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大学生在网上发布了一条信息:我马上要登机了,河北加油!

这位在河北读大学的学生,在即将离开河北时,还不忘为河北喊一声加油。看到这样的“加油”,一般是理解为,青年学生牵挂河北疫情,为河北抗击疫情鼓劲加油。细想之下,这样的“加油”,对于河北抗击疫情到底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呢?如果这名大学生真想为河北抗击疫情出力,是否愿意留下来当志愿者为河北抗击疫情出力呢?

当然,这名为河北“加油”的大学生还是诚实的,他写明了自己在登机离开河北时为河北“加油”。面对大学生的诚实,我们都不好意思去指责这一声“加油”的虚情假意。

从去年出现新冠疫情以来,可以说形形色色的“加油”随处可见,似乎不喊几句“加油”就是没心没肺似的。有不少老师还要组织学生在教室里呐喊“加油”,虽然众多学生齐声呐喊“加油”很有声势,但说句实话,学生与疫情发生地远隔千里,再大的声音,饱受疫情之苦的人也是听不到的,并不能为抗击疫情真正起到鼓劲助威的作用。

况且,即使能够听到又怎么样?扯着嗓子喊几声“加油”,对于抗击疫情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面对疫情,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是重要的。但是,仅仅停留在喊“加油”,可能是不够的。除了喊“加油”,如果有些具体的行动,可能会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