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國劇60講第二季》已經圓滿收官,從經典國劇到創作者,我們對國劇的鑽研還在繼續,接下來就進入積累、深挖、採訪階段。
當下,短視頻與長視頻交融的新態勢洶湧而來,我們也推出全新的中視頻節目《劇能聊——國劇應用學》。依然是聊國劇,舊題有新解,這一次我們專注“有趣”。所謂“應用學”包羅萬象,既有職場兵法、處世之道,也有知識科普、情感剖析,還有奇聞軼事、腦洞怪談。有用或無用且放在一邊,只爲茶餘飯後,博君一笑。今天是第一期,我們就以職場兵法開篇,從經典國劇《父母愛情》裏找找門道。後續節目也將陸續推出,歡迎各位檢閱品評。

當“糊弄學”成了當代年輕人的處事哲學,“差不多就行”好像也成了大家職場上的操行準則。

事實上,這只是職場萌新YY的理想狀態,血雨腥風纔是職場的真味道。正所謂現實教我們做人,進了職場的江湖,新晉俠客才明白“不進則退、不爭則亡”是必須牢記於心的八字箴言。

如果你身在辦公室,又或者還在996加班,不妨暫且環顧四周,偷偷掃射,不,是暗中觀察一下你的同事。是不是總有那麼一位,手捧保溫杯,保溫杯裏泡枸杞,他微微搖頭呷一口茶水,咋咋作聲?

論在工作時間誰最會享受生活,他準保第一名。而作爲來得早、年齡長、資歷深的前輩,他總是對你的工作指手畫腳。明明是技不如人,卻總能拿“我喫過的鹽比你喫過的飯還多”的話無情碾壓你。

說到這兒,我突然想起了《安家》中的爺叔謝亭豐,在安家天下,論毒舌、龜毛,他要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房似錦空降門店,謝亭豐可沒少明裏暗裏給新店長使絆。

但好在房似錦是店長,她更高一級的職位對謝亭豐予以實力碾壓。而對於一般的職場人來說,明明是平等的關係,那些龜毛同事卻總能爬上高臺、站上高位,卻還不忘拿上放大鏡挑你的毛病。

躲不開也逃不掉,這完全屬於職場的特有饋贈。只要他臉皮夠厚,馬屁拍得夠好,跟領導的關係夠近,他就改不了這盛氣凌人的樣子。

當然,你也不能完全讓着他。你敬他一寸,他敢喫你一尺。你謙虛謹慎,他能挑毛病“挑死”你。遇到這類人大家常常是有理難辯,心裏挺煩。

不知不覺中,職場人就產生了持續性的社恐焦慮。到底該怎麼辦呢?

《父母愛情》簡直是開腦洞般地提供了另一種思路。粗枝大葉的江德華曾經也是被嫂子安傑“360度無死角”挑毛病,現實中很少有人比安傑更龜毛吧,而德華能把水火不容的姑嫂關係處成閨蜜,其中自然有她獨到得處事哲學——既要鬥爭又要團結。

下面奉上對付龜毛同事的三條必殺技。

第一條:嘴要碎,心要大

剛到城裏的德華,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前腳被安傑改名,後腳就被嫌棄不洗手髒。幹啥啥不行總是被挑剔,德華最初的處境和工作被挑剔的打工人有些相似。嫂子對德華的指指點點也不是沒有道理,但管得太寬總歸讓人煩躁。

德華當然是看不上這位新嫂子的,資本家小姐的做派,沒有原來那位農村嫂子的樸實勁兒,還有他哥也是嬉皮笑臉聽之任之,德華心裏是真氣啊,私底下的吐槽不斷。

德華嘴碎,但她有一件事做得特別好,就是從來不把這些插曲放在心上。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嫂子不讓幹啥她偏幹啥。安傑不讓坐她的牀、用她的毛巾,德華就趁對方不在家的時候偏坐、偏用。喫飯不讓吧唧嘴,德華就趁你白天不在家時這麼幹。

當然這都無關痛癢,面對雞毛蒜皮的小事,打工人也應是應該學習吐槽功力。畢竟,小心思、小反擊也能排解不良情緒。實在不行,就跟德華一樣,拉上同樣看不慣安傑做派的對門嫂子,一同暗戳戳挑她個渾身毛病。

