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智己汽車首款車型正式亮相,與其亮相的還有一款SUV車型。

據悉,智己汽車是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打造的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根據上汽的解釋,智己汽車兩年前就已經孕育,智己汽車肩負上汽機制改革創新、品牌向上突圍的重任,由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親自掛帥,總裁王曉秋任總指揮,其目標是打造”中國特斯拉”。新車發佈會現場更是打出了永不自燃的電動汽車口號。

寄予上汽之後望,又有永不自燃之口號,智己汽車豈非了得。

根據官方描述,“智己”,取自《周易 繫辭上》“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意在用智慧周全萬物,勤奮探索,定義、創造、實現時代所驅、用戶所需的智慧出行。

白話文解釋就是充滿智慧,對天下萬事萬物的大原理無有不懂,然後“道濟天下”,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做官也好,隨便做哪一行職業,都可以達到救世救人的目的,因此不會有錯誤了。

對事物給予厚望無可厚非,不謙虛也沒有錯,但是智己汽車的話太滿必有失。

智己汽車更不是一款周乎萬物之物。

外觀平平

首先說一下首款新車的外觀,造型皆“大衆”,撞臉前幾天發佈的蔚來ET7不說,與自家兄弟R汽車R6也沒什麼區別。相貌平平四字可以概括。

蔚來ET7

R汽車ER6

其實在特斯拉推出封閉式格柵造型之後,並沒有幾家車企帶來更有創意的設計,後續電動汽車要麼是在模仿特斯拉,要麼就是在燃油車的基礎上稍加修改。

不過也有造型可圈可點車型-前途汽車K50。

但是這家車企由於銷量不好,資金鍊斷缺,目前已經倒閉,轉變成了一家諮詢服務公司。不相信的朋友可以看一下這款車視頻,絕對是可圈可點的設計,很可惜只有一個俊俏的外觀然並沒卵用。

其實,外觀也不一定代表真實力,姜子牙外表平平,輔佐周武王滅商建周,朱元璋長相奇醜,依然成爲一代帝王。

硬件堆砌之物

首款智己汽車有什麼硬實力呢?

新車車頂配有車載智能攝像系統Carlog,擁有三顆總計一億五千萬像素的超廣角攝像頭,支持180°無畸變超廣角、4K高清視頻拍攝、超級夜景,高動態範圍、延時攝影、慢動作攝影等多種模式。

同時,新車視覺感知解決方案採用英偉達的Xavier,算力可達30-60 TOPS。標配15個高清視覺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以及12個超聲波雷達的融合感知解決方案,高清攝像頭數量比蔚來剛發佈的ET7還多4個。

激光雷達方案爲英偉達的Orin X,可實現500至1000以上TOPS的算力,支持3個激光雷達。

智己汽車表示,在國家法規允許及高精地圖開放情況下,2021年底將具備點到點零接管自動駕駛能力,並將在一線城市特選商業中心應用自動代客泊車和喚車功能。2022年起逐步向一線、新一線城市優選商超拓展。

咋一聽,那麼多數據,那麼多硬件,必是人間利器。

其實不然。

一億五千萬像素的超廣角攝像頭,有何意義?支持180°無畸變超廣角、4K高清視頻拍攝、超級夜景,高動態範圍、延時攝影、慢動作攝影等多種模式。拍電影嗎?

說白了它只是個行車記錄儀,Carlog!頂多會應用到AR實景導航。

事實上上汽此前就與阿里進行過合作,它們的產物就是斑馬車機系統。

斑馬車機系統怎麼樣呢?除了拿AR實景導航當做賣點之外也無其他亮點。AR實景導航也不是什麼技術難題,手機下載一個高德,設置一下,用手機攝像頭也能實現該功能。

阿里擁有大數據庫不假,軟件方面也不差,但是在智能駕駛方面可遠不如百度。

阿里有意開發斑馬系統,更多的是想讓它創造利益價值,植入阿里的小程序,實現快捷支付、捆綁高德的周邊生活服務,更多的去掌控消費數據。這也符合阿里電子商務的DNA。

再看一下智能駕駛方面,智己汽車的方案是採用英偉達的Xavier,標配15個高清視覺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以及12個超聲波雷達的融合感知解決方案,高清攝像頭數量比蔚來剛發佈的ET7還多4個。

這種硬件堆砌有何意義,購買硬件,供應商軟硬一套方案一起出。

沒有自己的技術很難實現整車的低價競爭,畢竟供應商的這套方案並不便宜,特斯拉能不斷降價其主要原因還是自己掌握根本的軟硬件。配件方面也是多家供應商按照特斯拉的標準去生產,隨時都可以切換供應商。這根蘋果很像,自己有操作系統,芯片架構方案也是自己的,當然在配件供應商也有話語權。

