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游记(下)

文/徐树贵编辑/磐石

看完武术表演,又向西直奔崆峒山的主峰皇城。向西仰望直看山的最高处,隐约可以看到皇城的大概面貌。

其中一位女游客,对另外一位男游客说:崆峒山有什么好看的,不是山,就是树和庙。

不一会儿,崆峒山的半山腰空中,一丝一丝的白气,一缕一缕的云朵,顺着半山腰,由南向北漫漫游来,一阵多似一阵。又一会儿,云雾慢慢增多。我急着随口而出,你看,这是神仙显灵了,采着云朵视察民间来了。又过了一阵,云雾更大,最高峰的皇城看不见了,中间的上天梯也看不见了。正当人们止步仰望着这一奇特的现象,在发疑问,是不是变天要下雨了,再看看周围的天空,己然是晴天,太阳光芒四射,唯独这半山腰,云雾缭绕。突然,其中一位游客说:看,这是云海,云海就是这样。惊奇的人们,纷纷拿起手中的各种手机,照相机,摄像机,A派,记录下这一奇特景观。我辩解到,这里没有海,哪里来的云海。那位游客说:山南下边有古筝湖,在太阳的照射下,大量水蒸气蒸发上来,在半山腰,遇见冷空气变成云,就形成了现在的云海景观了。

又一阵风,由北向南,漫漫的吹过来,随着微风的推动,云海又慢慢的散去,一阵小似一阵。再慢慢的,能看到了上天梯,再慢慢的,又能看清山顶的皇城了。

向前走,有一个平台,平台上有一座高大的石碑,上面写着:秦始皇,汉武帝登临崆峒山纪念碑。

顺着平台继续前行,就到了崆峒山的山门口,门上面写有崆峒山字样。进了山门,沿着老青石条铺成的路面,坡陡石条高,游客们顺着这条陡坡,拾阶而上,路的两边都有铁链相连,两边都建有庙宇,塑有神像,建筑物都属于古代建筑。

向上走过两个大的平台,平台上面有一石碑,上面写着上天梯,上天梯的路面,同样是用青石条铺成,并且坡很陡,而且每个石条的台阶都很高,只有跨大步,才能从一个台阶走上另一个台阶,两边都有铁链相连,游客们只能手抓一边的铁链,一步一步向上爬。

爬到半道上,路右边的墙壁上,镶嵌有:皇帝问道处:五个大字,字的下面有塑像,是当年轩辕皇帝,向广成子问道的故事。广成子给轩辕皇帝,耐心讲解治国之道,,农业之道,医术及养生之道。我细心看,凝神听,仿佛回到了古代,听到了当年广成子,在向轩辕皇帝讲经的声音: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心,无摇汝精,存神定气,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将守形,形乃长生。等等……。正听的入神,忽然人群浮动,向上涌挤。原来这个时间,是游山的高峰期,整个道路,人满为患,我的凝神倾听,挡住了上山的路。我只能顺流而上,继续前行。这时,上山的人太多,每上一个台阶,都要见缝插针,前面的游客上一个台阶,你只能踏上前面的脚印,一步一步的向上走。

向东极目远望,能看到平凉市区的整个容貌,一条条的道路无限延伸,一栋栋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向北能看到,连绵起伏的群山山顶,有半山腰的窑洞,农民耕种的梯田,还有各种各样的农作物等。西面有香山,和崆峒山主峰相对映,中间有个通天桥很高,将两山连接。南边有座太统山,是六盘山的延伸,与崆峒山遥相呼应。两山中间夹着一个古筝湖,使游客们真正感觉到,有山有水。

顺着主峰大殿的南边,有条通往下山的小路,小路从好多的庙宇中间,穿堂而过。走过一段路,到了一个半山腰,山腰中间有个平台,名叫棋盘岭,棋盘岭的最南边,塑有两位仙子在下棋,棋盘岭的南边,有一个很大的松树,名叫观棋松。周围有好多的参天大树,从这里可以看到下边的古筝湖,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鱼磷般的光芒。棋盘岭的西边,可以看到崆峒山的内部岩石结构,岩石面好象刀削一样,从山顶直削到山底。

从棋盘岭,顺着蜿蜒曲折的小路,继续下行,时而从庙院内穿堂而过,时而又走在了树林间,时而又只容一人经过的石洞中穿行。不知不觉间,又走到了中台停车场,稍作休息。

中台的南边有条小路,顺着小路继续南下,一路都是崎岖的山路,偶尔有新修的大理石台阶。也有庙宇,庙宇房角上的风铃声,伴随着念经的声音,中间夹杂着虫鸣鸟叫的声音,构成了自然界美妙的音乐。一路走下来,很清静,时而有上山的游客,时而有下山的游客。总之,路上的行人很少,没有北路的人多。

不知不觉间,己走到了山底的古筝湖边,湖边上有摩托艇,坐上摩托艇,有到了大海的感觉,一路直冲东面大坝。大坝有通往古镇的旅游大巴,坐车一路返回市区。

这次崆峒山旅游,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亲自目睹了崆峒山的自然景观:云海,亲自观看了崆峒派武术的风格原貌,亲自体验了崆峒山的攀岩等等。崆峒山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和崆峒山的古代建筑,都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徐树贵,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早胜镇人,现在甘肃省平凉市从事装修行业,业余爱好文学,旅游,武术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