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編:K. 

排版:mini魚

我們前不久推過一檔國綜。

12月初上線,僅半個月,才播2集,豆瓣9.5。

炸了,但不出人意料。畢竟它是《國家寶藏》啊!

前作,第一二季評分9.1,口碑上佳;明星戲骨雲集,張國立主持講解,段子手朱廣權、名導馮小剛作陣,加之流量楊紫[娛樂影響力人物榜✨第5名]郭麒麟。

簡而言之,想低調都不行。

而相比之下,今天想說的這部,是真“低調”:沒宣發、沒明星、沒名導,妥妥“三無”。

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爲國產紀錄片的天花板——

《河西走廊》

五年前,它悄悄在央視科教頻道CCTV-10上線。

當時沒人預料到,它的豆瓣9.7,至今無人能破。

01

用四個字概括這片,文質彬彬

先說“文”。

畫面、音樂、文稿、配音,缺一環就有短板。

撐起這些的幕後團隊:

攝影指導,布萊恩·麥克達馬特,二獲艾美獎、BBC《美麗中國》攝影師;

配樂,希臘著名音樂大師雅尼,初三人教版音樂教材《夜鶯》出自他手;

解說詞,敦煌學權威沙武田、最具影響力撰稿人鄧建永

聲音指導,徐鯉,國內知名音樂人,兼配樂;

掛大牛的名號,不是想給這部片貼金,是讓大家看看,大師對藝術作品的苛求。

每一幀、每一曲、每一句,無不反覆斟酌、再三刪改。

在《河西走廊》以前,雅尼從未給影視作品配過樂。最初幾稿,雅尼抓不住感覺,全被製片人李東坤給斃了。

直到一次雅尼眼疾痊癒,寫出這首配樂,《河西走廊之夢》,意爲對河西走廊的認知來源於一個夢。

解說詞的創作也不輕鬆。

文學本由鄧建永負責。央視節目裏,鄧建永承擔創作的紀錄片也不下五六十部一二百集,可謂撰稿經驗豐富。但寫這部,幾欲發狂,僅開頭他就嘗試過十幾種方式。

這個難熬開頭的成品(《使者》):

那是一個雲淡風輕的日子。

距離漢帝國首都長安西北120公里之外的甘泉宮裏,氣氛不同尋常。

一個使團即將出徵。

短短數十字,把張騫出使西域的前奏安排得緊張而隆重。

再看畫面,美輪美奐。

斗轉星移,延時攝影拍攝的星空,稀釋了歷史的厚重感,帶着世事洞明的釋然。

但這只是它的基本功。

《國家寶藏》集紀錄片的“講”和電視劇的“演”之長,把文物的前世今生款款道來。《河西走廊》的敘事方式更爲大膽,它全靠“”,不講。

沒學者、沒主持人、沒文物做配圖。用人拍戲,再現情景。

輾轉全國10個影視基地,置60餘個室內外場景,動用羣演近千人。

有些場景看着眼熟,比如這巷道,以爲自己亂入《夜宴》《慶餘年》。橫店秦皇宮。

每一集都有電視劇的質感,但道具、穿着、演員神情,比大部分國產電視劇都來得考究。

南北朝時,河西儒學大家劉昞,少年、中年不是同一個演員。隨着年歲增長,鬍鬚、皺紋都會相應做調整。

比《大秦賦》裏嬴政十三歲的扮相是不是嚴謹太多?

年輕劉昞VS中年劉昞

裏面的演員無名、也無聲,但演技——

拍壯志未酬的悲痛,儒者失意。

拍少年得志的霍去病,意氣風發。

感受到了嗎?

