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筆者就跟大家聊一聊杜月笙的智慧。

抗日時期的上海各方勢力雲集,杜月笙卻能在其中如魚得水,其中有何訣竅?

三方勢力的生存者

我們一說起杜月笙,第一個想到的地方就是上海。

杜月笙從一個小混混做起,幾年內成爲上海的風雲人物,其中所依靠的便是他那左右逢源的本事。中國的社會本質是人情社會,而人情靠什麼維持,無非就是利益而已。

而杜月笙便是其中的好手,當年杜月笙剛有錢的時候,只要有人來問他借錢他向來是來者不拒,甚至會多給一點,“不存錢,存人情”是當時杜月笙的準則。

很快這個準則就給了杜月笙帶來了好處。

上海淪陷,杜月笙只能前往重慶避難。離開自己地盤的杜月笙卻沒有就此失勢,相反他依靠自己此前所積累的人脈,上靠蔣介石等政治人物,下面結交以前的幫會人員,在重慶黑白之間遊走可謂風生水起。

但是,杜月笙自己心裏清楚,這樣龐大的關係網的維護需要很多錢,雖然他在重慶依靠關係做起生意,但是單靠這些生意卻難以維持,於是杜月笙打起了暴利生意的念頭。

戰爭時期,什麼行業最暴利?物資必然是其中之一。

此時正值1942年,正是戰爭打到僵持的時候,國軍物資都已經出現緊缺,所以物資的價格開始飛漲,重慶棉紗的價格已經是上海的幾倍甚至數十倍,如此高的暴利足以讓任何人心動。只需要把上海的資源運送至重慶賣給國軍,不僅能夠大賺一筆,更是能增加國軍的作戰能力。

可這種物價差距不止杜月笙知道,其他人也知道,別人之所以沒有做,是因爲這個生意太難做了。

當時上海已經被日本人佔領,而從上海到重慶的運輸路也有不少落於日本人之手,其他路線則盤踞各種強盜,實爲兇險至極。

只有能爲別人所不爲,才能賺錢。

杜月笙做生意的祕密

此番生意關鍵之處在於日本方面,只有日本人點頭棉紗才能從上海出來。

可難點也就在此處,因爲棉紗屬於戰略物資,當時日本的資源也非常稀缺,日本人可不會輕易將這種東西賣出去,更別提杜月笙是爲了運回重慶賣給國軍。

日本人怎麼可能爲了賺這點錢而去助長自己的對手呢?

杜月笙對此心知肚明——用錢,肯定買不到。

那麼就需要找到一個日本人想要的東西,然後用以交換。

杜月笙心中早有答案,這個交換,就是他自己。

前面提到,杜月笙對於人脈非常重視,不僅黑白兩道通喫,連敵對方日本內部的人脈他就早有佈局,再加上杜月笙與戴笠爲多年好友,對於日本的情況,杜月笙也是有一定了解的。

日本有一個“大東亞共榮圈”計劃,他們同時進攻的可不止有中國,僅在亞洲就有好幾個國家對其宣戰。戰爭打到這個時候日本已經明顯疲憊了,他們的主要戰場並不在中國,因此不想被中國拖住,早就有了“和談”的打算。

當然,日本所謂的和談並不是罷兵休戰,而是緩兵之計,意在先將全部兵力放在國際戰場上,等回過頭來再來侵犯中國。

爲此,日本很希望與中國軍方進行“和談”。

既然日本打着這樣的如意算盤,那麼杜月笙也不妨利用起來。

他準備從特務機關“松”入手,當時日本設有“梅蘭竹松”四個機關,其中松機關的設立時間最短,實力也相對薄弱。對此很多人有疑惑,這種灰色生意不是靠山越大越好嗎?杜月笙爲什麼要找實力最弱的松機關合作呢?

挑弱的夥伴合作,一直是杜月笙做生意的祕訣,若是合作伙伴實力雄厚,那麼利潤自然是夥伴佔大頭,而他自己也沒有拒絕的餘地。相反如果是與實力相近的夥伴,那麼就有很多回旋的餘地,縱使不與其合作了也可以換其他機構一起合作。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弱者慾望更強,松機關成立不久,急需立功表現,人的慾望越大,就越給人可乘之機。

杜月笙是個行動派,有了打算之後,馬上就派出自己的心腹徐採丞前往上海接觸松機關,通過旁敲側擊等衆多遊離方式,誘導松機關聯繫杜月笙,讓杜月笙出面給日本與國軍之間牽線搭橋,促成和談之事。

果然,松機關很是心動。主動提出:我們先支付給杜先生六千卷棉紗,倘若杜先生幫助我們達成此事,後續我們會繼續給杜先生六千卷。

最後經過一番敲竹竿之後,最終定爲先支付九千卷,事成之後再支付九千卷。

最終,杜月笙將這九千卷棉紗,還有這次行動中杜月笙旁敲側擊得到的機密,統統交給了蔣介石。

因爲這些棉紗不是用錢買的,杜月笙賣給國軍的時候也很是便宜。這批從上海運來的棉紗解決了前線士兵冬寒的燃眉之急,蔣介石很是高興下令獎勵杜月笙,親筆手題“後方功臣”四字給他。

而杜月笙也確實是做了做樣子,聯繫了國軍的高層,與日本進行的一次談判,結果自然是沒有談成。對於後續的九千卷棉紗,杜月笙本來也沒打算要。

杜月笙爲日本人“牽線搭橋”的行爲受到很多不明真相的國民的謾罵,很多人都罵他“賣國賊”,卻少人有知他的民族大義。

杜月笙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人,而他的智慧,很可能就是來源於《智囊全集》這本書。這本書被譽爲“四大智書”之一,裏面有上千條古人真實發生過的故事。因爲杜月笙識字不多,得到此書後,杜月笙就讓人讀給他聽,每篇故事都進行仔細分析,學以致用。

本文中杜月笙所用的手段,就是杜月笙從《智囊全集》中學來的。

《智囊全集》記載道:

“高皇修長城,沈萬三與牧民通商,以賤價賣棉,贈以布匹。······與高皇曰帖木兒人口、地位,高皇得以攻之。”

這篇故事講到,當時的明朝剛剛建立,外界遊牧民族對明朝的騷擾非常頻繁,爲此朱元璋花費大量人力修建長城。而此刻的沈萬三卻以非常低的價格賣給塞外的遊牧民族棉花,同時還贈送他們布匹。

這讓很多人都不滿。

不過沈萬三卻以此摸清了遊牧民族的大致人口數量與所在位置,將此重要情報交給朱元璋,朱元璋也藉以有效打擊了這些遊牧民族。

沈萬三以足夠大的誘惑讓遊牧民族放鬆警惕,從而暴露自己的位置,導致明朝大軍精確打擊。同理,杜月笙也是通過《智囊全集》中沈萬三的這件事,並將其改良,利用日本人的慾望進行交易,最終獲得巨大收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