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整个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中国的基础军事工业一直没有大的发展,别看国内战场上打的热火朝天,可是当时武器装备全靠进口,所以当地武器号称“万国造”,由于武器装备来源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风格部队。

德械师:

1930年至1937年之间在德国军事顾问指挥下组建的部队。根据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国民党计划组建60个德械师作为国防师,直至抗战全面爆发实际只组建了20几个德械师。

德械师采用步兵两旅四团的方块师编制,师一级下辖炮兵营,骑兵营,工兵营,辎重兵营等特殊兵种,全师标准建制为12000人。

整编流程是先将编制人员调整到德械师标准,也就是调整师,然后购入武器装备进行换装。抗战全面爆发前只有教导总队,87师,88师,36师等少数部队完成了武器装备换装,很多部队只是换了一个钢盔而已。

苏械军:

1937年为牵制日军北进,苏联与国民ZF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并开始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由于苏联提供的武器枪械数量有限,因此苏械只大量装备了四个军:第一军(胡宗南),第二军(李延年),第五军(杜聿明),第七十四军(王耀武),也就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辖的四个攻击军。

攻击军是原来军的编制不变,对军直属部队进行加强,军直属部队扩编为炮兵团、工兵团、辎重团、补1团、补2团、搜索营、高炮营、战防炮营、通信营和特务营。补充装备:115毫米榴弹炮8门,76毫米野炮16门,37毫米反坦克炮8门,马克西姆重机枪50挺,轻机枪140挺。

攻击军不隶属某一战区,不承担具体防守任务,而由军委会直接掌握和使用,战时多作为战略预备队或尖刀部队使用。

德械师在抗战中战斗力是相当强的,但是德械师编制人数只有12000人,而日军一个师团有25000人左右,相当于两个德械师,因为德械师没有编成军,所以在抗战初期德械师被日军师团吊打。攻击军编制人数在50000左右,兵力是日军师团的2倍,所以对日军师团吊打。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也想打造精英部队,但由于国力整体比较弱,只能装备极少的部队,虽然有德械师和攻击军这种精英部队存在,但对全局来说影响并不大,毕竟战争打的是整体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