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成爲媽媽,本該是一家幸福的錦上添花,可如今卻往往成爲痛苦的開始。

2021年1月6日下午,一名女子渾身赤裸,抱着五個月大的女兒從一處香港豪宅高樓墜下,被人發現時,女子和懷中所抱的嬰兒均已沒有了氣息。

自殺的女子名叫羅力力,今年34歲,身價數億,是郭晶晶的閨蜜,還是香港名媛,在商界頗有名氣。人生如此精彩,她卻選擇了這麼慘烈的方式告別人世。

她曾和許多媽媽一樣期待新生命,就在孩子百天時,她還在Ins發出與嬰兒的合照,並說:“謝謝你出現在我的生命中”。

而兩個月後,她卻因爲產後抑鬱症自殺。據說因爲和孩子父親的感情不穩定,導致她確診產後抑鬱,她也曾配合治療,卻還是沒能阻止噩耗的發生。

許多新手媽媽都曾或多或少經歷過產後抑鬱,也有很多不幸降臨在媽媽們的身上:

2017 年,重度抑鬱的陝西榆林產婦跳樓身亡;2018 年 8 月 30 日雲南昭通一孕婦與家人爭吵後自殺;2018年12月24日,長期抑鬱的孕婦譚某帶着7歲的兒子燒炭自殺……

產後抑鬱實在不罕見。有數據統計:近60%發生抑鬱的產婦沒有被診斷出來;20%的產後死亡是自殺導致的,而抑鬱,是導致自殺的第一原因。

別拿產後抑鬱症不當回事兒了,產後抑鬱,真的會要人命!

生育對女人來說是一道坎,從懷孕到生產,從產後恢復到育兒,挑戰時時處處存在,給新手媽媽的身體和心理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走過了生產的鬼門關的新手媽媽們,卻逃脫不了產後抑鬱的折磨,自責、焦慮、絕望、無助……60%到80%的媽媽,都曾在產後有過一段情緒低落期。

馮紹峯曾在採訪中透露趙麗穎生育後情緒波動很大,變得很敏感很愛哭,很多人猜測這其實都是產後抑鬱症的前兆。

女星劉璇也曾自曝患過產後抑鬱症。她說當時總覺得自己和家人之間隔着一堵牆,和家人、朋友無法溝通,自己也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

產後抑鬱的產生,一方面由生理原因導致。孕婦在妊娠分娩的過程中,體內內分泌環境會發生很大變化,激素水平的變化,會使新手媽媽的情緒不受控。

另一方面,女人做媽媽以後面臨的不僅僅是喜悅,更是爲人母的責任和壓力。家人的指責、丈夫的冷漠……重壓無人分擔,無疑會加劇媽媽的崩潰。

國外一個媽媽Kathy perfectly就曾用兩張照片,告訴人們產後抑鬱的女人所經歷的真實。第一張照片裏,媽媽穿戴整齊,化了體面的妝容,坐在整潔的房間裏,遊刃有餘的照顧着一大一小兩個孩子,但這只是媽媽的僞裝。

第二張照片纔是真實的生活。媽媽頭髮蓬亂,眼神空洞,爲了方便哺乳穿着孕婦胸罩,坐在亂糟糟的房間裏,分身乏術地照顧兩個孩子,但沒人在意她的感受。

產後抑鬱症,不僅僅是因爲生理分泌影響導致的病症,也是因爲媽媽們在身體病痛、極度勞累的情況下,缺乏支持,壓力巨大,導致的“必然”。

這兩張照片裏,孩子父親的“消失”,是否引起了你的注意?要知道,“喪偶式育兒”並不是個例。前不久石家莊疫情公佈的流調信息裏,一對年輕夫妻,生活天差地別:

媽媽每天都忙着採購、帶娃治病、料理家庭瑣碎,而爸爸則甘做甩手掌櫃,天天去網吧上網,玩一天才回家……

在有些人的觀念裏,育兒似乎是女人天經地義的職責,而正是這樣的觀念,才導致本就情緒低落的產後媽媽,在孤立無援的狀態下發展爲抑鬱。

“爲母則剛”是最毒的雞湯,生育是兩個人乃至兩個家庭的事,沉重的擔子從來都不該只壓在媽媽的身上,別用缺席家庭的失責,逼女人成爲“超人”。

還記得紀錄片《生門》的導演陳爲軍說過:

“都說生育是兩個人的事,是老公、老婆的事情。其實不是,真正面對一切的,是女人。”

一個產後的媽媽要經歷的考驗,遠遠比常人想象中的要多,對於這些,作爲丈夫即使很難感同身受,至少也應該給理解,默默支持。

有些丈夫提出的理由是,“生完孩子後她性情大變”,“她不尊重辛辛苦苦帶孩子的奶奶”,“她生完孩子變得好像個神經病”……

之所以能夠毫無內疚把問題都怪罪給新手媽媽,還是因爲他們對產後抑鬱一知半解,認爲那是產婦的“矯情”,他們沒有和產婦共同渡過難關的決心。

就像這則公益視頻裏,當產後媽媽對着丈夫說出自己的訴求後,仍有丈夫認爲,這是妻子在“矯情”,“走吧,我也不想活了,咱們一塊去死吧。”

明明已經在向最親近的人求助,得到的卻是這樣冷冰冰的話,任誰聽了都難免心寒,別用冷漠和蔑視,成爲壓垮媽媽們神經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媽媽多一些理解吧!媽媽也不是生來就會做媽媽,她們也是懷揣着愛和責任,才逐漸適應了媽媽的身份,在育兒的道路摸索出自己的經驗。

就像蔡康永說得那樣:“被套上媽媽的頭銜是無法逆轉的。女生只要生了孩子就永遠是媽媽,當然很多女生會引以爲傲,但我相信她們總有懷念自己不是媽媽的時候。”

照顧孩子從來就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而是妻子和丈夫應該共同履行的義務,每個丈夫和家人,都可以幫助她們分擔壓力,走出產後抑鬱的陰霾。

希望育兒這條路上,媽媽們不再是孤獨的、被誤解的、揹負污名的,她們的辛苦能有家人分擔,她們的情緒能有愛人理解,她們的身邊,不再是空無一人。

爲母不易,請給媽媽們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責,也希望每一位男士,都能承擔起責任,給妻子更多的愛和關懷!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