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在我国十分流行,几乎任何动植物在我国都能做成好吃的。而有个说法,猫肉是不会被中国人所喜爱的食材。这个说法其实有待考证,猫肉是可以食用的,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还在吃猫肉,而且这个传统是前人留下来的。

中国古代是有吃猫肉的记录的。猫肉是可以吃的,据记载,猫肉还有温补的作用。在中国古代,人们经常遭受到战火的袭击,迁移居住地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人们在这种情况下,温饱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有时候吃猫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然后经历了代代相传后,吃猫肉的习惯也保留了下来。

自2010年开始,我国每年所要食用的猫的数量已经突破了400万只,这也就意味着有许多人都还保留着吃猫肉的习惯,中国人不吃猫肉这个说法十分打脸。我国的猫肉十分具有市场,这个状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是食用猫肉的地区大多数都在广东省和广西省,其他地区的人们很少有吃猫肉的习惯。这二省吃猫肉的习惯还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其他周围地区是没有这个习惯的,而且很多人还表示十分反感吃猫肉。

公元1518年,李时珍出生于湖北蕲春县,从小就对医学感兴趣的他,在1565年开始到处巡游,并分辨和采集药材,于1590年完成我国医学史上的巨作《本草纲目》。李时珍曾经在《本草纲目》里提出了"猫肉发酸"的理念,原文是这样说的:"然狸肉入食,猫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这里表明李时珍对于猫肉是持有怀疑的态度的,他认为猫肉不好吃,但是猫骨头可以入药。相对于李时珍的这种说法,历史上也有许多医学家信奉。

随着时间推移,直到现在,我国依旧存在着猫肉市场,但是范围开始缩小,不像老祖宗们那样光明正大。现今很多人都对吃猫肉感到不可思议,猫越来越多的成为了人们家里的宠物,面对吃猫肉的行径还会批评。猫是肉食动物,它的外表虽然可爱,但它主食是吃肉的,比如我们熟知的老鼠,就是它经常食用的动物。也正是因为猫吃老鼠,所以才导致人们对于猫肉的看法有些奇妙。老鼠在人们眼中就是一个携带病菌的代名词,"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情况古往今来没有断过。猫吃老鼠,自然会把老鼠携带的病菌一起吞下,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人们认为猫的体内也是含有大量病菌的,所以也很难有人会去吃猫肉,除非是万不得已。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猪鸡鸭鱼羊肉占据了大部分,这些动物大多数都是食草动物,几乎没有食肉动物。所以吃猫肉的习惯虽然还存在于两广,但是猫肉在中国的市场上活动范围依旧很小。猫肉是能吃的,但具体什么味道,没有吃过猫肉的依然不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