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小札

有一句話可以溫暖你,也是我的榮幸

小王感覺自己一直不懂丈夫,兩個人雖然每天生活在一起,同牀共枕有8年的時光,但是卻只和普通室友一樣,絲毫看不出親密。每次丈夫回家晚了,都會說是在忙工作。

她認爲丈夫心中一定有祕密沒有告訴自己,她第六感告訴自己,丈夫隱瞞的事情可能很重要。可是她如果一直追問對方,會讓他認爲不夠體諒丈夫。對此,她非常的委屈,也有點不知所措,只能是趁着丈夫睡覺的時候,偷偷查看一下,看他手機裏有什麼樣的內容……

其實在諮詢的過程中,這類的諮詢者經常會遇到,他們因爲自己沒辦法信任伴侶而痛苦不堪:“他的行爲讓人感覺到無法理解,但是這種事情還不至於離婚,我就感覺不安全,不知道該怎麼繼續走下去。”

今天我們就說一下,那些每天生活在一起的人,愛着對方卻無法信任,該怎麼辦。

01 即便信任很難,也要想辦法建立信任感

當親密關係中缺乏信任感,那就像是缺少了地基的大樓,稍微有些風吹草動就會坍塌。

對於缺乏信任的伴侶來說,會有幾個特徵:

1、互相之間無法達成相互的依賴和支持,一旦坦誠的時候,會感覺更加的不安全,從而會越發的不喜歡向對方袒露自己內心;

2、經常出現超過了邊界的行爲,例如去偷看對方的手機;

3、當出現衝突的時候,會把對方那些行爲的目的性進行消極的解釋;

4、越來越看重自保,而不是重視共同利益,例如不去考慮對方的想法,做事情一意孤行,沒有共同決策的過程。

愛上一個人還是容易的,但是想要信任一個人並沒有那麼容易。

選擇相信對方,本質上是一個人在做選擇和承擔的結果。選擇了那個人,其實就在釋放一個權力,讓對方有機會看到我們的脆弱,並且有機會傷害到我們。

我們要有面對未知的勇氣,承擔可能會被人辜負的風險。能做到信任,這是非常珍貴的,但是這份珍貴也極爲脆弱。

即使有着如此的風險,還是要努力想辦法培養信任感。信任是情感的基石,遇到所有的紛爭都會避讓。信任讓人有了足夠的信念,讓人去守護這段健康的關係。

02 信任感的兩塊基石

構成信任感的有兩塊重要的基石。

第一塊基石是一個人內在對於外界事物的信任,這是基本信任;

第二塊基石是現實基礎,我們憑藉現實基礎來判斷某個人、某件事是否值得信任。

之前遇到一個來訪者,他表示對諮詢師也是有着懷疑的心態,和他溝通的過程中,因爲他的懷疑導致困難重重。在日常的生活裏,他就是一個對外人都保持懷疑態度的人,無論是朋友、親人、同事,甚至是愛人都一樣,感覺每個人和他相處都有目的性。這種習慣,對他來說是自我保護的手段。他認爲身邊的人,都沒有值得信賴的,孤身一人,這是一種關於存在的悲劇。

如果一個人有了內在的基本信任,那麼對於外部的事物他是會有基本信任態度的,不會因爲出現一些問題就對他人產生不信任。

例如一個女孩子在經歷過幾次青澀的失敗愛情後,不會因此就放棄了尋找愛情的動力,她或許會收拾好心情,帶着自己的那些失敗的教訓,再次開始尋找美妙愛情。

這樣的信任感並不取決於對方怎麼做,而是在於你心中如何認定現實的。內在信任可以穩固一段關係,這離不開一個人的整體心理素質。換句話說,一個人內心的成熟度和人格的完善度,決定了他對關係的信任度。

我希望你們都能樹立起一種對愛的信念,因爲你有多相信愛的存在,就有多少可能遇見真愛。

我們在說一下關於現實基礎的理性判斷。

當我們想要相信一個人的時候,需要對多個因素進行判斷,當判斷失敗的時候,就要自己來承擔失敗的後果。

諮詢的過程中,遇到過很多女性,他們會怪責自己的伴侶沒有信守諾言,讓生活陷入了困境。當引導她們去回顧當初自己如何作出了信任的選擇時,會發現從一開始,這個結局已經固定了。現在去怪對方,其實沒有什麼意義。這裏涉及到問題就是判斷的能力,我們需要自行判斷對方是否能做到他許諾的事情。

就像有些邊界感模糊的男生,他會和一些女性好友走得很近,這讓女友很不舒服。但是如果女友要求他們保證以後不會再犯,即便男生做了保證也沒用,畢竟他沒有能力去處理好自己的邊界感。

在能力之外,還有三個判斷的因素:

1、這個人的品質是否善良,他的行爲是否具有善意;

2、這個人是否正直、誠實、言行合一;

3、這個人是否有可預測性和一致性,如果是出軌成性的人,很難讓人信任的。

如果不在意這些,只是盲目的自信,很多人就會最終出現盲目的指責對方的結果。

03 如何重建信任感

都說相愛容易相守太難,能夠相守的基礎是互相之間的信任感要強。如果是缺乏信任,缺乏安全感的,會讓人想要做一些關係上的改變。很多來訪的女性朋友會認爲對方只要改變了,對自己的態度更熱情了,讓溝通更加的和諧順暢,這就能重新建立信任了。

可是這樣的單純想法,讓她們很容易迎接失敗的局面。無論她們用多大的力氣改變對方,都會讓對方反彈回來。

所以面對一份缺乏信任感的關係時,你是希望對方改變,還是努力的改變自己呢?這纔是決定你最後是否可以掌控未來關係的走向的關鍵。

事實上,關係改變的正確打開方式是首先進行自我成長。太多關係中的矛盾,都是因爲雙方帶着自己未被覺察的成長烙印在關係中復演。

內在信任感脆弱的人,一方面是因爲親子關係或者是曾經的親密關係中有着創傷,這個創傷沒辦法療愈;另一方面是對自己不夠自信,甚至是不滿,所以很難在關係中建立穩定的安全感。

只有在一個人給自己足夠成長的空間,纔會讓一段關係有信任重生的可能。

如果你對一個人曾經寄予信任,把自己袒露在對方面前,而他並沒有給予你陪伴,也沒有回應,你就會感覺到憤怒、驚慌和孤獨。這種依賴的傷害會印刻在你的腦海中。

這種人顯然不適合你去信任,或者說他至少要學會共情纔行。

願你能安心地信賴親密他人,也願你有能力讓別人放心地信任你。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