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日召開第210場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緒宏通報了隱瞞行程的順義區確診病例王某寶有關情況;會議要求,摸清河北省、黑龍江省等中高風險地區來京返京人員底數,堅持把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措施落實到位。

北京隱瞞行程新冠患者是誰?公安通報詳情

北京今日召開第210場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緒宏介紹,近日,順義區確診病例王某寶(男,51歲),自1月2日起便出現咽乾、咽疼、頭疼症狀,連續三天到高麗營鎮一“黑診所”輸液治療。病情加重後,1月8日到昌平區清華長庚醫院就診,醫護人員問詢時,該人多次隱瞞在中風險地區活動情況。

1月9日,疾控部門進行流調時,其故意隱瞞個人行程,嚴重影響流調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傳染病防治法》,1月11日,順義公安分局以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對王某寶依法立案偵查。

同時,經警方會同衛健部門調查,爲王某寶輸液的李某紅(男,47歲),在未取得醫師執業資格的情況下,通過同鄉口口相傳等方式招攬病患,從事非法診療活動。在接診咳嗽、發熱等患者時,擅自診斷開藥,貽誤患者治療時機,更爲嚴重的是,其不按要求報告發熱就診患者情況,延誤防控時機。1月12日,李某紅因涉嫌非法行醫罪被順義公安分局立案偵查。

2020年疫情防控以來,北京市公安局共查處妨害傳染病防治類案件6起,採取刑事強制措施10人,其中已批准逮捕4人,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3人。

不配合防疫、滋事擾序,一男子被行政拘留

遵守疫情防控規定,落實防疫措施,是阻斷病毒傳播的重要保障。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緒宏介紹,個別人員不按要求佩戴口罩、不配合體溫檢測、不落實登記制度,甚至在公共場所滋事擾序,嚴重妨害了防疫工作的開展。

1月2日,賈某(男,47歲)在大興亦莊某核酸檢測點排隊等待檢測時,多次摘下口罩、隨地吐痰,現場羣衆對其提醒時,賈某不聽勸阻並辱罵對方,嚴重擾亂檢測點正常秩序。後賈某被大興公安分局依法行政拘留。

1月10日,劉某衛(男,37歲)酒後乘坐公交車時,未按規定佩戴口罩,拒不聽從司乘人員勸阻,並在司機身旁大聲吵鬧,干擾司機駕駛。在民警現場處置過程中,該人又辱罵、撕扯民警。後劉某衛被大興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2020年疫情防控以來,北京市公安局共查處擾亂正常防疫秩序類案件785起,採取刑事強制措施128人,行政拘留513人,作其它處理238人。

編造傳播涉疫謠言,33人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緒宏介紹,抗疫過程中,個別人員出於發泄不滿、主觀臆測、譁衆取寵等目的,編造、傳播涉疫謠言,引發了部分羣衆心理恐慌,干擾了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1月3日,一網民報警稱,其微信羣中有人自稱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希望有關部門覈查。經查,顧某東(男,40歲)爲尋求刺激,將個人的核酸檢測結果通知短信篡改爲陽性,發送至微信羣中,引發恐慌。後顧某東被順義公安分局依法行政拘留。

1月13日,有網民在微信羣中發佈某房屋中介門店一員工核酸檢測陽性的消息,引發羣衆問詢求證。經與疾控部門覈實,此爲虛假消息。警方將編造傳播此謠言的史某娟(女,23歲)、劉某秀(女,26歲)查獲。後二人被東城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2020年疫情防控以來,北京市公安局共查處編造、傳播涉疫謠言類案件450起,採取刑事強制措施33人,行政拘留97人,作其他處理405人。

全面加強城鄉結合部地區管理

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傳染病地方病控制所所長王全意介紹,當前北京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王全意表示,要繼續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工作要求,各單位各部門要認真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提出的“五有一網格”防控要求,即各社會單位、企業、鄉鎮(街道)、村(社區),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責任人、有適量防護物資儲備、有屬地醫療衛生力量指導支持、有隔離場所和轉運安排準備等措施,實施網格化管理,組織開展重點人羣的信息登記、摸排和日常健康監測等工作,守住疫情防控網底。

要嚴格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的“四方責任”,完善疫情防控責任機制,全面加強城鄉結合部地區管理,加強環境衛生整治。

要摸清河北省、黑龍江省等中高風險地區來京返京人員底數,堅持把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措施落實到位。

要做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引導村民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請不辦。

隔離醫學觀察人員要配合遵守隔離規定,居家醫學觀察人員儘量單獨居住,保持居室通風,單獨用餐,有條件的使用專用廁所,並及時清潔消毒。

市民不聚會、不扎堆、不串門,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保持一米安全社交距離,做好個人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及時佩戴醫用口罩前往就近的發熱門診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務人員旅居史、接觸史等情況,便於及時排查。

北京13日新增1例境外輸入病例,密接50人

1月13日,北京市新增1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今天新聞發佈會上,王全意介紹了詳細情況:

某女,47歲,中國籍,在塞爾維亞工作。1月11日乘坐JU400航班從塞爾維亞出發,經丹麥轉乘國航CA878航班,於1月12日抵達北京首都機場,海關進行健康篩查並做核酸檢測,經閉環管理送至集中隔離酒店,1月13日報告結果爲陽性,由120負壓救護車轉至地壇醫院,綜合流行病學史、臨牀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當日診斷爲確診病例,臨牀分型爲普通型。已對同航班和同乘車的50名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對其居住等場所進行消毒,按要求落實管控措施。

疾控專家:社交距離1米以上,新冠傳播風險降低82%

王全意介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非常重要。

他表示,新冠、流感等病毒均可通過近距離飛沫傳播,當人說話、咳嗽或者打噴嚏時,病毒會隨飛沫排出到空氣中,研究表明,在重力的作用下飛沫從人體口鼻排出到落地的水平距離一般在1米以內,近距離接觸的人,如果吸入含有病毒的飛沫,則有導致感染的風險,所以建議在公共場合,人與人之間至少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其次,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疾控中心等權威公共衛生機構均將保持社交距離作爲公衆防控新冠肺炎的重要公共衛生舉措。

1米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數字,研究已證明,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這種含有病毒的小顆粒可以在室內環境擴散到更遠的距離。因此,在有足夠空間的情況下,人與人之間保持的距離越遠,風險就越低。發表在醫學雜誌《柳葉刀》的研究文章顯示,當保持1米以上距離時,傳播風險降低82%。

在室內、電梯、公共交通工具等相對密閉的空間,應保持更遠的社交距離,與此同時還應採取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措施,從而最大程度減少感染風險。

目前新冠疫苗已開始接種,但任何疫苗的保護效果都不可能達到100%,因此,接種新冠疫苗後也仍應繼續做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護措施。

記者 戴軒

編輯 老沙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