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叔叔阿姨能不能接受,女兒在外面打拼,女婿在家裏做一個全職爸爸?”一檔談話節目裏,傅首爾走進上海著名的相親角。“女主外,男主內”的話題拋出後,大爺大媽幾乎全體出言駁斥。

抖音裏的相親角三連問,同樣讓人喘不過氣。“年薪多少?”“有沒有買車買房?”“戶口是本地的嗎?”加在年輕人的任務太多:買房、求職、婚戀……好像人生的所有大事,都要集中在30歲之前完成。30歲之後幹嘛?大概就是循環往復這日復一日吧。

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相親角只是人們觀念碰撞的一隅。可到都市劇裏就是另一番景象,剛畢業的大學生一邊說沒錢一邊住着一百多平米的公寓,硬糖君只想問這是在哪家租的房。

國產劇常飄雲端,那些角色哪裏喫過年輕人的苦?反而是《流金歲月》裏蔣南孫和朱鎖鎖這對坎坷姐妹花,激起了觀衆的強烈共鳴。她們身上終於有了普通人的影子,也留下了時代在她們骨子裏鐫刻的烙印。既是“流金歲月”裏的兩個普通人,也是普通人自己的“鍍金時代”。

當“金手指”不再眷顧她們的命運,未來如何全靠個人抒寫,現實主義之風帶來了全新的觀劇體驗。首要的經驗也許是,要想角色不凡爾賽,先讓他們遭受一番現實的“毒打”。

現實主義創作的平衡之道

富二代倒追灰姑娘,傻白甜逆襲職場路。窮小子創業遇貴人,女魔頭事業無瓶頸。如果要做“白日夢”,國產劇曾是最佳選擇。那些對於現實社會的懸浮描摹,一直是被觀衆詬病的老生常談。

開年的《流金歲月》,用諸多現實議題和劇情的緊密結合,找到了藝術創作和求真求實的平衡之道。

“姐妹闖天下”的故事並不少見,但蔣南孫和朱鎖鎖在成長中遭遇的困境、收穫的成長、觀念的轉變悉數呈現卻讓《流金歲月》顯得異常稀缺。寄人籬下的朱鎖鎖(倪妮飾)想要有獨立的居所,坐在門檻上望着月亮的孤獨觸動了多少有同樣念頭的年輕人?他們想要有個家,哪怕只是不太大的地方。

蔣南孫(劉詩詩飾)堅持替父還債,告別過去“小公主式”的錦衣玉食,是成長陣痛也是煥然新生。被家庭溫室庇佑了二十多年,驟然面對社會才知道一蔬一飯得來不易。

“我當然想實現夢想,但我現在更想掙得比其他地方多一點的工資。哪怕多一千塊、兩千塊都是好的。”當蔣南孫求職時說出這句話,成長的意義已無需贅言。初出茅廬的職場新人,大概都經歷過蔣南孫式的“夢想VS現實”的抉擇。

《流金歲月》恰似一面時代之鏡:角色所遭遇的現實困境,也是每個觀衆在生活裏必須面對的抉擇,這讓劇情有了沉浸式代入體驗。章安仁爲了留校舉報競爭者王永正,讓人審視鑽營取巧的現象;蔣南孫父親舉債炒股身敗名裂,說明人生沒有捷徑。

朱鎖鎖在楊柯和葉謹言之間的搖擺,則是職場人際關係的真實寫照;要不要送蔣家奶奶去養老院,是現代家庭的難言之殤;王永正和蔣南孫曾經站在對立面,也許可以轉換成一道《奇葩說》辯題:男朋友成爲職場強敵,我要不要提分手?

大爺大媽討論兒女婚戀,年輕人則喜歡在社交網絡對熱點各抒己見。現實主義的普適性,催生了《流金歲月》的高討論度和劇集吸引力。作爲一種社交貨幣,累計登榜微博熱搜300餘次、全網熱搜1200餘次的《流金歲月》充分說明了觀衆的八卦天性。從蔣家破產到圍觀小鎖誕生,那叫一個真情實感!

縱觀同期劇集市場,一騎絕塵的數據和口碑讓《流金歲月》成了名副其實的開年大劇。上線以來,劇集11次登頂貓眼全網熱度榜top1(連續8天日冠),愛奇藝熱度總榜第一,微博話題#流金歲月#閱讀量達57.4億、討論數達137.1萬。

累計105.6萬的彈幕數,充分說明了社會議題對於觀衆情緒的積極調動。無論是南孫和鎖鎖的神仙閨蜜情,還是“王孫貴族”CP發糖,抑或細膩感人的蔣氏祖孫家庭線,都是讓觀衆目光被快速吸引從而上車追劇的亮點。在南孫守護鎖鎖產房時,類似“強烈要求孩子認南孫乾媽”的彈幕,則是個體與羣體共情的典型。

經典IP注入當代語境

寫於90年代的《流金歲月》,不僅展現了大都會香港的繁榮,也揭示了人們普遍存在的生存危機感。急速變動的價值觀與人情冷暖,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如果說亦舒原著刻錄的是90年代的香港女性生活圖景,那麼劇版《流金歲月》的改編,則通過本土時代語境的注入,讓故事在內容細節和價值內核上都有了與時俱進的煥活感。

