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戴維·M. 格蘭茨譯:孫渤

正如步兵的情況一樣,戰爭的前30個月裏,紅軍的快速力量也經常在沒有按建制配齊武器裝備的狀況下戰鬥。但與步兵不同的是,“巴巴羅薩”行動前夕,紅軍的29個機械化軍和4個騎兵軍大部分都能達到滿員,有時還能超過編制規定。儘管如此,除了明顯的幾個例外,這些機械化軍及其編成內的坦克師和摩托化師全都嚴重缺少編制規定的武器,特別是坦克、卡車、拖拉機和機動車輛。

國防人民委員部向機械化軍分配坦克和其他裝備時,顯然會考慮每個軍的番號和所處地理位置的戰略重要性。例如,番號較小的機械化軍(如第1至第8軍)實有坦克一般能達到較大滿編率,而番號較大的機械化軍(如第17、第20、第21和第26軍)滿編率要小得多。同一個軍區內,機械化軍番號與坦克數量之間的這種反比關係同樣成立。這種反比關係也適用於新式KV重型坦克和T-34中型坦克的分佈,因爲番號較小的機械化軍似乎能優先分配到新坦克。(見表7.17)

(表7.17) 紅軍機械化軍實有的現代化坦克數量,1941 年6 月22 日

另外,儘管這些機械化軍的編制很大,可是全都缺少必要的後勤保障和接受過訓練的人員。油料和彈藥供應不足,許多坦克炮沒有校靶,不能射擊,大多數機械化軍的坦克駕駛員只接受過極短時間的訓練,甚至乾脆沒有。結果,戰爭開始兩天後,機械化第3軍坦克第2師的某KV坦克營在立陶宛的拉塞尼艾與德國第六裝甲師交戰時,只能奉命撞擊敵軍坦克,因爲該營的30輛KV坦克都沒有校靶,無法開火。這個師,乃至分別在白俄羅斯的格羅德諾附近和烏克蘭的利沃夫以北參加戰鬥的機械化第6和第4軍,全都很快耗盡燃料油和彈藥。在烏克蘭的另一個地方,機械化第22軍坦克第41師的31輛KV坦克誤入沼澤地帶並損失殆盡,而擁有56輛KV和100輛T-34坦克的機械化第8軍坦克第12師在杜布諾附近進攻時耗盡燃料油和彈藥。上述每一個戰例中,缺乏經驗的指揮員、訓練水平低下的戰士和極其糟糕的後勤保障都成爲給機械化軍帶來厄運的原因之一。

僅在戰爭最初的四個星期之內,國防軍的裝甲兵就已在推進過程中重創紅軍的快速力量。大本營8月解散倖存機械化軍的決定是這個悲慘事實的直觀反映。破壞的程度是如此嚴重,以至於大本營都無法爲夏季後期新組建的100系列坦克師、小型的坦克旅和坦克營配齊裝備。結果,到1941年10月1日,紅軍大多數坦克師、坦克旅和坦克營的坦克數量都遠遠少於編制數量的50%。接下來紅軍在10月上旬維亞濟馬和布良斯克的慘敗只會使這種狀況雪上加霜,迫使大本營只能使用屈指可數的幾個坦克旅和坦克營保衛莫斯科,它們的平均坦克數量只能達到編制數的6%—40%。

大本營只有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建成少量獨立坦克旅和坦克營,在紅軍1941年12月的莫斯科反攻中擔任先鋒。這些小型坦克兵團和部隊平均能夠達到其編制實力的約60%,雖然足以支援步兵推進到一定程度,但是遠不能滿足在國防軍防禦縱深持續戰鬥的需要。因此,1941—1942年冬季總攻期間,紅軍方面軍司令員和集團軍司令員在進攻中主要依賴脆弱的騎兵軍和空降兵軍實施縱深發展,結果只是證明這兩種軍同樣不能長時間維持縱深戰鬥。

