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崔珠珠

廣汽再次解釋“1000公里快充”電池。

1月18日晚間,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汽集團,601238)公告稱,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與長續航硅負極電池是兩種不同的電池技術。

公告稱,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與長續航硅負極電池已按計劃開展實車測試,並預計於本年內分別搭載在廣汽埃安現有AION V和AION LX車型上;但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的普及有賴於國家超級快充相關標準的發佈和高功率超充設備的建設進展;長續航硅負極電池的普及受電池總成本、消費者接受程度的影響,市場需求具有不確定性,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

廣汽集團稱,1月15日,公司全資子公司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發佈了主要內容爲“廣汽埃安全新動力電池科技”的宣傳海報。在1月16日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公司管理層介紹了廣汽電池技術的相關進展。後續相關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並對相關電池技術提出了一些質疑。爲消除市場誤解,公司特此予以說明。

廣汽集團表示,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與長續航硅負極電池是兩種不同的技術,分別解決“充電速度慢”、“續航里程短”這兩個動力電池應用中的不同痛點。

澎湃新聞此前曾報道,1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在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線上論壇上發表演講時表示:“如果某一位說,它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幾分鐘充完電,而且還特別的安全,成本還特別低。大家不用相信,因爲這是不可能存在的問題,這方面近年來沒有大的突破。”

1月17日,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接受澎湃新聞在內的媒體採訪時稱,歐陽院士原話是大家都在討論電池技術進步,要求充電快、續航長,還要安全和成本低,目前還是不現實的,所以需要如儲能設備這樣的配套設施。“我是認同歐陽院士說法的。希望大家不要把技術突破和商業推廣混爲一談。我舉個例子,我們的車能開到300km/h的速度,但不能因爲國內限速120km/h,就說車子加速到300km/h是技術不現實吧!”

古惠南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石墨烯基電池和硅負極電池兩者之間結合就可以實現快充的同時續航里程長。今年底就能做到8分鐘充滿80%同時續航還達1000公里。“但這些技術我們肯定會分階段推廣,不會在9月份就把全部技術推上去,全部推上去,那麼成本大家也受不了。”

廣汽集團還在公告裏表示,去年7月28日,廣汽集團集中公開發布了GPMA架構與GEP純電專屬平臺、3DG石墨烯製備技術、長續航硅負極電池技術等當前公司最新技術和成果,並提及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將於2020年底開展量產測試。

同年9月7日,廣汽集團、廣汽研究院石墨烯技術團隊及廣汽資本有限公司共同設立技術創新公司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按計劃推進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

據廣汽集團介紹,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具備6C快充能力,結合600A高功率超充設備,最快8分鐘可充電80%;整體電芯成本與目前市場常規動力電池成本相比高5-8%。但該技術的普及有賴於國家超級快充相關標準的發佈和高功率超充設備的建設進展,市場需求具有不確定性。

廣汽集團還稱,公司正在按計劃推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硅負極電池的研發,最高可實現1000公里的綜合續航能力(NEDC)。但該技術的普及受電池總成本、消費者接受程度的影響,市場需求具有不確定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