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二十幾天,就要過農曆新年了,每年這個時候,我們都會給朋友、家人、同事、領導發祝福語,來傳達我們內心的祝福,聯絡彼此的感情。

既是祝福語,用詞就要講究一點,如果用錯詞語,不僅會鬧笑語,甚至可能引起誤會,造成嫌隙。

在新年祝福語中,最常用的一個詞就是“hé家歡樂”,這裏,有人會用“闔家歡樂”,有人會用“閤家歡樂”,到底哪一個纔是正確的呢?

2013年,語文文字網語文漫談專欄刊登了一篇題爲《“闔家歡樂”還是“閤家歡樂”》的文章,文中指出,“闔”與“合”之間存在細微差別,“闔”是敬詞,在敬詞中,使用“闔家歡樂”更爲妥帖。

但真的是這樣嗎?

“闔家”與“閤家”有什麼區別?

我們先來看看“闔”是什麼意思。

《說文解字》中說:“闔,門扇也,一曰閉也,從門盍(hé)聲,胡獵切。”

解釋一下,闔的本義是門扇,從門扇中引申出閉合的意思。闔是形聲字,形旁是門,聲旁是盍。“胡獵切”是用切韻的方式來注闔字的讀音,古代沒有漢語拼音,只能反切的方法來註明一個字讀音,方法就是用兩個字來注一個字的音,用前一個字的聲母和後一個字的韻母組合起來,就得出所注字的讀音。“胡”字的聲母和“獵”字的韻母組合起來,就是“闔”的讀音。

闔字用三個基本意思:

一是門扇,這是本義,引申出門、蓋牆用的草簾子等意思。

二是閉合,門本來就是用來關閉的,也是從本義引申出來的。

三是全部、總共。這一意義應該跟它的聲旁“盍”有關。

《說文解字》:“盍,覆也。從血大。胡臘切。”段玉裁注:“覆也。皿中有血而上覆之。覆必大於下。故從大。”

“盍”是個會意字,在甲骨文中,“盍”字上半部分上個大字,下半部分上個器皿(mǐn)的“皿”字,器皿中裝有物品,要蓋住,上面的覆蓋物就要比下面的器皿大,所以從大。

“盍”的本義是覆蓋的意思,能將器皿中的全部物品蓋住,也就引申出了“全部”的意思。

不過,“覆蓋”與“全部”的意思,後來演變成了另了個字“蓋”,“盍”就是“蓋”的初文(初文,文字學指某字的最早期寫法,以區別於該字的較爲後起的不同寫法),“盍”字則假借成了疑問副詞,表示“何不”、“爲何”的意思。

將“盍”字與“門”字組合,就成了閉合的門扇,也就有了全部、總共的意思。“闔家“表示”全家“的意思 ,也是一目瞭然的,那扇門裏的所有人,不就是全家人嗎?

再來看看”合“字。

《說文解字》中對“合”字的解釋較爲複雜:“合口也。從亼(jí )從口。”段玉裁注:“此以其形釋其義也。三口相同是爲合。十口相傳是爲古。引伸爲幾會合之稱。”

說文將“合”字解爲會意字,並不準確,實際“合”是個象形字。左民安《細說漢字》中說,甲骨文“合”字,“像盛飯的食器,上部是蓋子,下部是食器底。一蓋一底即爲一合。”這種解釋更準確。

從上面的解釋可以看出,“合”與“盍”、“闔”是同源字,聲音相同,語義相通。合也有“全部”、“總共”的意思,“閤家”的說法也沒有任何問題。

“閤家”比“闔家”應用更廣泛

“閤家”與“闔家”在意義上並沒有什麼區別,應用也更廣泛。”闔“字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是一個常用詞。

摘自《現代漢語字頻統計表》,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標準局1987 年編

從1987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編的《現代漢語詞頻統計表》中可以看出,”闔“字的使用已經非常少了,語言文字,會因時而變,漢字的使用,也會跟人們的好惡而變,甚至有些字詞,本來是人們誤用了,但誤用的頻率多了,也被認可了。

”閤家“的用法,本來就不是誤用,使用頻率也更高,所以現代人使用”閤家歡樂“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當然,有人會覺得”闔家“顯得更加古雅,更能顯示祝福的意味,也沒有問題,不過不要認爲使用”閤家“就是不敬。

最後,祝大家閤家歡樂!牛年牛起來!

參考文獻:

周畢吉:《“合/闔/盍家歡樂”,該用哪個?》

盧剛:《“閤家歡樂”比“闔家歡樂”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