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代大家讀戴若顧比《趨勢交易大師:工具 方法 策略》的第五篇筆記,希望你不讀書也能有收穫。

終於要講顧比複合移動平均線了。

顧比複合移動平均線由2組12條指數移動平均線組成。

短期組EMA均線的參數是:3、5、8、10、12、15;

長期組EMA均線的參數是:30、35、40、45、50、60。

我有意選擇一個完美圖例,通過極強的心理暗示,讓你對顧比均線產生好感。但這種完美不是顧比均線特有的,也不是顧比均線始終都能呈現的。只有當價格走勢完美的時候,均線形態纔會完美。

相反,如果你第一眼看到的是凌亂,你可能完全不感興趣,甚至產生排斥心理。

顧比均線使用了指數移動平均的計算方式,其特點是平滑,不像簡單移動平均會出現斷崖式的轉折。

參數大體上是等差排列,12條均線分兩組排列,看起來就像兩條平行帶,強迫症患者會感到舒適。

但完美與否取決於價格走勢。走勢不完美時,均線或者其它任何指標都不會完美。

在挑選指標時,交易者其實是在“審美”,不好看的地方會被無視掉。只有開始交易,交易者才意識到不完美才是常態。如果放棄這個指標,繼續尋找完美的指標,結果並不會更好。

顧比在書中多次將顧比均線與參數爲10/30的均線交叉策略進行比較,他的結論是:常規均線策略過早提示趨勢結束,顧比均線能提供趨勢延續的信息。

有必要點破顧比的小把戲。

顧比使用30/60均線組觀察趨勢,在參數上完全覆蓋了10/30均線組。

均線參數的大小決定了均線對價格運動狀態描述的“細微程度”。參數越小,均線越敏感,對價格波動的描述越細緻。參數越大,均線越穩定,越能夠包容價格的隨機波動。

那些反向波動劇烈,但並未推動趨勢反轉的走勢對顧比均線更加有利。因爲顧比均線的參數較大,包容性更強。如果反向波動直接終結趨勢,那麼小參數組均線就會因其高度敏感提早預警而完勝顧比均線。

顧比在對比中只是挑選了更適合顧比均線的行情,並非顧比均線更完美。

如果沉迷於漂亮的圖表,就會忽視顧比藏在書裏的寶藏。顧比在書中向我們展示了完全不同的理解均線的視角,爲我們揭示了均線所能提供的最有價值的信息。

顧比將市場參與者分爲兩類。一類是交易者,一類是投資者。分類依據不是“身份”而是“行爲”。

投資者關注的是絕對價值及價值的趨勢性變化。

舉個例子。滬深300成分股調整之後,追蹤滬深300的指數基金需要調倉配置並持有。股票A原本就是成分股,調整後權重上升,指數基金需要少量加倉。股票B是新晉成分股,衆多指數基金都有配置需求,股票A短期需求急迫且旺盛。成分股C因被調出而遭到指數基金拋售。

股市上漲,吸引投資者申購滬深300指數基金。基金買入股票,股票上漲導致基金淨值增長,又吸引更多投資者申購。如果股市大跌,投資者贖回指數基金份額,基金賣出股票套現,股票下跌導致基金淨值下跌,又會引發更大的贖回潮。

主觀投資者也類似,橋水的全天候基金,根據一定邏輯進行全球資產配置。當它決定持有某項資產及持倉比例後,不會輕易改變,除非決定持倉邏輯的經濟環境發生實質性變化。如果標的價值按預期變化,他們就一直持有,直到預期價值變化將會扭轉。

無論是主觀還是被動投資者,他們長期押注單一方向,並存在加倉需求。他們的交易邏輯一致,交易行爲穩定,使得他們成爲了趨勢的推動者。

交易者也關注價值,但他們沒有足夠的持倉耐心。因爲資金有限,需要保證資金效率,交易者無法承受過多的不確定性。因此,交易者關注的是價格相對價值的偏離程度。價格大幅低於價值,他們就買入,一旦價格接近或高於價值,他們就賣出。交易者通過價格相對價值的偏離或迴歸獲得價差收益。交易者非常注重保護資本及未兌現的收益。

精明交易者在價格低於價值時買入,後知後覺的交易者在價格接近價值時買入,大膽激進的交易者可能錯估了標的的價值,在價格高於價值時買入。當精明的交易者發現價格偏離合理價值,決定兌現收益而賣出後,價格逐漸回落到合理的價值水平。後知後覺的交易者發現情況不妙,決定寧可少賺一點,也要儘快脫身。而大膽激進的交易者,看到價格大幅下行才如夢方醒,基於風控要求在價格低於價值的水平止損。交易者的集體行爲實現了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的經濟學原理。交易者基於對價值的不同認知,所作出的相似行爲,放大了價格相對價值的偏離程度。