吐槽國產歷史劇演員不行、劇本不行、道具不行,歸根結底,還是態度不行

想要精益求精,唯有死磕。

02

文勝質則野,文再好,沒有質,也只是金玉其外,撐不起這片。

質是該片的主題

主題源於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連輯的一句話:河西走廊關乎國家經略。

主題宏大,卷帙浩繁,千頭萬緒。

如果是這是道開放性命題作文,給出考官的評估標準:不僅看它說了什麼,還要看它怎麼說,另外再看它沒說什麼。

這足以試出製作團隊的真水平。

來。看滿分答卷。

黃河以西,形似走廊,故名“河西走廊”。

開篇明義。

再往下,它無意於駐足山川河秀,也不着墨在歷代皇帝的宏圖大志,它講“”。每集出場1-3個人物,串聯從漢魏晉、隋唐、元明清,直至當代的半個中國史。

以人物作爲切入點,總導演王新建道明原因:

無論多麼恢弘的歷史事件,都是由一個個鮮活具體的人物來推動、來完成的,他們的所作所爲,影響着每個歷史事件的走向和結果。

人物如何載得起國家經略這個主題?

以當時人反映時代的思想。這部片的歷史,其實是朝代的思想史。

不少歷史劇、紀錄片談歷史,多數說征戰殺伐、家破人亡,但總製片人李東坤的興趣不在於此:

爲什麼我們國家如今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狀態?其實是思想決定的,國家體系的建立核心是思想體系,戰爭只是工具,思想纔是真正的武器。

每一集,每個朝代,每個人,在述說他們當代人的思想。而河西走廊,是他們的見證人。

河西走廊之興,始於張騫

張騫出使西域。這故事,耳熟能詳。

西漢,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氏的道德模範是君子: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爲窘困而改節。

被困塞外十三年,而張騫不失漢節,他就是儒家君子的註腳。

但片中偏能講出新意。多說了兩個人

歷史教材寫道,十三年後,張騫返長安。

但教材中從未提到過,同張騫一同返回的,還有兩個人:一個是堂邑夫,一個是張騫之妻,《史記》稱她“胡妻”。

在塞外陪伴張騫多年的兩人,《史記》不過寥寥數筆:

騫以郎應募,使月氏,與堂邑氏故胡奴甘父俱出隴西···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窮極,射禽獸給食。

留騫十餘歲,與妻,有子,然騫持漢節不失。

十三年後,張騫回到長安城下,跪地而泣。他終於不辱使命,不改漢節,重返故土,他哭,是有道理的。

但他身後的兩人,本是胡人。

他們不明白故國之戀,不懂君君臣臣,他們願意跟着張騫四處奔波,是出於人與人之間最樸素的情感,友情和愛情,是義。

君子喻於義。君子,沒有胡漢之分。

這部片對儒者格局、對民族差異,三觀就是那麼正。愛了愛了。

到了隋唐,迎來河西走廊的全盛時期

當時,萬夷來朝、物阜民安、政治開明。唐代人的精神面貌,帶着恢弘豪邁、開朗奔放的氣質。

唐人,早已湮滅不見。

敦煌石窟220號上的壁畫,反倒讓世人見到一個有血有肉的唐人。

壁畫的畫師,他無名。片中取名叫他“李工”。

挺像現代裝修師傅的名字。但這也不差,他原本是個畫工,在長安城踟躕多年,模仿大師的創作描線、上色。講白了,就是個繪畫搬運工。

他有他的雄心。

論畫功,李工不輸唐朝著名畫家閻立本。橫亙在他和閻立本之間的,是他的低賤出身。

他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換個地方,也許能大展拳腳。

正巧,唐朝招募一批前往西域的手工藝人。他應徵了。

這條線路,解釋了距離長安兩千多公里的閻立本風格,爲何會出現在敦煌。一個失意的藝術家,爲了獲得展露才華的機會,曾四處奔波。

李工,被敦煌石窟前人的壁畫迷住了,他駐足於此。

他一出手,和其他畫工便高下立現。毫無懸念,他成爲了敦煌壁畫的總負責人。大展宏圖的心願,實現了。

李工,不再是畫工,而是藝術家。

從畫工到藝術家,是從模仿到創作的跨越。

他畫《維摩詰經變》,線條恣意飛揚,佛祖座下的舞者,衣袖振振,跳着胡旋舞。而點亮上乘佛法的燈燭,與唐朝描繪上元節的燈輪十分相似。

李工,把唐朝盛世永遠畫在牆上。

他自己,是唐朝人的一個縮影。即便不得志的底層人,也能在河西走廊這一荒涼之地,找到一席之地。讓人不由得想,唐朝,該多開明啊!

