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福建女孩小雯,因肩膀痠痛、膝蓋痛、發高燒去看病,起初以爲是支氣管炎,沒想到竟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江蘇淮安農村的一位父親,得知8歲兒子強強患白血病後,因害怕花費上百萬後“人財兩空”,最終拒絕給兒子治療。

白血病是熒屏上出鏡率最高的一種重病,很多人常有一種錯覺:它是一種“絕症”,治不好可能人財兩空。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1.白血病,不再是絕症!‍

我們知道,白血病分爲兩種。

一種是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情進展非常迅速。它的白血病細胞也是一羣急性子,長得都很“幼稚”,還沒等長大就出來“混社會”了。

如果不及時治療,從發病到死亡只有短短數月。

另一種是慢性白血病,起病緩慢,白血病細胞也長得稍微成熟一些,“懂事”一些。即使沒得到治療,也能活個好幾年。

這麼聽起來,寧願是慢性白血病,也不要是急性。

但在兒童白血病中,絕大多數都是急性白血病(佔95%),慢性白血病僅佔 3%-5%。

● 其中,急性白血病又分爲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75%)和急性髓細胞白血病(20%);

● 慢性白血病分爲慢性粒細胞白血病(1%~3%)和幼年型粒單細胞白血病(2%)。

值得慶幸的是,目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癒(緩解 5 年以上)率可達 70%~80% 以上,已被認爲是可以達到治癒目標的惡性腫瘤[1]。

而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總體治癒率可達 50%~70% 左右。其中,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癒率達 90% 以上,這種白血病真的可以治癒!

2.白血病患兒真的越來越多嗎?

2018 年 10 月 16 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公佈的官方數據如下[1]:

我國兒童白血病(15 歲以下)發病率約爲 4~5/10 萬。這個發病率近年一直比較穩定,沒有明顯變化。

如果擴大到 18 歲以下,每年新發患兒 1.5 萬人左右,每例療程平均爲 2~3 年,每年在治總人數約 4.5 萬人。

也就是說,兒童白血病的發病率並沒有升高。只是每年都有新的發病、康復和少數難治性復發人羣,在治總人數基本穩定。

由於醫學診斷技術進步和家長的重視,也讓越來越多的患兒得到了早期確診。

3.兒童白血病,爲什麼一開始查不出?

在發病初期,兒童白血病的症狀往往不典型,比如發熱、貧血、牙齦出血或鼻出血、關節疼痛等。隨着病情的進展,一些症狀纔會逐漸“顯山露水”。

關節痛:起病症狀表現爲骨關節疼痛的孩子最多,誤診率也較高。不少孩子一開始會被誤診爲風溼性關節炎和生長痛。

貧血:在醫療衛生環境欠發達的地區,白血病患兒如果只是貧血伴頭暈、疲乏,往往會被誤診爲營養性貧血;

發熱:也是白血病的主要症狀,容易誤診爲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敗血症”:發熱伴肝脾腫大、血象升高、以中性粒細胞上升爲主,容易誤診爲敗血症。

實際上,很多得白血病的孩子,一開始都和小莉相似,由於症狀司空見慣,並沒引起重視,一開始被當成其他疾病治療,輾轉了多家醫院,才終於得到確診。

在醫療條件欠發達的地區,如果只開一些抗生素或激素作爲常規退熱藥,白血病的病情往往就被掩蓋了,濫用激素會使症狀暫時“好轉”,卻耽誤了早期治療的時機。

所以,如果發現孩子有上述的不適表現,最好帶孩子去大的三甲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4.兒童白血病有辦法預防嗎?

美國癌症協會指出[2],大多數成人和兒童白血病沒有任何已知的危險因素,也很難進行預防。

而兒童白血病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比如,在同樣的危險因素下,帶有抑癌基因 TP53 突變的人更容易患上白血病。

目前只能嘗試去避免一些高危因素。

遠離高劑量的電離輻射:如日本原子彈爆炸倖存者,白血病發病率較高。生活中電離輻射主要是X射線和CT,但劑量很低,做一次基本不會有影響。爲安全起見,建議孕婦和兒童儘量避免輻射性檢查、遠離醫院放射科室。

避免苯暴露:少去建材市場、裝修工地、加油站、香菸加工廠等;新房裝修後至少通風6個月以上(最好10個月)再入住;有孕婦和兒童的家庭儘量避開殺蟲劑、染髮劑。

注意:說到裝修污染,很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甲醛。但目前還沒有甲醛導致白血病的直接證據。

大家更應該引起重視的“殺手”,是油漆產生的苯。多項人羣調查顯示,甲苯及二甲苯的暴露會增加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發病風險[3]。

不在小孩面前抽菸,最好戒菸:香菸煙霧中含有苯和其他一些放射性化學物質,二手菸同樣有導致白血病風險。戒菸就是挽救自己和全家人的生命。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8年10月16日新聞發佈會散發材料之一: 兒童白血病救治管理工作材料[EB/OL].http://www.nhc.gov.cn/zhuz/xwfb/201810/c90c2b2698ad40d2b1f1aa35ff991aa0.shtml,2018-10-16/2018-12-25.

[2] 美國癌症協會(ASCO):What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childhood leukemia? [OL].

https://www.cancer.org/cancer/leukemia-in-children/causes-risks-prevention/risk-factors.html

[3] Straube S, Westphal G A, Hallier E. Comment on: Implications of latency period between benzene exposure and development of leukemia-a synopsis of literature.[J].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 2010, 186(2):26-29.

*本文內容爲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爲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衆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