總而言之,不要讓瑣碎磨沒了職場萌新的進取心。

第二條:小事勤溝通,大事不含糊

嘴碎歸嘴碎,但只要是涉及到嫂子安傑的核心利益,德華絕不含糊。這就像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和龜毛同事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你看德華跟安傑吵架歸吵架,安傑因爲生氣而動了胎氣,保姆孫媽六神無主,只好去隔壁求助江德華和王秀娥,德華立刻覺得自己很有責任,集中精力跟王秀娥還有孫媽行動起來,直至安傑順利生產。

事後,德華開始監督孫媽和王秀娥必須用肥皂洗手,姑嫂關係突飛猛進。由此可見,小打小鬧增加情趣,大是大非絕不含糊。“生氣-早產”本來是要釀成巨大危機的,但因爲德華的不計較被轉化成了增進兩人關係的助推劑。

劇中這樣化解危機、增進感情的情節不只一處。江德華聽說哥哥被送電報的黃毛丫頭迷住了,她就暫且擱置了對嫂子安傑的不滿,把精力集中在了家庭外部矛盾上了。

同樣的,當職場老油條讓你多幹活時,不爽是一定的,但可千萬不能被情緒迷了眼。只要堅持不涉及原則問題就適當滿足、適時拒絕,抓大放小解決了核心問題,那些小摩擦也就算不得什麼問題了。

第三條:諂媚不行,推拉來湊

一味辛苦付出多半是做了不計成本的無用功。況且,做得多、錯得多,辛苦做工能得個八成好與兩成不好的評價已經不容易。況且,普通人還更容易記住的是那“兩成的不好”。

就像德華爲江德福、安傑一家忙前忙後,可是嫂子也是總不領情。

這時再看劇中德華的兩次離開就很有意思了。一次被迫,一次主動。被迫是因爲德華被安傑撞見喂孩子,自覺臉上無光主動捲鋪蓋走人。

還有一次主動是因爲江德福上島,安傑不願跟隨,而生活不便,還需要隔壁老丁忙前跑後,老丁對安傑的體貼關懷讓德華替自己老哥產生了危機感。

在楊書記的妙計之下,江德華主動回老家。只要江德華一走,安傑少了一個保姆帶孩子,顧不過來的情況下她就得帶着孩子去島上找丈夫。

離開了才知道曾經的好,等江德福再給德華來信說安傑懷上了雙胞胎需要她幫忙,德華連夜收拾包袱離開了老家,坐船、上島。這次姑嫂再見,兩人的感情已經升溫到另一個階段了。

這跟工作上的人際交往有異曲同工的效果。一味付出是低效率、高成本的。總得在恰當時機緩一緩腳步,才能凸顯個人價值,贏得對方尊重。有急有緩,合作的腳步才能更加緊湊,共事雙方纔能朝着下一個目標加速邁進。

當然,最後還有具體操作上的一點兒建議:

一方面,當事雙方最好有同仇敵愾的機會。比如,老丁媳婦王秀娥死後,德華愈發喜歡老丁,而老丁卻是不聲不響。江德福與老丁談話,德華與安傑走進房間焦急不安坐在門後偷聽。

後來得知老丁跟吳醫助談戀愛,安傑故意嘲諷老丁是情場浪子,劈頭蓋臉罵了他一頓,給小姑打抱不平。

“我是江德華的嫂子,江德華是老丁的受害者,我怎麼不能損他。”

原本解不開理還亂的姑嫂關係,因爲有了共同的目標,雙方也就一致對外了。處理人際關係不也是這樣,就連江德福都看不上妹妹對老丁沒原則的好了,說德華是個傻瓜,而後安傑卻說“是個可愛的傻瓜”。因爲有了切身感受,安傑反而更能理解德華了。

另一方面,能替對方唱得了紅臉、解得了圍,更能增進彼此感情。德華把老家親戚招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她本來是想提振江家人分量。誰知請神容易送神難,安傑喫好喝好招待,德華卻受不了了。

而在這件事兒上,德華不好出面責怪,但她看不慣江家親戚摸哥嫂的牀鋪,她以強硬態度捍衛嫂子的利益,被懟“你算老幾”後,嫂子安傑反而爲她鳴不平。兩人相互配合,一通組合拳把江家親戚製得服服帖帖。

當德華不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能說安傑不方便說的話,兩人就擰成一股繩了。如果真能想別人之所想,急別人之所急,你和龜毛同事和平相處也就不是難事了。

主講人 | 文朔朔

編導 | 吳勇

攝影 | 吳勇 宋新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