陵君淡淡地说:“赵王只是去边境打猎,并非攻打我边境。”魏安釐王问为何?信陵君说:“我潜伏在赵国的门客早就把赵王的消息报给我了。”

这个例子载于《史记》,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信陵君门客众多,遍布天下,他的权势和能力,或许比魏王更加强大。对于魏王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第三,立功必须受爵,犯错却不轻易受罚。

仍以信陵君为例,当年,信陵君为了救援赵国,不惜偷盗魏王的兵符,而且还私自杀了魏国大将晋鄙,这就是“窃符救赵”的故事。虽然后来打败了秦军,但信陵君怕魏王怪罪,躲在赵国长达十年的时间。魏王虽然生气,但也没有剥夺信陵君的爵位和封地,十年之后,信陵君重返魏国,仍然担任魏国的上将军,并且带领五国两军再次打败秦军。

所以说,所谓的“战国四公子”,笔者不怀疑他们的能力,但从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四公子”的存在,对抗秦或许有利,但对于本国的发展来说,其实是一大弊端。

三、秦国:我们不一样

从东周到“战国四公子”,都离不开一个词,那就是“分封制”。不可否认,分封制在特定的时期,有它的优势。例如,西周初建时,区域广袤,交通不便,若不施行分封制,很难具体管理。但一个制度用久了,难免僵化,这就需要改革。而改革方面的成功者,毫无疑问要数秦国。

秦国的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我就不说了,有一点不可否认,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基本上脱胎换骨,成为一时强国。其中有两点必须要重点说明:

第一,秦国初步施行了郡县制。

郡县制的好处在于,区域和百姓都属于秦王直属,不属于某一个人或家族。这就有一个好处,例如,赵王让平原君赵胜去打秦国,平原君说:“不好意思,我打不过,您另请高明。”然后,平原君继续享受自己的封邑,继续享受门客三千的待遇,赵王就不好办了,再找别人,别人也会挑肥拣瘦,赵王只能干瞪眼,又不能剥夺他的封地。

若是这件事发生在秦国,比如,秦王让白起去攻打邯郸,假如白起不干,没关系,我把白起撤掉,换王龁,因为你的爵位和官职都是我给的,我可以随时撤掉你。这样下去,挑肥拣瘦之人越来越少,想保持富贵,就必须听王命,为大王办事。

分封制,一代传一代,总有一代人昏庸无能,这在概率上无法避免。但郡县制就不同,谁有能力这块地就给谁管,大大提高了效率。

第二,秦国的军功爵制。

秦国实行军功爵制,所有的爵位,包括“公子”在内,都必须在获得军功的前提下进行。秦国大军去打仗,都是冲着爵位去的,所以被称为“虎狼之师”。在秦国士兵眼中,他戈矛刺的或许不是敌军,而是即将到来的爵位和金钱。

其他六国则不同,他们的爵位都被贵族占领了,没有多余的爵位可以封给将士。将士们去打仗,能打胜则好,打不胜也无所谓,除非自己立了特别大的功劳,反正爵位和自己没关系。

换句话说,秦国大臣都是“打工仔”,都眼盯着老板定的“绩效”;而山东六国的大臣大多是“铁饭碗”,反正饭碗丢不掉,何必卖死力呢?

所以说,所谓的“战国四公子”,威名赫赫,其实是“毒瘤”,是体制僵化的结果。若秦国出了一位“战国四公子”,那秦国的体制和六国有何不同?若如此,纵使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没有了“虎狼之师”,秦国有何优势灭掉六国?还是那句话,一个制度用久了,必须要有改进和纠偏,若任由其僵化下去,必然掉进死胡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