上汽也有自己的長處那就是自動代客泊車和喚車功能。這些功能更多的是依賴車C-V2X車聯網通信和5G實現的。

智己汽車自己也表示,在國家法規允許及高精地圖開放情況下,2021年底將具備點到點零接管自動駕駛能力,並將在一線城市特選商業中心應用自動代客泊車和喚車功能。

看這段文字,高精尖地圖開放這個是依賴。高精尖地圖在哪裏開放了,港口,據悉目前上汽合作的一些港口正在應用,後期很可能會出現在停車場。由於城市街道的複雜性目前實現還很難。如果開放也不是智己汽車一家獨享,其他車企也會享有。所以這不能是智己汽車的賣點。

斑馬系統克隆版

智己汽車搭載另外一套車機系統IMOS操作系統——上善若水IMOS。

沒有見到實物,也沒上手操作。不過既然是上汽跟阿里合作的產物,這款車的車機系統無非就是斑馬系統的孿生兄弟。變化不會太大,如果有變化,可能就是沒有那麼支付寶小程序的添加。

內飾硬件方面,智己汽車首款車型會搭載39英寸Incell巨幅顯示大屏,12.8英寸的2K AMOLED曲面智控中樞屏。

三電錶現還不錯

動力方面,智己汽車新車將搭載瞬態響應高扭雙電軸和智慧動態四驅技術,以後軸爲主驅動,功率爲400kW,扭矩爲700 N·m,百公里加速僅3.9秒。

電動汽車實現3.69秒加速並不難。不過這幾年,上汽集團在三電方面發展還是比較迅速的,去年推出的榮威MARVEL R加速就在4.8秒,子公司推出的插電混動車型搭載的髮卡電機表現都算不錯。這也得益於集團旗下電機子公司的硬件提供。

搭載寧德時代電池

續航方面,智己汽車搭載的電池爲“摻硅補鋰”電池,全系電池組容量標配93kWh,高配車型爲115kWh,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300Wh/kg,最大續航里程將超過1000公里。

同時,該動力電池具有NEDC工況下20萬公里無衰減的特點,並號稱擁有永不自燃的安全等級。

我們來了解一下“摻硅補鋰”電池,繼523、622和811高鎳三元鋰電池之後,鋰電池能量密度好像進入瓶頸期。如今,領先企業的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已經達到260瓦時/公斤,若想進一步提高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負極材料也必須有重大突破。

現有的動力電池負極材料90%都是採用石墨負極,石墨負極具有電導率和穩定性高的優勢,但在能量密度提升方面遇到了一些麻煩,當下的發展已接近其理論最大值——372毫安時/克。

實驗研究發現,硅是目前理論上容量最大的負極材料,鋰在硅中形成Li4.4Si時,比容量高達4200毫安時/克,遠遠高於石墨的理論容量,且硅具有低嵌鋰電位和低成本的優勢。

儘管硅被視爲最有發展潛力的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但現在受制於其自身的缺陷,硅在放電時候自身體積會放大300%,需要納米級硅材料才能解決這一問題。硅無法單獨作爲負極材料使用,必須與其他材料結合。

由此來看寧德時代在硅鋰電池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突破,而且可以應用到量產車型。另外這款電池描述是一款不自燃電池,由此也可以判斷這塊電池很可能是半固態電池,跟蜂巢能源的果凍電池類似,用其他材料替換了電解液。只要他有電解液就有易燃風險,磷酸鐵鋰電池也會自燃。具體如何,我們也是猜測,因爲發佈會也沒有太多信息披露。

問題來了,這塊電池快充怎麼樣?蔚來ET7發佈會,那塊電池也沒講到快充,同樣智己汽車也沒講到,既然不講肯定不會優秀。所以這快電池或將跟蔚來RT7哪款電池一樣存在快充是硬傷問題。

無線充電一個噱頭

智己汽車量產裝備11KW大功率無線充電,其充電效率幾乎與傳統充電無差異。一小時可以充10.5度電,按照NEDC工況,相當於70~80公里的續航。

看起來不錯,如果用邏輯思維考慮這件事就有問題了。大家用過手機的無線充電嗎?速度怎麼樣?使用感受怎麼樣?這個問題就自燃清楚了,噱頭大於實際使用。

有意思的是,隨着全新品牌發佈,上汽集團今日收跌4.24%。因爲大家都清楚智己汽車對標特斯拉有很大差距,很多關鍵性的東西都不是自己的。只是發佈了一款車而已,而且還都是一大堆高昂硬件堆砌,市場售價不會便宜,也很難獲取銷量。

現在的電動汽車製造也區別於過去的燃油車,買個別人的發動機,買個別人的變速箱,買個懸架,找國外的工程師調教一下它就可以上市,價格便宜還會大賣。但現在不同了,電動汽車它更像電子產品,你可以做小米,可以做中興,可以做三星,可以做蘋果,可以做華爲,最根本你得有掌握全局的技術。蘋果做到了,華爲做到了,顯然智己汽車沒有,而且它要爭取的是高端品牌的位置,沒有硬核技術誰來承認它的位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