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日視點:夯實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頂層設計 應在三方面發力

安 寧

資本市場是規則導向的市場,基礎制度決定了市場運行的質量。“十四五”時期,構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頂層設計是更好服務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1月16日,在第二十五屆(2021年度)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指出,“十四五”期間要持續加強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以增強市場功能建設爲重點,以註冊制改革爲抓手,帶動上市、發行、交易、持續監管等一系列基礎性制度改革,特別是要夯實信用基礎,按照更高要求,更嚴標準,補齊信用體系制度的短板,營造公平誠信、法治的市場環境。

“十四五”新時期,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020年12月22日,在中國證監會黨委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專題會議上,提出2021年重點抓好的工作之一就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持續加強基礎制度建設。

筆者認爲,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的頂層設計,有利於全面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有利於配置資源和風險管理功能的有效發揮,促進創新資本的形成。優化基礎制度供給是夯實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和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可以從三方面發力。

首先,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繼續優化“入口”和“出口”的制度建設。

“以註冊制和退市制度改革爲抓手,帶動發行承銷、交易、持續監管、投資者保護等各環節關鍵制度創新,全面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去年10月30日,中國證監會在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會議上在提到“十四五”時期資本市場重點工作時表示。這也意味着退市制度改革與註冊制改革“並駕齊驅”成爲“十四五”時期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加強基礎制度建設的兩大關鍵抓手。

當前正在全市場穩步擴圍的註冊制改革從“入口”端把好上市公司質量,而持續推進的退市制度改革則從“出口”端加快了市場的優勝劣汰。通過註冊制改革和退市制度改革不僅淨化了市場生態,也帶動資本市場關鍵制度創新,從而進一步完善了基礎制度建設。

其次,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體系,推動投資者保護機制體制創新。

“加強基礎制度建設必須牢牢把握服務實體經濟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根本宗旨。”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

經過多年建設,我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制度體系逐步完善。特別是新修訂的證券法於去年3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新增“投資者保護”專章成爲證券投資者保護制度體系建設的里程碑。

筆者認爲,“十四五”時期,投資者保護制度體系應走向“精細化”道路,加快推動證券集體訴訟制度落地,完善投資者權利行使、保障和救濟的制度機制,從細節處進一步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體系。

最後,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健全法治保障和證券執法體制機制。

法治興,則市場興。良好的法治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保障。近年來,資本市場法治建設進入快行道,稽查執法水平不斷提升,初步推動形成了行政執法、民事追償和刑事懲戒相互銜接、相互支持的有機體系,證券監管執法的有效性、威懾力不斷增強。

去年11月2日,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若干意見》,這是黨中央對資本市場法治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這意味着,在新發展格局下,要加快健全有利於全面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司法體系,健全中國特色證券執法體制,通過強化制度供給全面提升依法治市效能。

筆者認爲,加快構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是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根基,也是打造一個更加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的底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