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DC電影宇宙是否應該更加黑暗呢?”

不久之前,網上爆料出了一張關於電影《神奇女俠》的舊照,網友開始猜測這張圖片可能這部電影的廢棄案例之一,在這版的設定中,神奇女俠經歷的是1853年開始的克里米亞戰爭,而且在她的隊友中,並沒有史蒂夫·特弗雷。

而實際上扎克·斯奈德導演在網上解釋過這張照片,這是1854年的神奇女俠,不同於電影《神奇女俠》中的戴安娜,是扎克·斯奈德導演設想中的另一個世界,在這個設想中,神奇女俠逐漸厭惡了戰爭,變得冷血而殘酷,和史蒂夫的相遇讓神奇女俠恢復了對人類的信心和愛。

我們不由得設想一下,如果華納將將這種故事搬上大熒幕,DC電影宇宙會變得更加成功嗎?

其實這個問題很難說,因爲這種題材最適合拍攝類似於“漫威假如”系列的電視劇,而不是作爲DC電影宇宙的起源電影,畢竟這種設定對於神奇女俠來說,有些過於黑暗了。

和漫威電影的成功相比,DC電影宇宙最大的問題就是規劃太亂,我們以《正義聯盟》這部電影的遭遇爲例,很少有電影在拍攝完成了將近百分之90的情況下進行重拍,直接讓扎克·斯奈德導演生氣的說院線版根本不是他拍的電影。

214分鐘的正義聯盟被捨棄了百分之80以上的劇情,將《正義聯盟》的第一次集結變成了徹底的爆米花。

仔細想想,正義聯盟的失敗真的是因爲它拍得太爛嗎?

最讓人氣憤的其實並不是電影本身有多爛,而是在《BVS》中扎導埋下的諸多伏筆都被捨棄了。整部電影失去了BVS的那種味道,變成了超人出現隨便就能拯救世界的歡樂劇情。

這不是死侍,也不是沙贊,一味的黑暗並不是萬能的,問題是現在的DC電影移除了黑暗元素之後,就會變得非常的無聊,就像《神奇女俠1984》的口碑問題一樣。

動作戲拉胯,劇情上根本就是現代的童話故事,而畫面上除了神奇女俠的顏值也沒有太多的出彩的地方,所以在大多數的觀衆來看,這是一部較爲無聊的電影。

但是扎導設想中的“異世界”還是比較有趣的,因爲這種半黑化的神奇女俠確實在漫畫中出現過。

和正義聯盟中的其他英雄不同,神奇女俠並沒有和蝙蝠俠一樣的不殺準則,而且由於她對戰的經常是各種怪物,她嚮往的就是那種神話中擊敗怪物的英雄。

比如在漫畫中非常經典的劇情,超人和神奇女俠幫助阿薩神族對抗惡魔的時候,超人依然在堅持自己的不殺準則,而神奇女俠只能選擇對惡魔痛下殺手。

當然,神奇女俠仁慈的一面在漫畫中也是經常出現的,就像她每一次都會選擇原諒豹女。

所以神奇女俠更像是一位純粹的戰士,她只爲自己的信仰而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