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馬

很多用戶都在抱怨,自己的手機經常就滿了,慢了,存不下東西了。究其原因,就是因爲有一些APP滋生了大量的碎片,侵佔了我們的手機內存和空間,尤其以騰訊旗下的產品最爲過。使用頻次越高的產品,滋生的碎片越多,一個微信經常可以佔據手機一多半的存儲空間,即使是128GB的內存,也可以讓微信佔據80多GB的空間。這樣的垃圾碎片,常常成爲手機變慢的關鍵所在,而且還不好刪除,對於一個經常使用微信的用戶來說,即使卸載也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纔可以卸載完成,這樣的體驗着實令人受不了。

近日,我們看到,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發佈動態《209款App被廣東省通信管理局責令整改或關停(2020年11-12月)》。其中11至12月,隱私合規和網絡數據安全監管方面,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共監測發現201款App存在侵害用戶權益和安全隱患問題,並依據《網絡安全法》《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對App運營者發出《違法違規App處置通知》,責令限期改正並通知各應用商店督促整改。

其中,本批被責令整改的201款App中,遊戲類30款、金融類30款、工具類26款、生活服務類19款、聊天社交類18款、購物類17款、音樂視頻類15款、旅行交通類13款、拍照攝影類8款、教育類7款、醫療健康類7款、辦公類6款、新聞閱讀類5款。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旗下的7款App進入被整改的名錄。涉及到遊戲、工具、音樂等應用。

此前,工信部在官網發佈《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爲的APP通報(2020年第六批)》。通報顯示,依據《網絡安全法》《電信條例》《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件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其中涵蓋了南方航空、嘀嗒計步器、通訊錄導入助手、健身咖、直播吧等60款APP尚未完成整改。

受到警告和要求整改的APP,普遍存在着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另外還有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欺騙誤導用戶下載,應用分發平臺上信息明示不到位,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等問題。據工信部此前發佈的統計報告顯示,截至5月末,國內市場上監測到的App數量已經達到360萬款。許多APP在運行過程中存在超範圍、強制收集個人信息的現象,以及未明示收集使用規則等問題,使得APP用戶面臨個人信息濫用和泄露的風險。工信部明確表示,將加大力度,從2021年初繼續開展爲期半年的專項整治,對有令不行、整改不徹底、反覆出現問題、搞技術對抗的企業和APP嚴厲處置。

騰訊作爲大興社交網絡綜合體,旗下有大量的APP企業,覆蓋範圍以及羣衆基礎都異常龐大,旗下的用戶羣都是以億爲單位,涉及到的用戶龐雜而多元,如果騰訊本身不遵守相關規定,那麼在市場上很容易造成極壞的影響,加大對頭部企業的監管力度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作爲頭部企業,更應該潔身自好,自己接受監督,自覺完善自己的產品,不能有打擦邊球的想法,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市場需要有能力的企業肩負起更多的責任。

尤其是相對微信用戶來說,生產的碎片異常龐大,而且刪除的速度太慢,卸載重裝都異常費勁,用戶的體驗感也是越來越差,作爲一個社交大企業,在技術上應該有更多的突破,給用戶的選擇,以及用戶體驗感應該更好纔是。不能只想着採集用戶的大數據,而無法給用戶享受更加便利的選擇機會和修改機會。在這方面,微信確實應該好好爲用戶多考慮考慮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