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拜登“第一把火”!1.9萬億美元重磅計劃來了,能否“拯救美國”?

國際金融報

記者 李曦子

當地時間1月14日,據CNBC報道,拜登公佈1.9萬億美元“美國拯救計劃”。

在剛剛發表的講話中,拜登表示,12月兩黨的刺激計劃是良好的第一步,我們需要更多更快的行動,希望兩黨積極合作。“在美國的這一大流行中,我們不能讓人們捱餓,不能讓人們被驅逐,不能讓護士、教育工作者和其他人失去工作。我們必須立即採取果斷行動。”

對於即將增加的財政支出,拜登表示,爲對抗疫情恢復經濟的支出其好處將“遠遠超過成本”,如果我們有目標和信心的話,美國的債務前景將“更加穩定”。

據悉,拜登的刺激計劃分兩步,先救助再復甦,現在制定的是救助計劃,後續拜登團隊計劃在今年2月再推出一份範圍更廣的方案,聚焦於基礎設施建設、氣候變化等長期目標上。

當地時間週四,美股下跌,截至收盤,道指跌0.22%,報30991.52點;標普500指數跌0.38%,報3795.54點;納指跌0.12%,報13112.64點。

在拜登講話期間和之後,金融市場整體波動有限,因支出計劃早已在市場預料之中,投資者目前仍在觀望並等待此後各項政策措施細節的進一步明朗化。

1.9萬億美元刺激法案

增加了哪些內容

增加救濟金額。向大多數美國人直接支付1400美元,連同12月的600美元在內,救濟總金額將達到2000美元。

這是目前民主黨普遍同意需要優先考慮的問題。上個月,特朗普也曾要求將每人600美元的補助提升至2000美元。

去年底,民主黨控制的衆議院以275票贊成以及134票反對通過了這一議題,接下來就要看參議院的投票。在贏得佐治亞州決選後,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參議院各佔50個席位,當選副總統哈里斯將作爲參議院議長擁有決定性一票,民主黨已取得參議院實際控制權。

但民主黨優勢較爲微弱,未來以大於三分之二的票數通過一項法案的可能性較小。

而且如果將現金髮放金額增加到2000美元,美國財政支出要額外增加4640億美元,美國政府的舉債規模要進一步擴大。共和黨多爲保守派,增加債務的舉措與他們的基本原則相背離。

將聯邦每週失業救濟金提高到400美元,並延長到9月底。

此前,特朗普9000億美元刺激方案規定的是每週300美元,持續11周至3月底。將聯邦最低工資提高到每小時15美元,要求更多帶薪休假制度,這也是民主黨的長期政策目標。

聯邦最低時薪標準2009年以來一直維持在7.25美元。不過有分析指出,此舉可能會令紓困計劃在參議院的通過變得複雜。

援助租房者。

在250億美元租賃援助的基礎上,再撥出50億美元,幫助陷入困境的房客支付水電費,以免他們遭到驅逐、流離失所,另外一項基金將幫助面臨被驅逐的個人獲得法律援助。

暫停驅逐和取消抵押品贖回權的做法直至9月。

撥款1700億美元用於K-12學校和高等教育機構。

去年12月,國會批准了820億美元的學校援助。

援助抗疫工作。

撥款500億美元用於新冠病毒檢測,撥款200億美元用於國家疫苗方案,增加對基因測序的投資,以幫助追蹤新的病毒株,包括在英國和南非發現的更具傳染性的變種。拜登在講話中表示,將爲100天內完成1億劑疫苗注射制定計劃。此外,政府將撥出約1300億美元幫助學校重新開學,以免疫情進一步蔓延。

援助地方。

由於抗疫需要聯邦政府與州、地方合作,因此拜登也希望向各州和地方政府提供3500億美元,用在保障一線工人的就業,以及分發疫苗、增加檢測、重新開放學校並維持重要服務等事項。

稅費補貼和減免。

拜登還呼籲美國國會,在9月之前,應持續補助失去工作保險者的保費,並擴大《可負擔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的保費補貼。對於育有子女的家庭,也將提供稅收抵免,爲數百萬藍領階級的低收入家庭提供支持。

後續計劃

據悉,後續拜登團隊計劃在今年2月再推出一份範圍更廣的方案,聚焦於基礎設施建設、氣候變化等長期目標上。

其他重要消息

美聯儲表示不會很快加息

當地時間週四,在普林斯頓大學的線上活動期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加息“不會很快到來”,並反駁了有關美聯儲可能很快開始縮減債券購買規模的建議。

鮑威爾表示,現在還不是退出寬鬆貨幣政策的時候,且利率和資產購買指引不是基於時間,而是基於結果。美聯儲將關注一系列廣泛的目標,除非出現令人不安的通脹和失衡,否則將不會加息。美聯儲將非常透明,當討論縮減寬鬆的具體日期變得合適時,會讓市場知曉。

此外,鮑威爾表示,美國距離強勁的就業市場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表明美聯儲的寬鬆貨幣政策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保持不變。

美國勞工部最新報告顯示,過去一週內有96.5萬人首次申領失業救助金。這一數字比預期糟糕,也遠高於此前一週的78.4萬人。分析人士指出,該數據從去年9月以來一直在70萬和80萬之間徘徊,最新數據顯示出當前疫情惡化對美國就業市場復甦造成的持續阻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