顧比非常巧妙的利用顧比均線將市場參與者與市場波動機制結合到一起。

短期均線組被視爲交易者引發的價格波動,長期均線組被視爲投資者推動的價值變化。

短期組——交易者——價格波動

長期組——投資者——價值變化

趨勢是由價值持續的單一方向變化形成的,這種價值變化反映在長期組均線的形態上。而長期組與短期組的區別在於參數的大小,因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推論:以較小的參數構建的均線組並不能用來識別趨勢。我們不要拘泥於顧比給定的短期組與長期組的均線參數,也不要糾結到底多大參數的均線才能合理的描述趨勢。我們只需要意識到使用較小的均線參數識別趨勢必然會失敗就已經是巨大的收穫了。而進一步的推論是,在較小週期上識別趨勢也會失敗。

顧比並不在意均線之間的交叉行爲,而是關注均線帶密集和稀疏的狀態。他將其稱爲均線帶的收縮和擴張程度。衡量均線帶收縮和擴張的指標是帶寬。

顧比對短期組和長期組的帶寬變化有不同的解讀。

先看短期組。

短期組中參數最小的均線,反映的是市場中最迫切想要買入(賣出)的交易者所能接受的價格。

短期組中參數最大的均線,反映的是市場中買入(賣出)需求最不迫切的交易者所能接受價格,他們或許是等等黨,或許風控極爲嚴格,只要價格沒有達到心理預期,他們就不急於行動。

若短期組的6條均線收縮到一起,表明交易者對當前的價格達成了共識。

在交易者形成共識後,如果短期組向上(向下)擴張,說明交易者對當前價格形成了買入(賣出)共識,短期組的快速擴張意味着交易者在積極報價搶奪籌碼。

短期均線帶充分擴張,意味着交易者對所能接受的入場價格產生分歧。短期組擴張的程度反映出交易者之間的分歧程度。

一定要注意,短期組的收縮與擴張反映的不是趨勢判斷,而是交易者對價格偏離價值程度的判斷。

如果我們將長期組理解爲標的的合理價值,那麼短期組在靠近長期組之後出現收斂表明交易者對價格反彈接近合理價值達成共識。如果隨後短期組向上擴張,說明交易者對價格所能超過價值的幅度產生分歧。如果短期組向下擴張,則說明交易者正在押注價格將繼續下跌,但對下跌的幅度存在分歧。

上圖中,短期組每次靠近長期組後就向下擴張,表明交易者形成了價格具備偏離價值而下跌的共識。短期組極度擴張之後的收斂只說明交易者對下跌幅度產生分歧,並不是認爲下跌趨勢結束。

再看長期組。

繼續用“成分股”來舉例。

某私募基金持有的股票A被調入滬深300成分股。入選之後,該私募計劃增持,但需求並不迫切。追蹤滬深300的指數基金按照合約規則需要迅速配置股票A,買入需求非常急切。此時,指數基金願意支付更高的買入價格,而私募基金只想出低價撿漏。

股票A呈上升趨勢,顧比用EMA30均線代表指數基金的出價,用EMA60均線代表私募基金的出價。EMA30均線高於EMA60均線。

指數基金和私募基金都認可股票A的價值,但出價存在差異。顧比的解讀是:長期組均線帶向上擴張表明投資者認可股票A的價值,並且對股票A未來的價值增長達成共識。這種共識體現在長期組均線帶的帶寬上。不同投資者的出價存在較大分歧,源於投資者對介入的迫切程度。

交易者推動價格短暫回落幫助出價較高的指數基金順利完成建倉。指數基金買入需求下降。私募基金通過調研發現股票A可能會有業績大增的利好,他們報出更高的價格希望儘快完成加倉。

此時,私募基金買入的急切程度超過指數基金。反映到長期均線組上,EMA30均線是私募基金的報價,指數基金的出價意願則降至EMA60水平。

長期組均線帶隨價格的上漲而持續上升,不同參數的均線平行排列,但均線帶背後的買入力量卻不斷變化。這種變化不是顯性的,我們不必刨根問底到底是誰的出價。無論是誰,他們都認可股票A的價值,並對價值的增長具有共識,投資者願意出價買入或繼續加倉,差別只在於買入或加倉的急迫程度。