紅軍艱難挺過1941—1942年冬季戰局之後,國防人民委員部開始在紅軍內建立更大規模的坦克力量。儘管1942年春季新組建的坦克軍、獨立坦克旅和坦克營能夠達到或接近齊裝滿員,但正如紅軍在5月的哈爾科夫和“藍色”行動開始階段的慘敗明確顯示,這些兵團和部隊雖有強大的坦克實力,但仍舊缺少經驗豐富的指揮員和訓練有素的戰士。

隨着“藍色”行動的展開,大本營開始使用其新組建的坦克集團軍和坦克軍正面迎擊推進中的國防軍。例如,7月和8月上旬,布良斯克方面軍的坦克第2、第7和第11軍在新組建的坦克第5集團軍統一指揮下,與另外幾個獨立坦克軍一起在沃羅涅日附近實施收效甚微的反突擊,並與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編成內坦克第1和第4集團軍的坦克第1、第13、第23和第28軍在斯大林格勒以西頓河沿岸的失利反突擊協同動作。8月,位於更北面的西方面軍獨立坦克第3和第10軍、坦克第3集團軍編成內的坦克第12和第15軍在日茲德拉和博爾霍夫附近實施反突擊,坦克第6和第8軍在勒熱夫西南擔任西方面軍進攻中的先鋒。上述全部戰例中,指揮控制不力、軍隊訓練和後勤保障的不足,不僅限制紅軍未能取得更大的勝利,還造成嚴重的坦克損失。

1942年11月中旬,雖然在勒熱夫附近和斯大林格勒參加紅軍兩場重大反攻的大多數坦克集團軍、坦克軍、機械化軍和騎兵軍都能達到齊裝滿員,但是其實力在戰役初期便迅速削弱。例如,坦克第5集團軍的坦克第1軍擔任西南方面軍在斯大林格勒以西進攻中的先鋒,其坦克實力從11月19日的170輛銳減至11月25日的20輛;經過補充,到12月1日回升至近100輛坦克,12月第一個星期裏又在奇爾河沿岸的戰鬥中損失這些坦克的半數以上。同樣,沃羅涅日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的坦克第17、第18、第24、第25軍和近衛機械化第1軍在1942年12月紅軍沿頓河中游的進攻中擔任先鋒,戰鬥兩個星期便已損失90%的坦克,主要原因是機械故障和後勤問題,而不是德國人的抵抗。

1943年1月中旬,在奧斯特羅戈日斯克—羅索什進攻戰役中擔任沃羅涅日方面軍的先鋒的坦克第3集團軍,原有的479輛坦克在兩個星期的戰鬥中損失314輛,大部分都是正常使用造成的簡單損耗。這個坦克集團軍1月29日向哈爾科夫重新發起進攻時有165輛坦克(還有122輛各種程度損壞待修的坦克),到2月27日已減少到27輛,3月上旬遭到曼施泰因麾下黨衛隊裝甲軍實施的反突擊而全軍覆沒。同一時期,西南方面軍把4個嚴重減員的坦克軍合編爲“波波夫”戰役集羣(以其司令員的姓氏命名),該集羣1月28日開始向頓巴斯地區發起進攻時尚有212輛坦克,到2月16日已降至145輛坦克,2月19日只剩下40輛坦克,隨後,遂行反擊的德軍裝甲兵只經過不到一個星期的激烈戰鬥便徹底殲滅波波夫的集羣。

同樣是1943年2月中旬,新組建的坦克第2集團軍在中央方面軍由庫爾斯克地區向西發起的奧廖爾—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進攻戰役中擔任先鋒。2月15日戰役開始時,該集團軍的坦克第11和第16軍齊裝滿員,共有408輛坦克,冬季的艱難戰鬥和德國人的嫺熟抵抗使該集團軍的坦克實力先後減少到2月24日的182輛,3月12日的162輛,最終使這場戰役失利。

