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大多不再願意說夢想。

因爲在別人看來,你的夢想或許就是在“瘋”。


是的,他不需要別人明白與否,他48歲了,還要去打MMA。

因爲他只是想爲自己做一件事而已。


這些年,我們都在關注國產科幻片,因爲在華語電影中,它太缺了。

可是華語電影匱乏的類型片,何止科幻電影呢?還有勵志片。

如果在勵志片中去細分,優秀的華語運動勵志類電影更是屈指可數。

它沒有給主角帶上無敵的光環,沒有賤賣人們追夢的情感,有的只是讓我們感同身受的遭遇和埋藏心中的鬥志。

片中的主人公

二十多年中,他欠了一屁股債,每日東躲西藏。

在師兄弟的幫助下,終於有了一份較爲穩定的職業——在拳擊俱樂部打雜。


程輝的生活一方面是與同屋租客母女

而作爲曾經的富二代的林思齊只想做一件事就是讓破產後一蹶不振的父親重拾信心。

程輝幫助林思齊不是被他的孝心感動,也並非僅僅爲了錢,而是被這個年輕人爲“自己做一件事”的勇氣折服。

林思齊首戰告捷,且連勝兩場,卻迎來自己最大對手,遺憾敗北。

但他已經成功了,因爲他的目的不是獎金,不是榮譽,僅僅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父親相信,只要敢做,不可能也能變成可能。

話是程輝說的,卻在林思齊身上率先呈現。

或許此刻我們已經被彭于晏的肌肉和角色的堅持所征服,但故事並沒有結束。

曾經的拳王,二十多年來沒有好好地爲自己做過一件事。

直到他遇到了王明君母女,他感受了溫情,學會了真正的生活,所以面對她們母女的遭遇,他要爲之一搏。

而給他信心的正是林思齊。

看似毫不相關的兩條敘事此刻在人物情感和節奏上重合爲一點。

48歲的程輝,闊別拳壇二十多年,要重回舞臺。

他練臂力練到多次脫臼,跑步跑到嘔吐,他也沒有止步。

面對強大的對手,程輝最後的勝利告訴所有人,即使年紀和體能是一個拳手最大的敵人,但意志纔是最強大的制勝之道,他能付出所有隻爲去贏得比賽。

《激戰》在敘事上多線並進,內地上映版本121分鐘比香港版116分鐘多了些彭于晏和李菲兒的戲份。

看過林超賢的《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我們就會發現林超賢的電影,短板就是文戲。然而事實上林超賢在《激戰》中設置的很多文戲卻撐起了整個故事。

多線並進的缺陷就是故事沒有疊加,稍不留意就會到導致框架散亂。但它的好處也很明顯,因爲故事之間互不干擾就避免了很多故事交叉邏輯上的麻煩,更好地爲人物服務。

此外演員的表演也很大程度地讓多線並進的方式沒有出現明顯裂痕。

也許很多人的目光更多地停留在彭于晏的身上,但張家輝纔是戲裏戲外的主角。

現實中的張家輝遠比電影中的程輝更勵志。

2012年,拍攝《激戰》時,張家輝已經46歲,可是更貼近角色,前後花9個月塑身,最終呈現出極具觀賞性的肌肉。

46歲的身體,從未專門健身,卻爲了一個角色,去挑戰了看似不可能事情並獲得成功,在電影中沒有完全傳遞出來的意志力,在電影之外,張家輝很好地詮釋了。

張家輝的拼,不止於此。

電影中有一場高利貸闖入張家輝合租屋的打戲,在拍攝過程中,張家輝的左手小拇指被踢中,嚴重變形。

當時的媒體報道用的是“張家輝斷指嚇壞醫生”等類似標題,後來張家輝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說道:“當時一發生我就感覺痛,然後那個時候看不到我的手指,我舉起來一看,我馬上就不敢看了”

當時張家輝面對媒體時表示這是自己從影以來最嚴重的事故,並直言太可怕希望不會再發生。

但即使如此,張家輝並沒有結束拍攝或用替身完成打戲。

爲了不耽誤拍攝進度,張家輝在斷指被簡單接駁後就繼續進行影片的拍攝,可是斷指的疼痛卻影響着張家輝的拍攝,他只好喫大量的止疼藥,並且儘量避免用左手。

電影拍完,當張家輝憑藉角色拿起數座影帝獎盃時,人們也許早已不記得這位演員曾爲角色付出多少甚至斷指,但所有人都會說實至名歸。

影片中,這話是程輝說的,影片外,這話是張家輝詮釋的。

一部稱之爲好電影的影片,很多時候不僅僅是片中的故事或感動或激勵或娛樂了我們,還有影片後那些更加讓我們動容的故事。

《激戰》能稱得上華語電影最好的勵志片之一,感動我們的不單單是敢打敢拼的林思齊和48歲的逐夢程輝,還有46歲仍在爲夢想代言的張家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