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 冰

美團互助要關停了。

近日,美團互助發佈關停公告:“因業務調整,美團互助將於2021年1月31日24點正式關停。

美團互助對《證券日報》記者回應稱,“關停後,將繼續聚焦公司主業發展”。

目前除了美團互助外,螞蟻集團、360、滴滴等多家互聯網巨頭涉足大病互助業務。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網絡互助具有網絡衆籌性質,是傳統商業保險的一種補充。網絡互助能夠吸引大量具有保險需求但可能無力購買商業險的互聯網人羣,這部分人羣也是未來商業保險的潛在用戶。因此,近幾年,網絡互助受到創業公司和互聯網巨頭的青睞,在商業上也能夠與保險業務形成協同。”

將全額返還會員分攤費用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6月份美團互助上線;2020年4月份公示第一位受助者案例;2020年6月份升級爲首個“不限病種”的大病互助計劃。自上線以來,美團互助已公示分攤18期,共幫助382位患病會員,獲得互助金救治。

據瞭解,目前美團互助已成立專項小組負責相關事宜,妥善安排和處理後續事項,充分保障會員權益。

據《證券日報》記者瞭解,美團互助在關停後,將全額返還所有會員的分攤費用。同時,對1月31日前不幸確診大病的會員,提供合理的互助金賠付,全部費用由平臺承擔。

根據公開資料可查,目前美團互助用戶已近1500萬,最高的加入人數曾達到3400萬,這一規模與上線時間較長的水滴互助、輕鬆互助等一樣,處在網絡互助市場的第二梯隊。然而關閉已有一定規模用戶的業務顯然並非是個很容易的決定。

對於美團互助關停,於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認爲,“美團互助屬於網絡互助市場的第二梯隊。關停一方面可能是從商業上的考量,綜合考慮投入產出及業務協同等。另一方面可能受互助監管以及近期反壟斷監管的因素影響,集中精力聚焦核心業務”。

網絡互助監管趨嚴

從行業角度來看,早在2014年首個網絡互助平臺“抗癌公社”(現已改名爲“康愛公社”)開始團隊化運營,進入2016年,網絡互助行業迎來爆發期,各類平臺不斷湧現,螞蟻集團、360、美團、百度等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加入網絡互助戰局,目前網絡互助行業規模最大的則是螞蟻集團的相互寶。

根據相互寶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份相互寶全國用戶規模已超1億人,累計救助了1萬多名身患重病的成員,其中近一半是80後和90後。相互寶的1億成員中,三分之一的成員來自農村和縣域,近六成成員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

自2020年起,將網絡互助納入監管的呼聲不斷高漲,也遇到了監管壓力。2020年9月份,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曾撰文提到,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平臺會員數量龐大,屬於非持牌經營,涉衆風險不容忽視,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澱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

該文還強調,要把網絡互助平臺納入監管,儘快研究准入標準,實現持牌經營和合法經營。加強同工信等部門信息共享,對擅自在APP平臺開展各類保險業務、藉助網絡技術手段實施保險詐騙等非法商業保險活動,情節嚴重的要移送司法機關立案查處。

於百程預測,後續還將有網絡互助平臺退出。他指出,“從網絡互助行業發展看,目前已經從野蠻生長進入到逐步納入監管後的合規發展階段。網絡互助具有保險業務的特徵,按照金融業務都需要持牌經營,網絡互助要納入監管的趨勢,後續網絡互助也將出臺明確的監管主體和監管標準,並可能成爲一種新型的保險業務形態。”

在小花科技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看來,未來網絡互助或呈現三種趨勢,“第一,寡頭效應加劇,行業集中度不斷上升;第二,伴隨着互聯網公司的流量逐步見頂,新增流量帶來的邊際效益開始遞減;第三,監管形勢趨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