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NBA很流行一種戰術,叫做“BOX-1防守”,國內解說員們將其翻譯成“一盯四聯”,意思就是一人盯防,其餘四人聯防。這種翻譯的意思固然很精確,但卻無法詮釋BOX-1防守的精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個BOX-1防守到底是啥意思。

說起BOX-1防守就不得不提庫裏,上輪NBA常規賽中,步行者客場逆轉戰勝勇士,他們在全場最多落後11分的情況下,最終以104-95贏了9分。在BOX-1防守的作用下,庫裏全場比賽只得到20分,關鍵的第四節只有2分入賬。

很多球迷可能會好奇了:步行者爲什麼會想到用BOX-1去防守庫裏呢?去年10月份左右,步行者聘請了內特-比約克格倫擔任球隊助理教練,而此人曾經是猛龍隊的助理教練,專門負責防守工作。2019年NBA總決賽上,猛龍隊用BOX-1防守很好地限制了庫裏,就是內特教練的功勞。

其實不光猛龍隊,聯盟中很多其他球隊在面對庫裏的時候,也會使用BOX-1防守戰術,下圖是騎士隊使用BOX-1去防守庫裏時候的截圖,全場5個人的關注點全部都集中在庫裏身上,而勇士隊的其他4人幾乎被放空!

說了這麼多,到底啥是BOX-1防守?下圖是BOX-1防守的基本陣型,我們就拿圖中的數據來說,1號防守者負責在弧頂領防對方核心球員,4號與5號防守者在三分線45度的位置隨時準備協防,同時也給對方1號球員設置了第二重屏障。籃下的2號與3號防守者是第三重屏障,當對方1號進攻球員突入籃下的時候,他們隨時準備補防。

簡單來說,所謂的BOX-1防守就是5防1,防守的一方會派出1名球員進行盯防,其餘4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對方主攻點身上,隨時協防,同時這4個人會在三分線以內的位置形成一個聯防,所以才叫“一盯四聯”。這種防守的好處是能夠最大程度限制對方核心主攻點,但同時對其餘4名進攻球員的防守強度就弱很多了,如果對面有幾個不錯的三分投手,此時“四聯”的這幾個人是根本來不及干擾的。猛龍隊在19年總決賽中之所以敢對庫裏一盯四聯,就是因爲杜蘭特與克萊相繼傷停,勇士沒有可靠的三分球投射點。

著名籃球動畫片《灌籃高手》中就曾多次出現了BOX-1防守戰術,事實上這種防守確實經常出現在各種初高中聯賽中。因爲中學生球員的實力不均衡,有時候一名核心球員就能帶動一整支球隊,所以不得不使用這種極致的防守。如果BOX-1防守策略成功,能夠限制對方的核心點,那其餘4個人也就不足爲懼了。不過BOX-1防守在NBA比賽中並不多見,只有那些絕對的進攻核心才能享受到如此待遇。

比如曾經的黑曼巴科比,2008年NBA總決賽,凱爾特人就對科比使用了BOX-1防守戰術。圖片中綠軍使用的是一個BOX-1的變陣,外線兩名球員包夾科比,內線3人在聯防的同時準備協防。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凱爾特人三分線內的3名球員,他們的注意力全都在科比身上,根本沒有去管自己的防守人,而湖人在三分線右側的位置也出現了比較不錯的空位機會。

人家都是一盯四聯,在科比這裏直接變成了“二盯三聯”,可見全盛時期的科比攻擊力有多強!

最後再給大家看一個比較搞笑的“BOX-1防守”,你甚至可以把它稱作“5盯0聯”。下圖是老鷹隊在防守哈登時使用的策略,5名球員全部上前,把哈登逼迫到底線附近的位置,登哥不得不停球,此時火箭隊其餘4人全部都是絕對的空位,老鷹爲什麼會使用如此極端的防守呢?

這個畫面發生在18-19賽季,當時哈登連續32場得分超過30,創造了NBA歷史第二長的連續30+紀錄,第33場比賽對陣老鷹,球隊雖然大比分獲勝,但第四節最後10秒哈登只得到28分,還差那麼一點點,主教練也顧不上什麼風度了,愣是把哈登留在場上刷分,而老鷹隊5名球員最後時刻使用了“5盯0聯”的BOX-1防守,愣是沒讓哈登投籃。

總結一下,BOX-1防守說白了就是5防1,可以演變成一盯四聯、兩盯三聯等等,其目的就是爲了限制住對方的核心進攻點。一般只有NBA巨星享有這個待遇,而且必須是外線球員,如果是奧尼爾那樣的內線巨無霸,直接3人包夾就好了,不用這麼麻煩。不只庫裏,科比、哈登都被如此對待過,但這畢竟只是中學聯賽中經常出現的戰術,說實話用在NBA比賽中有一定的“侮辱性”,比如對手使用BOX-1戰術防守庫裏的時候,擺明了就是把維金斯、烏佈雷、格林這些鋒線球員“不當人”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