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出现,无疑是给古代读书人一个走入仕途的捷径。在科举制没有出现之前,寒门子弟想要走入仕途,是非常不易的。那么在科举的过程中,一些人想要走歪门邪道,就是科举的时候作弊。历史上出现的科举舞弊是非常有限的。在清朝时期,就出现了一个震惊朝廷的科举舞弊案。

1657年是中国农历的丁酉年,这一年,在位的皇帝是顺治皇帝。在这一年,顺治皇帝经历了一场极为严重的科举舞弊案。这一年,顺治皇帝举行了全国的科举乡试。乡试是在各省的省城(包括北京)举行的考试,中试者被称为“举人”,可以参加第二年在京师举办的会试。

在这一次科举中,出现了极为严重的科举舞弊案。最先案发的并不是江南乡试,而是天子脚下的顺天府乡试。乡试放榜后,给事中任克溥向顺治帝上奏,说考试中存在有行贿、受贿等不法行为,出现科举舞弊,皇帝肯定会非常重视。最后,顺治帝做出裁决,将五位考官、两位举人处斩。

本以为这场科举舞弊案会就此了结,但是顺治皇帝没有完全解决。其后,顺治皇帝严查此事。南京的书肆刊刻了一本《万金传奇》,在市面上非常流行,内容就是讽刺江南乡试舞弊的。顺治帝闻讯勃然大怒,顺天府出现弊案,没想到江南也发生了这种事情。顺治皇帝肯定明白,假如科举舞弊继续发展下去,那么清朝肯定会岌岌可危。

由于顺治帝亲自过问,此后清朝的刑部的官员很快就理清了案情,并于1658年将处理结果上报给顺治帝。刑部给顺治的结果就是“正主考方犹拟斩,副主考钱开宗拟绞,同考官叶楚槐等拟责遣尚阳堡,举人方章钺等俱革去举人”。这份奏章是刑部官员是根据顺天乡试的判决情况做出的,但顺治帝却没有采纳。

江南科举舞弊案是如何处理的呢?顺治帝在看完刑部的奏报后,下达了一道圣旨,主考官方犹、钱开宗“俱著即正法”;同考官叶楚槐等十七人处以绞刑,同时这些人的妻子家产“籍没入官”;已经病死的同考官卢铸鼎,“妻子家产亦籍没入官”;方章钺等八位考生“俱著责四十板,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并流徙宁古塔”。

顺治帝的处理意见一出,立即引起了当时的官场,乃至社会舆论的轰动,“一时人心大震”。当时,清朝虽然刚刚入关不久,但科举考场依然沿袭着明朝的种种恶习。顺治帝在这种情况下,以雷霆手段整顿科场,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至少“科场弊端为之廓清者数十年”。直到康熙五十年,科举弊案再现,才打破顺治帝创造的这一“纪录”。

顺治十五年二月,顺治帝在中南海瀛台,亲试江南乡试正副榜举子,每个举子都带着刑具,有护军营军校持刀监视。顺治帝以春雨诗五十韵命题,结果,只有吴珂鸣三试皆优,准许参加殿试。余者,74人准许参加会试,24人文理不通,罚去举人。最终该科主考官方猷、钱开宗俱著即正法,妻子家产籍没入官。其余叶楚槐等“南闱”全部考官18人(其中1人已经病死)立即处以绞刑。

如果顺治皇帝对这些舞弊人员不处以严惩,那么对于下面的很多人就会以此为“榜样”,最终导致舞弊泛滥难以治理。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整个大清就会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最终可能导致大清的夭折。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来说,顺治皇帝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对。科举舞弊对一个朝代的影响重大,顺治帝不得不重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