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涉及大量的保險知識,我們會用盡量通俗的方式表述,但不建議理解力有問題的人羣閱讀。

之所以不建議理解能力有問題的人閱讀,原因是這些人不懂得尊重事實,喜歡用自己天真的想象,片面的看待問題。

截止發稿,我們看到了以上34家保險公司的理賠統計數據。

一、保險公司

這算是第一個知識點。對社會大衆而言,大家看到的XX保險全球排名XX強,這屬於保險品牌。在實際中,這些保險品牌旗下都有多家公司,而我們看到的理賠大都是其中一家公司的。

例如上圖中,大衆熟知的“平安”我們就看到了平安人壽和平安健康險,“泰康”我們看到了泰康人壽和泰康養老。雖然都是同一個保險品牌,但是卻屬於獨立的公司法人,所以理賠數據得單獨看。

爲啥要說這一段?是因爲很多人喜歡拿着半截就做論斷,舉例,很多人看到平安人壽2020年理賠了352億,中國人壽2020年理賠了470億,人保壽險才69.83億,肯定就會說這些公司一年收那麼多才賠這點兒。實際上,平安系除了平安人壽賠352億,還有平安健康險賠了26億,還有平安財險和平安養老險沒有發佈理賠數據;中國人壽系除了壽險公司賠了470億,國壽財險還沒有發數據;中國人保壽險賠了纔不到70億,但是還沒有發數據的人保財險肯定又是國內財險理賠第一多,還有人保健康險也沒有發數據。

當然,相對於這些保險集團、保險公司每年收的保費和理賠金比例讓很多人覺得有點兒畸形,是因爲大家還需要了解接下來小結的知識點纔會明白箇中原因。

二、補償損失和年金給付和“理賠滯後性”

這段小標題比較繞口,但是這個小節弄明白了,基本上你不會把“保險收了那麼多錢,才理賠這點兒”掛在嘴上,同時對於喜歡這樣說的人,你會帶着看“傻子”的心態看這些人表演。

首先我們要知道保險賠償有兩種,一種是補償損失,一種是年金給付。啥意思呢?

補償損失就是我們的生病了、人死了、財產有損失之後,然後保險公司才根據損失和我們買的險種進行不同的賠償。社保中的醫療險、生育險、工傷險也都屬於這類。

年金給付類就是大家買的各種理財險、教育金、養老金,這種保險是滿期或者達到合同約定情況就會給錢,而不是人生病、受傷、死亡才賠。所以這類錢稱之爲“年金給付”,就好比社保中的退休金,只要你達到退休年齡,就會按時間打錢,至於我們受傷、生病與否都無關。當然,買了年金給付類保險,被保人死亡產生的“死亡賠付金”也會計入到前面的“補償損失”裏面。

而前面34家保險公司,以及後續可能還有更多公司公佈的理賠數據中,公佈的都只會是“補償損失”類保險的賠付數據,而沒有“年金給付”的數據。

要完全理解“理賠滯後性”,咱們還得先自問“我們買醫保、買社保養老金、買重疾險、買醫療險目的是爲了什麼”?其實我們買這些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病有報銷有賠償,老後不工作有錢拿!這裏其實就說明買保險的目的,是爲了防範“未來”那些可能發生和必然發生的事情。

那麼爲啥不等到生病了、老了再來買醫療買醫保買養老險,臨死之前買壽險?而要提前買,不一定用不到還浪費。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

①我們不知道這些疾病、死亡等風險多久來;

②沒誰會做這種生意。

其實這個問題就解釋了“理賠滯後性”:第一年買了,不代表第一年就必須賠、也不代表第二年就會賠,而是要等到對應的風險發生了纔會賠。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2020年的理賠數據,也許是人家10年前買的保險,也可能是20年前,也可能是今年買的保險。

所以用今年保險公司收了多少億、理賠多少億,來說保險公司賠少了這是不對的。這點兒我們還會在後面用一些數據來佐證。

三、數據

保險公司的理賠數據,除了當年理賠了多少億出去之外,更重要一個功能就是揭露各種疾病發生的概率,揭露一些殘酷的現實世界!

1、身故方面:

陽光人壽理賠數據中,疾病身故81.81%,意外身故18.19%。陽光人壽身故理賠數據,男性身故佔比69.04%,女性身故佔比30.96%,這個男女身故比例令人瞠目結舌。如下圖:

當然,這種單一一家公司的數據沒有說服力,我們看看平安人壽理賠的更加詳細的身故數據。如下圖,更加有意思,平安人壽身故理賠中,男性身故佔比67%,女性身故佔比33%;疾病身故是84%,非疾病身故16%。而且平安人壽還特別統計了所有身故理賠中,41歲-60歲男性身故佔比高達38%,女性身故最高是61歲之後,間接說明了一個問題“男人累死多”。

就身故數據而言,平安人壽數據詳實,但是我們會發現平安人壽身故理賠數據和陽光人壽身故理賠數據高度接近!其實也反映了很多社會現實:

①男性社會壓力遠大於女性;

②疾病身故率大於意外事故身故。

2、疾病數據

在中國人壽的重大疾病理賠數據中,惡性腫瘤(嚴重癌症)、心臟病、腦血管類病高居前三甲,同時這三類病最高發的年齡都是在41-40歲。如下圖!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壽重大疾病理賠數據中惡性腫瘤佔比高達73%。惡性腫瘤是身體各器官“嚴重癌症”的統稱,而非單一器官。再回頭看看平安人壽的重疾理賠數據,更加直白。如下圖

當然,上面的這些疾病統計數據,只能說明這些疾病的發病率比較高,但是接下來的這些數據,就比較要人命了!

3、理賠金後面的保額

理賠金就是拿到受傷的保險金,特別是重大疾病保險的理賠金更能反映出保額普遍較低的現狀。

保額低有啥後果呢?舉例,重大疾病保險金很多人都是買10萬,但是治療要30萬,那麼就會產生20萬缺口,這時候是怪保險賠少了,還是怪自己買少了?大家可以自己琢磨一下。又比如,一個孩子買的重疾險賠了100萬,但是得了癌症用了20萬,多出來的80萬留手上多好!

平安人壽沒有公佈一個數據,叫做重疾件均賠付,也就是所有重疾賠付中,平均下來每個有多少。但是平安人壽公佈了2020年重疾險賠付166億,合計21萬件,我們可以算出平均每個重疾險賠付7.9萬元,而中國人壽是多少呢?看下下圖:

中國人壽直接在理賠報告中寫明瞭,平均是3.8萬元/件。其實通過這個數據,呼應了前面我們說的“理賠滯後性”,平安也好、國壽也罷,他們的平均件均不滿10萬,是兩個方面造成的:

①以前的老保險居多。建議大家家裏有老保險的,最好去看看保額,不是保險公司賠的少,而是當年本身就買得少!

②輕症保額賠付比例低,拉低了平均保額。

我們可以換兩家相對年輕的保險公司數據:

上圖是復星保德信保險公司的重疾理賠,該公司2012年才成立,2020年重疾理賠的人數少才279人,件均12.72萬元/人。同樣這是重疾+輕症的數據。

再看看下圖,同方全球人壽的重疾理賠數據,件均18萬!

其實理賠數據都是別人的,我們該關心的是自己的保額,我們一直強調,自己不是有錢人那麼買保險就不要去考慮那些有彎彎繞繞的險種,用有限的錢把自己的保額做高,只有買的多才賠得多,賠的錢多了才能給我們最好的解決方案。

寫到這兒,不想寫了,就這樣吧。

全文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