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开年至今,公募基金发行热度依然火爆!

今天易方达基金认购规模超过了1500亿,创下了国内公募基金首发认购规模的新纪录!卖一个150亿的基金居然有1500亿资金抢购,像新股中签了,十个才中一个。

看来市场真的不差钱!

相关数据显示,开年至今两周时间,新发基金募集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而且本周还有20只基金等待发行。

然而,从二级市场来看,似乎并没有反映出基金发行火爆带来的效应,反而今天两市成交还跌破了万亿。

那么这种背离的原因何在呢?

一个是前期高位抱团的板块和个股进入调整后,市场的大资金尚未找到更合适的板块进行切入。

从近期板块表现来看,经过半年时间调整的大科技板块是最理想的板块。

同时,大资金进场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并不像小资金那么快。

近期还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南下港股的资金以每天100亿的速度在不断增加,今天单日南下资金超过了200亿,开年到现在南下买港股资金达到1357亿,可见一部分资金流向了港股。要知道,2020年北向资金流入A股的资金也就是2400多亿。毕竟AH股的差价还是很诱人的。

另外,近期媒体对于抱团资金也是有些争议,尤其是前期抱团资金爆炒核心资产,是整个A股市场出现失衡的状态,这也是上面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如今的机构资金抱团还是比较收敛一些的。

但是,抱团还是要抱团的,这是趋势!只不过是要雨露均沾,也要去抱一抱那些低估值的核心资产。这才是上面的意思。

那么这些机构资金接下来会流向哪些板块呢?

从目前情况来看,前期热门的板块如新能源车,光伏光电,军工,农业等板块调整并未完全结束。今天的军工板块有反弹的迹象,但是风格发生了一些改变,中低位的个股领涨,前期热门的高位股表现一般,这也许就是高低位切换的迹象吧。待这几个热门板块调整结束,资金还会回流的,毕竟这是跨年的几条主线,对于机构资金是不会放弃的。

今天最亮眼的是科技板块中的芯片和半导体,主要由于芯片涨价潮。从上游的晶圆代工厂开始到下游的芯片厂商,涨价造成的连锁反应。据说几乎所有的晶圆代工厂都在满负荷运转,并且这种状态澳持续到明年。芯片的涨价当然与需求量大增有关,从手机到各类消费电子产品,再到新能源车(即便不是新能源车对于芯片的需求也大增),再到万物互联,几乎大多数的场景都需要用到芯片,所以芯片的短缺也就顺理成章了。

接下来我会用一篇文章来专门分析一下芯片的应用领域和相关标的。

我之前一直在强调,目前只有大科技板块最有可能成为基金抱团的新去向。因为一是调整充分(半年的调整),二是板块体量大,方便大资金进出,三是科技强国的政策依然是重要目标。而大科技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芯片半导体了,覆盖了新能源产业,消费电子产业,智能制造产业,万物互联产业等多方面。

还有一个板块是被忽略的板块,那就是一带一路板块。这个板块的逻辑是与RCEP和中欧协议,这是对于BD上台后对于中国相关政策的一种应对,而且也是很久以来被低估的板块。

另外,资源类板块,尤其是稀有金属板块也是未来资金关注的标的,因为未来新能源车电池的销量直接取决于上游原料,也就是锂,钴,镍等稀有金属。

无论是芯片半导体,军工产品,还是新能源车,上游原材料都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缩量上涨,意味着下来的行情还是震荡为主,现在市场资金也在寻找合适板块和去向,重点关注大科技板块的走势,如果能走出持续放量上涨的走势,必然会吸引新基金进场布局。

每一次下跌都是低吸核心资产的好机会!尤其到了年报窗口,业绩优良的核心资产更是资金的首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