不是說南孫和鎖鎖用上觸屏手機就“進步”了,而是她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和心理狀態都是當代的、真實的、正在發生的。兩位女主擺脫了常規的都市閨蜜情,不僅是生活裏守望相助的好友,更是面對挫折和困境並肩作戰的同盟軍。當蔣南孫家庭變故,是鎖鎖給他們棲息之所。而當鎖鎖身懷六甲,則是南孫守護在側。

觀衆在兩人的經歷中所看到的,不只是現代女性視角下的社會羣像,更有女性走向真正獨立的奮鬥路徑。在和謝宏祖的婚姻走到盡頭後,朱鎖鎖重新走上擅長的銷售崗位,業務精熟光彩照人;與王永正冰釋前嫌後,蔣南孫做了地下圖書館給對方圓夢,理想和現實不再衝突牴牾。

“誰說我沒變?我們都變了,變得更堅強。”結局蔣南孫說的話,也可以視作劇版對原著的寄語。在保留基本人物架構和風格情趣的同時,劇版《流金歲月》進行着新世代年輕人的價值言說和逐夢演繹。

王永正是理想主義者,在利益先行的社會保留着初心;謝宏祖是缺乏歷練的富二代,在家族危機後扛起重擔;章安仁和袁媛則是汲汲營營的功利主義者,雖然不討喜但卻是無法迴避的切實存在。

人物羣像的背後,《流金歲月》更像一本現實議題圖鑑。不止提出問題,更用角色的奮力掙扎傳遞了解決問題的信心。朱鎖鎖跟着楊柯闖蕩職場,收穫的是美貌之外的生存技能。爲了業績陪謝宏祖通宵喫燒烤的情節,異常狼狽卻讓人敬佩。

蔣南孫反感章安仁的舉報,是對不正之風的藉機鞭撻。“我這頓飯喫什麼不重要,但是你做人做事是不是問心無愧很重要。”她三觀底子裏的正,與現實中頗爲流行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涇渭分明的。

《流金歲月》還探討了“娜拉出走之後”的問題,蔣南孫鼓勵母親爲自己而活,映射的是現實中女性的生活選擇。如何擺脫妻子的身份、母親的身份、兒媳的身份,只用自己的身份去生存?

劇集精準聚焦了諸多現實矛盾,讓那些很少被劇集呈現的灰色地帶被剖析開來,交由觀衆品評感悟。從某種意義上說,《流金歲月》的價值是劇集內容和觀衆參與共同建構的。

年輕觀衆的真正需求

一部流行作品,多少都會帶有時代的印記和觀衆審美的反映。從《流金歲月》大結局創熱度新高來看,年輕觀衆的剛需可能就是“洞見真實”。不虛美,不懸浮,不掩惡,不遮醜,哪怕是殘酷淋漓也好過胡編虛構。

真實感的來源,一方面是對於劇集真實體驗的打造。用多元的生活場景,喚醒豐富的價值共鳴。家庭線,有溫馨的家庭餐桌,也有“社會性死亡”的相親,更有生離死別的不期而至;職場線,有雷厲風行的會議,也有觥籌交錯的應酬,更有商場如戰場的分秒必爭;愛情線,有情到濃時的甜蜜,也有價值觀不合的苦澀。

另一方面,真實感也源於參與感,互動選擇+彈幕等新技術給用戶創造了這種環境。過去,從劇集的拍攝製作到與觀衆見面,內容輸出端(片方)與接受端(觀衆)的互動是相對延遲的。

而在愛奇藝播出《流金歲月》時,觀衆可以針對劇情的岔路走向做出自己的“互動選擇題”。“父母不同意我的男朋友讓我分手,我該怎麼辦?”“情侶三觀不合,你覺得他們還有必要在一起嗎?”“戀愛結婚不是做表格,誰分數高誰就勝出,你同意嗎?”

針對“顏值高到底對工作有沒有幫助?”的互動,有98%的參與者認爲“顏值高有一定幫助”。觀衆顏控實錘了,咱們鎖鎖不是靠業務能力slay職場的嗎?全新的互動方式,滿足了觀衆的表達欲和探索欲。在人人都是發聲筒的新媒介時代,《流金歲月》提供的表達出口恰逢其時。

《流金歲月》的研討會上,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仲呈祥分析:“這部劇之所以能贏得那麼多觀衆的喜愛和思考,是因爲觀衆能從中照見自身。”換言之,觀衆青睞的人物形象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神話,而是細膩可感甚至就在身邊的真實代入。

這種代入無疑是從劇集價值到現實世界的延伸:劇中人是世界上的另一個我,而我在現實世界踐行着劇中人倡導的生活態度。在愛奇藝《了不起的女孩》的線下活動中,針對“你覺得自己是了不起的女孩嗎?”受訪對象們同樣表達了積極的認同。

“只要對自己所熱愛的每一件事認真,每個人都是了不起的。”一位女孩如是說。活動中空降的“超自信銀行”和鏡像海報,成爲女孩們的打卡聖地的同時,也實現了立體式觀感聯動與線上線下的同步共鳴。

應該說,把女性真正放入“成長時間線”的《流金歲月》,滿足了觀衆從愛情、親情、職業、家庭、人際關係等多角度映照現實生活的多元需求。年輕觀衆鏡像式的人物圖鑑中,獲得了精準的價值共振以及人文關懷。

大衆情緒的點燃,絕非蹭蹭社會熱點那麼簡單,它更需要從細節之處見正章,於無聲處動真情。既然人們早已看夠了虛擬的神話,那麼是時候迴歸現實看看凡俗的煙火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