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不是隨意生活的理由,正因爲單身更應該好好生活、好好安排自己的時間。UI設計師@鈷就是一位極重生活的青年,他自由不受拘束,選擇獨立單幹,將自己的50平小窩改成了家的工作室、工作室中的家。

兩年前,這裏只是一個簡陋的工作室,冷清單調;經過他天馬行空的改造,這裏是一個有綠色、有活力、有溫暖的樸素小家。接下來,給大家炫耀一下,這經過2年發酵期的房子,究竟是如何一個充滿性價比的工作室。

首先,從門廳進來後是一個LDK一體化的空間,因爲投入使用的性質不同,自然是不能等同於尋常百姓家。作爲工作室,他將這裏鋪上克萊因藍,添加工作室的活力;當然,工作時需要的電腦、桌椅時不能少的。

可歸根究底,它還是家的一部分組成,怎麼能少了最基礎的電視櫃和電視機呢?細高腳的竹製門的日式電視櫃,工廠定製塗刷的木蠟油,所以看上去亮光光的;周邊白陶盆內的散尾葵、紅陶盆裏的龜背竹……都式他種養的心愛之物。

除了辦公之外,他還給自己準備了一套邊桌椅,不鏽鋼的框、透明的面,坐上去估計需要一份極大的勇氣,特別是身寬體胖之人。

牆角里,是一個古老又新穎的唱片機。

窗前是工作的好位置,但在他這裏,同時也是一日三餐的餐桌。因爲不喜歡擁擠的空間,所以在他家裏,能少的絕不多,能省的絕不亂買,可以說是省了一大筆傢俱費用。

反過來看入口處,是一個過道式的廚房。一字型的櫥櫃從門廳一直到最裏側的門口,都是廚房的區域,但實際長度並不超過3m。一人一竈、一槽一機,偶爾也會給添加一點生活情趣,比如烘培、餅乾、繪畫、手工等。

因爲是一個人,即便是烘培也不需要蒸烤箱,也許只要一個烤箱、一個微波爐即可;門廳,孔雀藍的推拉門,與內裏地毯呼應,又似隱藏在黑黑的過道中。

距離玄關門廳最近的一間房,作爲主臥室自然是需要舒適更妥。深灰色的地毯、一板式的牀架、10公分厚的牀墊,簡單、再簡單的小臥室,克萊因藍繼續延伸到主臥室,小雛菊的地毯、坐墊、抱枕,清新舒適的小空間。

黑夜裏,打開房門藉着廳裏的光,點燃兩根蠟燭,安靜舒逸的片刻,終於可以休息休息了。

另一個靠近客廳的小房間,被改成了衣帽間。或許動線上有些不合理,但隔壁就是衛生間,外面就是陽臺,想來沒有比這更合適做衣帽間的理由了。

因爲空間受到限制,所以不要櫃體的情況下自然是不要的。而且定製比這種簡易的掛杆要耗成本,不適合他這種單身過日子的青年。就這種頂天的立杆、橫向的長杆,可以比框條的衣櫃好用太多了。

不過,之前購買的小衣櫃,現在扔點多可惜,放在牆角里;推拉門外的陽臺,洗衣服、晾曬、收衣服,動線就在這局部空間裏,不要太過於省事了。

最後看一眼整體的房屋情況,顏色都標記出來了,看得非常清晰。

他的生活就如同這彩平圖一樣,儘管是一個人的生活,但卻從未想過要潦草度日,辜負時光。

更多精彩案例分享,請在下方留言或私信即可!編寫不易,留個贊或轉發一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