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和潮姐一樣,曾經對宜家愛得深沉,夢想以後買了房一定要裝成宜家樣板間?

後來房子買了,卻沒有一件傢俱是宜家的。

年輕人的家居審美變了幾輪,宜家卻始終還是那個宜家。

對宜家,我們只能遺憾說聲:愛過。

你有多久沒逛宜家了?

對畢業不久的年輕人來說,宜家是個好地方。

自己一人逛,能激發買房慾望;情侶一起逛,能激發結婚慾望。

逛累了軟軟的沙發歇一歇,甚至還可躺牀上睡一覺,餓了就去宜家餐廳,一塊錢的冰激凌甜筒千萬不能錯過……

有喫有喝有空調,比自家客廳還舒服,是個打發時間好地方。

閒逛可以,但若真爲買東西而去,體驗就有些糟糕。

無論你想買的東西在哪裏,不完整走一圈就別想出去!

羅永浩就曾吐槽過宜家賣場迷宮般的路線設計:領着84歲的老太太挑完東西想直接離開,服務員甚至拒絕幫忙,要不是同去的朋友找到捷徑,不知道還要在裏面繞多久。

看了這條微博,很多人的反應是:宜家居然還有捷徑?我怎麼沒發現?!

每個去宜家的人,都得按照地面箭頭指示,花費一個多小時,穿越茫茫人海,完成那條精心設計的從入口到收銀臺最長的路,被迫路過宜家的所有商品展區。

據說心無旁騖專心走路,最快也得15分鐘才能到出口。

走到收銀臺已經耗費半條命?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頭——你要把買的東西運回去。

想想看,你剛畢業不久,沒房沒車,秉持“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的精神,你打算從宜家買些可愛物件回去裝扮房間,比如199.9元的羊毛地毯,39.9元的克拉小方桌,9.9元的掛畫和綠植……

這些東西不值得叫宜家配送服務,更省點的也不捨得打車,只能自己手提着去公交站,弱小的身體提着碩大的宜家藍色購物袋,因爲東西太重帶子太細勒得手疼不得不50米就停下來歇一陣兒,一切都襯托得生活更加辛酸。

所以對沒車的年輕人來說,宜家購物體驗真的差。

等當年租房擠公交的年輕人終於有房有車了,就會去宜家報復性買買買?

遺憾的是,這時的年輕人已經看不上宜家風了。

宜家的北歐風確實流行過一段時間,但年輕人的審美是變化的,近些年備受追捧的不是美式復古就是日式簡約,朋友圈曬出來的新居裝修多是素雅原木風。

北歐INS風?那跟長租公寓有何區別?廉價沒質感。

潮姐有個朋友甚至朋友圈曬自烤牛排,都要避免宜家的餐盤出境,害怕別人一眼認出來:200塊的牛排配宜家2元一個的餐盤?

雖然很多國人的家居審美啓蒙是宜家,但絕不會止步於宜家。

年輕人爲什麼越來越不愛逛宜家了?

除了迷宮般的賣場逛起來太累,不合忽略的原因是:原地踏步的宜家配不上審美不斷變化的年輕人了!

十幾年過去了,宜家還是那個宜家,少女卻不再是當年那個少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