投資者入場急迫程度的差異性反映在長期組均線帶的帶寬上。

長期組均線帶擴張,帶寬增加,表明投資者報價差異變大。長期組均線帶收斂,帶寬縮小,表明投資者報價差異變小。

交易者通過短期組傳遞的是對當前價格的共識與分歧。投資者則不同,他們通過長期組傳遞的是對價格未來趨勢的共識與分歧。這種差別意味着對長期組擴張和收縮的解讀與短期組完成不同。

長期組的擴張是投資者對趨勢的共識,長期組的收縮則反映出投資者對趨勢產生分歧。

假設某持續上漲的標的現價100元,長期組中最急切的投資者想要以85元買入,最淡定的投資者願意支付65元的買入價格。帶寬20元,意味着投資者能夠承受交易者推動的20元的價格衝擊。

以85元買入的投資者,不會只因價格跌到65元就止損,他們關心的是價值是否發生變化。我們無法得知以85元買入的投資者在價格跌至65元時會得出什麼價值判斷(他們可能會誤判)。但長期組中有投資者出價65元買入,說明他已經做了即使價格從100元跌至65元,上漲趨勢仍然會延續的判斷。

同樣情況下,如果長期組投資者出價區間是65-75元,價差僅爲10元,似乎投資者對出價形成了更高的共識,但反映的卻是對趨勢的擔憂。因爲最急切的投資者只願意出價75元,說明投資者的買入慾望不強。

顧比的解讀是,投資者的報價區間越大,投資者吸收較寬的價格範圍衝擊的能力越強。顯然,第一種情形下投資者提供的支撐更爲強勁。

顧比因此得出結論:平均線的分離寬度證明了趨勢的強度,寬的分離代表強的趨勢。窄的分離代表弱的趨勢。

在第三篇筆記中,我們說過B區域上漲趨勢剛形成,非常脆弱,C區域趨勢強勁而穩定,最值得交易。

B區域就是長期組充分擴張之前的狀態,投資者對趨勢的不確定性導致了B區域趨勢的脆弱。

有小夥伴問,怎麼區分B區域和C區域?答案就是觀察帶寬。

在B區域,均線帶發散初期帶寬非常小。如果是一個好趨勢,價格持續趨勢運動會拉動均線帶擴張。帶寬擴張的過程,就是趨勢持續穩定推進的過程。

我在第二篇筆記中展示了一個澳美4H級別均線帶多排回撤的交易案例。文章推送時間是2020年12月20日。

1個月時間過去了,我們再看這個案例:

標識1處是當時展示的時間點。雖然價格一度跌破長期均線帶,但長期組保持了較寬的帶寬,並持續至今。

澳美4H級別長期組自11月初標識2處開始擴張以來,推動澳美在將近3個月的時間裏維持上漲趨勢。

標識3處短期組推動價格第一次回落至長期組,雖然已經上漲一段時間,但長期組的帶寬確認了趨勢處於強勁且穩定的狀態中。這樣的趨勢可以提供非常多的買入機會。

如果沉迷於分鐘圖或其它較小的週期,價格波動的性質決定了,均線帶不可能足夠寬,且擴張無法持續太久。以前也寫過文章分析,較大時間週期下技術分析才具有穩定性。如果依據小週期的常規參數做“趨勢”判斷,很大可能會被來回打臉。

最後,再回到文章前半部分的內容,不要迷戀顧比均線的參數,而是嘗試理解顧比對兩個均線組的認知和形態解構。其核心就是帶寬,即均線帶的收縮和擴張所所傳遞的共識和分歧。

顧比用6條均線代表一類市場參與者的行爲。我用兩條均線構建這類市場參與者的行爲邊界也沒什麼不同。顧比用了3-15的均線參數觀察交易者的行爲,我不是交易者的追隨者,我只想簡單瞭解一下他們作爲一類市場參與者的整體行爲,我用一條均線代替即可。

只要不把均線看成一條線,而是將其視爲邊界模糊的“帶”,就無需陳列太多條均線。如果將視線從均線的交叉點上移開,就能觀察到均線組帶寬所提供的價值。

這篇筆記先到這裏,下篇筆記我們具體研究兩組均線帶的特徵及相互間的關係。

我會在知識星球解讀貨幣政策報告與重要經濟數據、事件,並更新持倉數據與實盤交易日誌。歡迎感興趣的小夥伴加入,公號底部菜單欄有具體介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