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我們一直都很相信一句話,叫做人懶還需勤跑步,人醜還需多讀書。

赫爾曼·塞黑說,“世界上的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爲你自己”。讀書多了,人會變得有氣質。爲什麼?因爲讀書可以增加知識,深化靈魂。當你的一言一行都透露出智慧和涵養,你自然就變得有氣質。

氣質不一定來源於讀書,但讀書的確可以滋生靈氣。所以古往今來,才女多美麗,因爲在書籍的滋潤下,整個人的靈魂都變得通透,而面容自然會散發出智慧的光芒。

先說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講的是你給別人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的對於你給別人的印象是十分深遠的,所以我們會有一見鍾情,一生難忘。既然這麼重要,如何讓你的第一印象變好?

我建議你多讀書,因爲讀書會讓你自信。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曾說,自信的人會有超凡的氣質。而讀書的人多自信,因爲在和大師們或者智者們的對話中,他們更能發現自己的目標,所以與人交往時多不卑不亢,高貴典雅,自然給別人有氣質的感受。

好書讀多了,遣詞造句也就格外講究,禮儀禮數自然十分通達,因而會給別人有教養,有素質的印象,這也構成了有氣質的要素。

我們再說說暈輪效應。

讀書有什麼好?讀書人的身份都給人文質彬彬,博學多才的形象。

暈輪效應又稱成見效應、光圈效應等,指人們在交往認知中,對方的某個特別突出的特點、品質就會掩蓋人們對對方的其他品質和特點的正確瞭解。

這種錯覺現象,心理學中稱之爲“暈輪效應”。 所以我們經常會用書卷氣形容一個人愛讀書,因爲在人們的心目中,讀書人是溫和的,脫俗的,典雅的。所謂附庸風雅,實際上是想擁有讀書人的氣質。

所以我們希望自己多讀書,因爲讀書會讓我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注意的形象一定是謙虛的,有禮貌的。

最後說一下圈子心理學。

心理學家認爲:“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動物。”

積極的暗示能催人奮進,消極的暗示則可以使人鬥志全無。人脈的本質即價值交換,所以交換的前提是,你有人家要給你提供幫助的價值。價值,可能是你的資金、潛力、能力、視野、態度、性格甚至是外表。

所以你還是要讀書。

讀書可以給你帶來視野和態度,你在豐富自己的同時,有可能結交一羣愛讀書的朋友,或者在和別人的交談中找到有共同思想的人,進而拓寬自己的人脈圈子。

成功人士多有思想,但是如果你沒有思想,如何讓他們關注到你?

想要建立深層次人脈關係,永遠不要忘記提升自己,讓自己渾身上下充滿智慧的光芒,吸引到你想吸引的人,形成自己的理想圈子。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我們要有資本立足,首先要有學識。

你不讀書,講話不着調,別人的你也聽不懂,別說談生意,可能連朋友都交不到。

如果你讀了不同種類的書,你講話有底氣,別人講話你可以參與討論,給予回應,這樣你就會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越是成功的人越注重高質量的關係,你想給別人一種高級的感覺,還是需要多讀書,尤其是好書。

一個人內涵到底充盈到什麼程度,文化到底深厚到什麼程度,可以通過說話方式做事禮儀看出來。

我們更多的是通過口頭語言進行交流,那麼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說出來不一樣。辦事也是如此,給人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如何說話,或者如何待人接物,這就需要我們多讀書,因爲書中會教你一切生活需要的道理,你也會在人際交往中從容不迫,有理有節。

也許有人會說,很多大文豪大學者也沒有很好看。我想說,其實讀書不會改變你的五官你的面部特徵,但是你給人的感覺會發生改變。因爲你的心變了,所以你的外在氣質也會發生改變。

我們說一個人有氣質,一定不是說他的眼睛多麼大,肯定是因爲他的外在行爲讓我們覺得舒服自然,他的言語談話我們覺得高級,有文化。這就是一個人的認知或者他的意識改變了他的行爲,間接影響他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

我們說一個人文質彬彬,不是說他穿的一個白袍子,掌控閉口唐詩宋詞,而是因爲他溫良敦厚,誠懇待人,知書達理。我們說一個人才氣逼人,一定不是說他多會遣詞造句,文章結構多麼完整,而是他有思想,文章見血見肉,深入人心,直至靈魂。

我們對一個人的印象,表面是停留在相貌上,其實卻更多地體現於行爲中。一些細微的細節,都能潛意識地改變你對其的看法。你覺得他有涵養,是因爲他知道什麼是涵養。

你認爲一個人有水平,因爲他本身就有知識的積澱。你感嘆一個人的才思才情,那是因爲他在歲月時光中不斷苦讀各方書籍,在一次又一次地與智慧的前人交流或者和當下智者的溝通中,越發清醒,因而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讀書,其實也只是在讀日月之精華,因爲我們沒辦法感受其他時間空間,但是讀別人寫過的書我們可以感受他們生活的時空,他們文字所呈現的美好。所有的精華靈氣被我們吸收之後,也成爲我們自身的能量。

這個能量是會影響我們周圍的人的,所以讀書就像加在我們身上的一道光環,別人會感受到我們散發出的能量。

讀書也可以豐富我們的內心,讓我們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的三觀,可以直面自己的靈魂,發現人生的價值。靈魂的吸引是致命的。

當你讀書讀到一定境界,你會發現整個人說話做事不再魯莽,做事也不緊不慢,生活堅定,目標清晰,正確的人生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也有助於我們結識更多的有志之士,實現我們的人生夢想。

讀書會讓我們交到更多好的朋友,我們也會因爲讀書對整個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對自己有更深刻的認識。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讀書不一定會讓你的皮囊變好看,但是一定會讓你的皮囊變得有氣質。而靈魂也會在一本又一本的好書浸泡中變得越來越有趣。

希望大家多讀好書,多豐富自己的知識,拓寬自己的視野。我相信,所有的努力,都會造就我們更好的自己。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 The End -作者 | Bear編輯 | 一粒米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1]Boyes, A. (2013). What is catastrophizing? Cognitive Distortions. Psychology Today.[2]Ryff, C. D., & Keyes, C. L. M. (1995).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4), 71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