分析冬季戰局並投入更強大的坦克和機械化力量之後,1943年7月紅軍開始夏秋戰局時,其坦克集團軍、坦克軍和機械化軍都能達到或超過齊裝滿員的水平。隨後在庫爾斯克會戰期間,紅軍雖損失大批的坦克,但也表現出補充這些軍團和兵團的非凡能力(往往還是在進行戰鬥的同時),從而避免削弱其整體戰鬥力。例如,沃羅涅日方面軍的坦克第1集團軍7月4日在庫爾斯克突出部開始防禦作戰時共有563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到7月15日已損失其中的70%。但到兩個星期之後的8月3日,經過補充的坦克第1集團軍又以542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實力在進攻哈爾科夫時擔任沃羅涅日方面軍的先鋒。接下來三個星期的激烈戰鬥中又損失大約1000臺裝甲車輛之後,8月25日大本營將其撤離前線休整時,該集團軍仍有162輛坦克和自行火炮。

同樣,打響普羅霍羅夫卡那場著名的遭遇戰之前,沃羅涅日方面軍的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7月9日共有63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只經過一個星期的激烈戰鬥便已損失超過半數裝甲車輛。儘管如此,8月3日,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還是以503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實力在進攻哈爾科夫時擔任草原方面軍的先鋒。進一步損失數百輛坦克之後,8月25日大本營將其撤回大本營預備隊時,這個集團軍尚有153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從這兩個事例中可以明顯看出坦克集團軍在進攻時遭到的消耗相當嚴重,但同樣顯示出紅軍能夠在進攻過程中補充其實力。

庫爾斯克會戰結束後,紅軍坦克集團軍、坦克軍、機械化軍、騎兵軍和獨立坦克(機械化)旅、團和營在重大戰役開始前都按編制能配齊全部或絕大多數坦克和其他主要武器系統,儘管依舊缺少卡車和其他運輸工具,而這種情況實際上會持續到戰爭結束。不過,就像原先的幾個戰局一樣,這些軍團、兵團和部隊的坦克實力在每場戰役過程中都會遭到明顯削弱,只是削弱程度不像原先那麼嚴重。

例如,沃羅涅日(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9月19日進抵第聶伯河時,共有686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經過在第聶伯河對岸布克林登陸場內數個星期的激烈戰鬥,這個坦克集團軍的實力先後減少至10月3日的514臺、10月28日的345臺裝甲車輛。在南面的克里沃羅格方向,草原(烏克蘭第2)方面軍的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10月3日開始進攻時有3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11月11日增加到358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然後減少至12月3日的295輛和12月8日的164輛。

紅軍獨立坦克軍(機械化軍)和獨立坦克旅(坦克團)的戰鬥消耗甚至更高,因爲大本營經常把坦克軍和機械化軍留在前線支援其所屬的集團軍和方面軍。因此,許多個軍連續作戰長達數星期乃至數月之久,只剩下原有實力的一小部分,作爲旅級或營級集羣繼續戰鬥。這裏僅列舉坦克第10軍的經歷作爲1943年秋季這種現象的典型代表。

1943年7月12日參加庫爾斯克會戰時,坦克第10軍共有185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但經過普羅霍羅夫卡附近爲期四天的激烈戰鬥,實力降至50輛坦克。先後補充到7月19日的93輛、8月6日的17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之後,該軍在支援第40集團軍攻向哈爾科夫的十天內共損失76臺裝甲車輛。儘管遭到這樣的損失,但9月9日坦克第10軍還是以72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實力在該集團軍進軍第聶伯河的過程中擔任先鋒,9月15日進抵該河時只剩下19輛可用的坦克;又經過一次補充,10月11日達到102輛坦克和自行火炮。該軍後來支援沃羅涅日方面軍試圖從布克林登陸場突破的血腥戰鬥,並在此過程中減少到只剩41輛坦克。直到這時,大本營才把這個軍撤離前線休整。

編輯:張雪

本文摘自《巨人重生:大戰中的蘇聯軍隊1941-194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