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劍天涯

最近俄羅斯不經意曝光了一款在研的新型單發隱身戰鬥機,據悉設計局爲大名鼎鼎的米高揚,並且會以和阿聯酋搞聯合開發。(當然是俄羅斯出技術,阿聯酋掏錢的那種)

不經意出現在俄羅斯副總理辦公桌上的新型隱身戰鬥機,據悉最大起飛重量可達25噸,是一款單發的多用途隱身戰鬥機。

俄羅斯的PAK-FA項目已經花落蘇霍伊,曾經盛名赫赫的米高揚肯定也要找出路,混口飯喫,要不戰機設計團隊熬不上幾個年頭“主頁”就得荒廢。

俄羅斯航空工業的3大重點機型,PAK-TA(隱身運輸機)花落伊留申公司,PAK-DA(隱身戰略轟炸機)花落圖波列夫設計局,PAK-FA(未來前線隱身戰鬥機)花落蘇霍伊,目前除了PAK-FA項目蘇-57大成外,PAK-DA隱轟和PAK-TA隱運項目進度都較慢,甚至已經出現研發延期的情況。

米高揚雖說已經拿下了PAK-DP(未來截擊機)米格-41項目,但是取代米格-31的未來截擊機在裝備需求上是明顯小於戰鬥機的,同樣精於戰鬥機的設計的米高揚不可能沒點動作。

(俄羅斯方面曝光的米格41想象圖)

在經歷過PAK-FA(未來前線隱身戰鬥機)項目競標失利後,米高揚設計局痛定思痛,更大膽更激進的採用了新技術和作戰新理念爲自己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賦能。

從目前曝光的細節來看,俄羅斯新型單發隱身戰鬥機更注重多用途作戰能力,並且空優作戰屬性較強,畢竟大膽的採用了一些新設計及較新的作戰理念。

(俄新單發隱身機,預估長度15米左右,高約4.3米,內置彈艙可掛4~6枚空空導彈,並採用和蘇-57一致的“產品”30發動機,擁有超音速巡航能力)

比如研發之初,米高揚設計局就考慮到未來空戰的實際需求,讓新機具備了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型別,讓蓬勃發展的無人機技術爲新機賦能。

米高揚設計局機智的做法一方面能使新機和無人機協同作戰的能力更強,還能把研發及裝備成本攤得更低。畢竟退一萬步來說,有人型號沒銷路,開發出了偏重空優的無人作戰平臺,俄羅斯空天軍也是會非常感興趣的。

畢竟目前和蘇-57搭配作戰的S-70隱身無人機是專注於對地/海攻擊的“穿透”型號,機動性較差速度也慢,和蘇-57不是很“搭”,空戰互相打配合的事,明顯整體性能接近的機型更佳。

如果俄新型單發隱身戰機有人型號及無人型號都能廣泛“鋪貨”,米高揚設計局壓過蘇霍伊設計局一頭,重現往日輝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有趣的是,俄羅斯這款主打外銷,意欲F-35搶奪五代機份額的單發多用途隱身戰機完美的複製了美國F-32的思路,“X-32斯基”的外號看來是跑不了了。

2000年之初,美國JSF(聯合攻擊機)項目,總體性能更強,技術更激進,但整體技術風險也更高的X-32敗於更保守講究技術穩妥的F-35。

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成立於2007年的超大軍工企業,專注軍品的研發,製造和出口,包含了蘇霍伊,米高揚,伊留申,雅克夫列夫等鼎鼎大名的設計局)在考察了旗下幾個設計局的多個型號後,最終演繹出了米高揚PASS掉蘇霍伊,接過外銷版五代機的棒子,用“俄版X-32”和美國洛馬公司F-35爭奪五代隱身的出口市場。

天道輪迴,誰能饒過誰?當年惜敗於F-35的X-32,即使換個公司,換個國家也要來“復仇”,證明自己有實力能在市場競爭中打敗F-35,笑得樂開的“大嘴巴”也是種成功的設計。(本文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