李工的反面,則是壯志難酬的另一個失意人。

鄂本篤。

他揹負着意大利天主教的使命,前往中國,確認古書上的“契丹”是否就是中國?

他一個人,從意大利出發,越過地中海,穿過西亞、中亞,再跨越祁連山走到河西走廊。沒人知道,鄂本篤是靠着怎樣的意志走到河西走廊的。

鄂本篤停留在了肅州衛,今酒泉。

在那裏,他確認,契丹就是中國。他完成了教會的託付。

他還想完成作爲國外使者的使命,覲見皇帝。但這一想法,困難重重。

晚明時期,閉關鎖國、軍事凋敝,思想保守。國外使者想覲見皇帝,每年使者名額有限,還需要帶上貢物進行朝貢。

沒人知道,滯留在肅州的那些年,鄂本篤靠什麼爲生。只知道,當他最後寫信給利瑪竇,請求他通融拿到覲見皇帝的使者名額時,早已盤纏用盡。

他日漸虛弱,纏綿病榻。也許常常會躺在牀上想,是否有生之年,還能等到回信。

這一等,就是兩年。

回信捎來千金難買的使者名額,但鄂本篤再也無法出發了。

他只能拿着望眼欲穿的信,涕泗橫流,不久辭世。

晚明統治思想的收縮,釀成鄂本篤的悲劇。他能越過崇山峻嶺,卻沒能翻越腐敗的官僚體系建造的重重門檻。

河西走廊,像一個冷靜的局外人,安詳地注目着這些人物的悲歡。

一抔黃土、一樽溫酒、一把熱淚。都留給後人。

03

誇得我口乾舌燥。但還要說,說說略有缺憾的0.3分。

0.3,不是瑕疵,是爭議。主要有兩個:

最後一集,落腳點放在政治點“一帶一路”,遜色嗎?

紀錄片用演繹法,能不能?

第一個爭議,回到主題,河西走廊是國家經略。

片中很少直接談到政治,但當朝的政治,無處不在。它和皇帝一樣,隱居幕後,人物是皇帝治國方針的一個行動者,或是推動者。

一帶一路,緊扣主題,絲毫不遜色。

再補充一句,這片特別難能可貴的部分,是人物史觀歷史,是英雄推動的,還是人民推動的?

拍歷史人物,容易陷入“英雄史觀”。歷史者英雄之舞臺也,舍英雄幾無歷史。張騫、漢武帝等等,這些是劃時代的英雄。

漢武帝和大臣們佈局西域軍事

但《河西走廊》不這麼說。在鏡頭下,你會不時問:

沒有朋友和妻子,張騫能熬得過13年嗎?

沒有李工這樣的無名畫工,能築就敦煌壁畫的輝煌嗎?

沒有像鄂本篤這種心志堅定的傳教士,佛教天主教能到中國嗎?

人民,纔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所謂英雄,也是從人民羣衆中來。

一帶一路,如黑夜中的燈塔;但能不能航行到達燈塔的彼岸,全靠船上千千萬萬的縴夫。他們也許無名、無聲、無言,但歷史,不會忘記他們的努力。

第二個爭議,是藝術領域的問題。

以往的紀錄片大多爲說教體。有學者、有史料、有講解。過程,全靠觀衆腦補。爲啥?求真。

《國家寶藏》穿插部分學者的講解

歷史,必須真實,有據可循;紀錄片,也該真實,還原歷史。不少人持這種觀點。

但我想說,歷史沒有百分百的真實。假如真實的歷史是座標軸,那麼歷史學者所能做的,是畫一條無盡接近於座標軸的曲線。

紀錄片只是創作者表達情感的形式。它可以快節奏、娛樂化,也可以鴻篇鉅製、凝重嚴肅,它們應該並行不悖,各有生存空間。

演繹更多的是依靠鏡頭語言去表達,而不是簡單地解說,這是一種更爲專業的敘事能力。

比如去年國外高分紀錄片《切爾諾貝利》,也是用拍短劇的形式還原核爆炸的過程。

《切爾諾貝利》還原核爆炸後內部會議

失真嗎?也許有,但當時的真相,誰能說得清?

河西走廊,與時俱進。我們的想法,也該與時俱進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