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十分強烈,農業、農村的變革即將來臨。前兩天,農業農村部召開會議指出,要把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起來,深化新一輪農村改革,激發農業農村發展動力和活力。

要知道,中國農業是典型的小農經濟型農業,小農戶在中國佔據的比例不可謂不大,幾乎能佔到全國農戶數的80%以上。

圖片:小農經濟在中國有幾千年歷史

雖然小農戶代表着精耕細作,能很有效地提高作物的畝產量。可小農經濟也存在致命的缺點:土地碎片化、抗風險能力弱、農業技術進步緩慢,難以形成專業化、規模化的發展方式。這與追求專業化、規模化的現代農業大相徑庭。

圖片:農戶的生產效率有很大提升空間

而這次改革將從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四個方面進行。能有效地解決小農經濟存在的缺陷,提高生產專業化、規模化程度,爲現代農業奠定發展基礎。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事也引起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有網友表示,現代農業就是把土地大片連起來,走機械化的道路,減少種植成本。

圖片:機械化纔是王道

還有網友稱,小農經濟難以實現機械化,農業集體化道路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

圖片:集體力量才大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國家在積極行動,加速中國傳統農業轉型。一些社會企業也沒閒着,正努力將高新技術運用到農業上,爲傳統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山東淄博,華爲攜手移動建起了500畝的無人生態農場,並應用上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5G等新興技術。技術人員只需要用鼠標依次點擊“機器人派單”、“裝備監測”和“啓動”,農場內的農機就能自主作業,十分高效。

雲南昆明,中國農業大學聯手拼多多,舉辦了一場數字農業大賽。主辦方把國際頂尖青年農業專家和種植經驗豐富的傳統農人邀請到昆明,分別組隊PK種草莓。最終,AI組種出來的草莓在各項指標上均超過農人組。

圖片:互聯網巨頭在行動

儘管AI種植技術在複製性上還需要更多的實踐。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次比賽是次有力的探索,它讓更多人看到數字技術在精準作業、提產量、降成本上的巨大潛力,能吸引到更多人投身農業生產,爲中國農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當農業突破傳統生產要素的制約,實現內生增長,農業才能煥發新的活力,才能進一步發展。如今,在國家領頭、社會力量跟進的趨勢下,中國農業會更有希望,鄉村也會振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