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 題:創設五年,亞投行的這份成績單令人矚目

  新華社記者劉紅霞、於佳欣、鄒多爲

  2016年1月16日,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歷經800多天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揚帆啓航。

  “衆人拾柴火焰高。亞投行是各成員國的亞投行,是促進地區和世界共同發展的亞投行。”開業儀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爲亞投行標誌物“點石成金”揭幕,併爲亞投行駛向廣闊的藍海指明航向。

  五年來,這家由中國倡議設立的新型多邊開發銀行,如何“點石成金”?何以朋友圈越來越大?未來又將“投”向何方?

  朋友圈越來越大、“信任票”越聚越多

  2020年末,隨着鐵鍁揮動,亞投行投資支持的斯里蘭卡保障房項目破土動工。

  “在亞投行支持幫助下,‘居者有其屋’的美好願景正逐步實現!”項目奠基儀式上,斯里蘭卡城市發展與住房部常務祕書佩雷拉難掩興奮。

  這個項目,是亞投行開業五年來投資的108個項目之一。翻看亞投行的投資年鑑,2016年批准項目8個、2017年15個、2018年12個、2019年28個、2020年45個。

  與之相對應的,是亞投行“投”出去的資金持續攀升:2016年至2020年,亞投行批准的投資額分別爲16.9億美元、25億美元、33.1億美元、45.4億美元和99.8億美元,累計達到220.2億美元。

  項目越做越多,朋友圈也越來越大。五年來,亞投行從57個創始成員發展到分佈六大洲的103個成員,數量僅次於世界銀行。

  “亞投行成員數量不斷增加,直接表明國際社會對我們投下越來越多‘信任票’。”亞投行行長金立羣說,正因爲亞投行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按國際原則、國際規範管理銀行,公信力才得以不斷提升。

  從某種意義上講,亞投行公信力不斷提升,折射出中國作爲負責任大國的公信力不斷得到認可。

  有媒體注意到,亞投行批准的貸款中,前四大流向依次爲南亞、東南亞、西亞、中亞,而作爲最大股東的中國,無論是貸款金額還是項目數量,都“甘爲人後”,一些質疑之聲不攻自破。

  以高標準贏得“金字招牌”

  亞投行成立運營之初,國際上有一些聲音:發展中國家倡建的機構,能達到國際標準並且保證不腐敗嗎?

  事實勝於雄辯。

  早在開業第二年,亞投行便憑藉“高顏值”和“高品質”斬獲標準普爾、穆迪、惠譽等三家國際評級機構的最高信用評級,並得到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的零風險權重認定。

  贏得“金字招牌”不易,保住“金子招牌”更難。金立羣告訴記者,3A評級不是博士學位,不是終身制,幹得不好隨時可能被降級。

  “我們始終秉承國際通行標準和規範來管理銀行。”他說,亞投行在借鑑已有國際金融機構標準體系之外,不斷探索新的管理辦法。比如,建立問責制,把銀行董事會和管理層的各自職責更好區分開來,行長向董事會負責。“換句話說,如果管理上出了問題,行長是要負責的。”

  在印尼智庫亞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看來,“沒有政治色彩”是亞投行的一大魅力所在。“貸款無附加條件、資金來自各個成員,亞投行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真正做到富幫窮、強助弱,降低地區內不同國家的發展差距。”

  金立羣透露,成立至今,亞投行的實績打消了成立之初其他國家的疑慮。“我們有非常嚴格的內部審計系統,絕對不允許腐敗。”

  危機是檢驗管理水平的試金石。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亞投行迅速行動,2020年4月初,宣佈推出50億美元危機恢復基金。就在當月下旬,亞投行把基金規模增加到100億美元。隨後,亞投行再次“加碼”,基金規模擴大到130億美元。截至目前,亞投行已經在這一框架下批准了70.75億美元貸款。

  哈薩克斯坦總統戰略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多多諾夫說,在全球經濟經歷大蕭條以來最困難的時刻,亞投行的貸款是幫助一些國家渡過難關和保證後續發展的重要資金保障。

  韓國中國經濟金融研究所所長全炳瑞認爲,亞投行的務實之舉不僅爲成員提供了經濟援助,也彰顯出其在協調應對全球重大危機時的重要作用。

  新起點邁向更廣闊空間

  回望五年,碩果累累;展望未來,前景可期。

  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帶來的衝擊不容忽視:世界經濟面臨更大不確定性,越來越多國家債務風險加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難以恢復正常水平……

  後疫情時期,亞投行如何幫助亞洲地區乃至世界應對挑戰,在實現包容性和可持續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有挑戰,更有機遇。“五年的成績給了我們前行的信心,但我們絲毫不能沾沾自喜,要以更大責任和使命推動亞投行邁向更高水平、更高標準建設。”金立羣說。

  基礎設施,是亞投行的核心關切和投資主題。

  拓展社會基礎設施,建設綠色基礎設施,動員私營資本,促進互聯互通和區域合作,建設技術驅動的基礎設施——亞投行爲後疫情時期列出五大戰略優先項。

  不久前,亞投行發佈的未來十年發展戰略也明確了具體指標:到2025年氣候融資佔比將達50%,到2030年,跨境互聯互通將佔25%至30%,私營資本將佔50%。

  “基礎設施建設永無止境。”金立羣說,“面向未來的基礎設施”意味着既能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又不對生態環境“留腳印”;能將傳統基礎設施與數字技術更好地融合;既能發揮好公共資本作用,又能動員更多私營資本參與……

  未來更加聚焦社會化基礎設施——

  未來,亞投行在繼續專注核心基礎設施的同時,會逐步加大包括衛生、教育、醫療等社會基礎設施的投資。2021年,會進一步加大應對疫情的資金投入……

  未來更加聚焦綠色基礎設施——

  “我們不僅支持新能源本身,更要考慮如何幫助所在國有效實現能源轉化。”金立羣說,比如在亞洲國家城市化建設中,基礎設施能不能做到最大限度節省能源?能否最大限度發揮公交的作用?能否降低大樓每一平方米的能耗?

  未來更加聚焦技術驅動的基礎設施——

  “數字基礎設施很多時候是滲透在傳統基礎設施中的,建設數字基礎設施並不是要否定傳統投資另起爐竈,而是通過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基礎設施的運營效率,以發揮更好效益。”金立羣說。

  大門永遠敞開,拓展更多樣化的貨幣貸款,注重更大範圍、更高水平的互聯互通……一幅亞投行未來發展的藍圖正徐徐展開。

  不忘初心,與時俱進。

  新起點上,邁向更高標準、更高質量的亞投行,必將打造成推動全球共同發展的新型多邊開發銀行、與時俱進的新型發展實踐平臺、高標準的新型國際合作機構和國際多邊合作新典範,更好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參與採寫:賈伊寧)

原標題:創設五年,亞投行的這份成績單令人矚目

值班主任:顏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