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公民個人信息已成爲“含金量”極高的商業資源,是竊密者覬覦的重點目標,保護公民個人信息不受侵害已刻不容緩。

2020年6月,江蘇鹽城市亭湖區法院審結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在這起案件中,鹽城某燃氣公司抄表員爲了幾百元錢的小利,將7352條用戶信息出售,最終獲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500元,代價慘痛!

可見,個人信息泄露不僅發生在互聯網上,也發生在我們身邊。目前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仍然有一些老小區使用傳統燃氣表,需要人工上門抄表。這不僅給抄表員帶來了困難,給用戶的生活也帶來了不便和風險。首先,抄表員可能面臨喫“閉門羹”或是家中無人導致空跑一趟;其次,對用戶來說,這不僅給生活造成了一定的不便還有可能面臨個人信息泄漏的風險。

不過,這樣的情況正在發生改變。隨着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入推進,以及無線遠傳燃氣表、物聯網智能燃氣表等智能表計的興起、發展和成熟,在用戶體驗和企業管理上有着極大的優勢,越來越多的城市小區開始更換智能燃氣表。

2020年,武漢市6萬戶小區居民將裝新型智能燃氣表,該表線上充值後無需圈存、無需插卡,更爲便民;2020年,北京市陸續更換新型智能燃氣表5萬塊至10萬塊,預計在5年左右時間完成IC卡表和普表的改造工作;2020年,呼和浩特市免費爲市民更換4萬塊超期服役燃氣表;廣州市已部署投放物聯網智能燃氣表超過100萬臺;天津能源投資集團計劃在三年時間裏爲本市近400萬戶居民更換智能燃氣表等等。

當前,我國智能燃氣錶行業正迎來市場需求全面放量的時期。智能燃氣表需求的快速增長,不僅得益於我國目前對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大力扶持,更有多方面的因素催生智能燃氣表業的市場需求。

首先是新增需求。國內天然氣的消費量以及應用的城市和範圍持續的擴大,這必然會推動燃氣表需求的增長,新裝的燃氣表中,智能燃氣表的佔比越來越高。其次是,存量需求的替代。當前我國的燃氣表是處在從傳統的機械燃氣表向智能燃氣錶轉換的階段,在智能燃氣表產業中,主要是從IC卡智能燃氣表向遠傳燃氣表,甚至最新的物聯燃氣表升級的過程。隨着新產品的推廣、新技術的應用,智能燃氣表需求也在持續增長。

據統計,現階段我國燃氣表生產企業總數量約100餘家,其中約50%的企業擁有智能燃氣表生產能力,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少部分企業佔據的市場份額比例高,還有大部分智能燃氣表生產企業規模較小,研發創新能力較弱,價格戰競爭較爲激烈。

在燃氣行業,隨着運營商入局、行業標準逐步制定,行業的發展道路已經基本清晰。對燃氣表計企業來說,抓緊時間儘快搶佔智能燃氣表市場份額尤爲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