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大江大河》的最後一集,宋運輝拿着化學工業部的一紙調令,坐上蹣跚前行的公共汽車,在曲折蜿蜒的盤旋山路之中輾轉,從小山村的高考學生到東海常務副廠長,他用了15年時間。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宋運輝是帶着這份調令,前往彭陽農藥廠報到即任,因爲,在化學工業部的文件上面,明確載明瞭宋運輝的報到截止時間,而且,最後一個鏡頭俯瞰大山中的一座小縣城。

宋運輝在東海南都酒店跟梁思申的那一番談話,明確提及:彭陽農藥廠是一家縣級化工企業。梁思申面對宋運輝的遭遇,心中感到特別憋屈,想爲他鳴冤叫屈,打抱不平,直指這是被組織下放。

宋運輝被免去東海化工廠常務副廠長職務,人生迎來了一個新的激流險灘,衆所周知,這一切變故的始作俑者是岳父程廠長,是他帶着那封匿名舉報信前往化學工業部,招致調查組的嚴肅處理。

那麼,宋運輝被下放彭陽農藥廠,算得上是岳父程廠長的陰謀得逞,還是組織上對他的保護處理?有兩個人的態度至關重要,一位是路司長,一位是周司長,他們倆是如何看待這起事件的呢?

在北京的化工研究院,路司長和宋運輝有過一次推心置腹的談話,宋運輝將美國洛達集團的技術方案上報給化學工業部,路司長則是善意提醒他要爲自己留一條後路,直言要積極保護這位下屬。

而周司長率領調查組進駐東海化工廠以後,找宋運輝的妻子程開顏談話,在得到程開顏的明確表態之後,周司長也敞開了胸懷:組織上更傾向於相信宋運輝同志。由此說明,周司長也在替他說話。

還有另外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東海化工廠廠長馬保平、副廠長高祥榮等人是周司長的嫡系心腹,但是在前往東海的第二次考察調研中,周司長明確支持宋運輝提出的股權換設備方案,意味深長。

當初,岳父程廠長對宋運輝的實名舉報,是指控女婿涉及“不正當男女關係和出賣國家利益”的罪名,如果這兩條罪名坐實,宋運輝面臨的肯定不是下放彭陽農藥廠處理,而是會有牢獄之災。

由此,從側面說明,周司長帶隊的調查組,並沒有採信程廠長的指控,但是對於宋運輝的調查處理,肯定也不能空手而歸,那樣無法向組織交代。在經過充分了解之後,以不注意團結同志定論。

在宋運輝赴任彭陽農藥廠之前,前往北京四合院拜訪了老徐,在老徐家裏,這位地方主政經驗豐富的長者,對宋運輝諄諄教誨:技術的精進固然重要,但是作爲國營企業的領導,更需要駕馭全局。

宋運輝被下放,其實是組織處理上的軟着陸,這背後同樣離不開老徐替他爭取到的寬大處理,老徐自從離開晉陵縣委書記的崗位之後,回到北京部委工作,人脈極廣威望很高,關鍵時刻出手相救。

因此,程廠長對女婿宋運輝的實名舉報,最後被定性爲內容不實,而化學工業部的調查組進駐東海,圍繞宋運輝的去留,有一番激烈博弈,畢竟程廠長多年深耕,在化工系統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宋運輝被免去東海化工廠常務副廠長,從一座國家的重點企業二把手,黯然離任,去到了一家籍籍無名的縣級農藥廠,而且深處窮鄉僻壤的大山之中,換做是任何人,都會有強烈的心理落差。

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宋運輝調任彭陽農藥廠廠長,成爲了實際上的一把手,擁有一劍定乾坤的拍板決策權,更有利於他開展工作,不像過去在東海那般,時刻受到廠長馬保平的反對和掣肘。

宋運輝開始主持一家企業的全面工作,也更有利於他駕馭局面,更加註意團結同志,進一步補齊他在領導水平方面的欠缺和短板,待以時日,重新提拔重用,成爲化工系統銳意改革的中流砥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