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海州區各級黨組織書記因地制宜,領辦基層黨建“書記項目”,探索主題鮮明的特色工作法,將“書記項目”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實,凝聚黨建工作合力,打造特色黨建品牌,實現以高質量黨建書記項目助推高質量黨建,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今天,一起來看看幸福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帥的“書記項目”有哪些成效吧!

“幸福領航”構築全域基層治理“生態圈”

實施背景

幸福路街道位於海州老城區,轄區人口基數大、流動人口多、開放式“三無”小區、老舊小區佔比重大,爲街道社會治理增添了難度。爲此,街道黨工委充分發揮黨組織核心引領、組織協調作用,在深入實施“幸福來敲門”關愛黨員主題活動的基礎上,探索啓動基層治理“紅網格”和“先鋒管家”兩大書記項目,通過“黨建+治理”雙網融合,因地制宜破解治理難題,構建“多網融合、多元共治、良性互動”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實施過程

多網融合,形成精細管理“大格局”

按照“全域覆蓋、邊界清晰、便於服務”的原則,在原有黨建、綜治、環保、民政、人社、計生等專屬網格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紅網格”劃分,共設立網格27個,其中,企業網格1個,商業網格2個,統籌建立片區黨小組62個,實現“多網融合”“一網統籌”工作目標。加強網格黨支部建設,確立黨員中心戶、配齊網格員、選好網格黨組織書記,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逐漸形成“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聯動管理體系,全面推動網格化服務管理無縫隙、全覆蓋。

多元共治,吹響基層治理“集結號”

以“幸福來敲門”關愛活動爲契機,在廣泛發動黨員的基礎上,進一步關愛居民、企業、商戶,全面激活社會治理“紅引擎”。構建居民“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精準服務機制,全面融合社區、警務、物業企業、黨員志願者、離退休“五老”等多種資源力量,招募志願者300餘名、設立黨員示範崗70個、組建志願服務隊18支,開展防控知識宣傳、文明城市創建、養老援助服務、小區安全巡查等志願活動1800餘次,着力營造“重點任務聯動、環境衛生聯治、社會治安聯防、服務管理聯抓”的良好氛圍。

良性互動,強化幸福家園“硬支撐”

積極傳遞“先鋒管家”紅色溫度,全面構建社區黨組織、業委會(物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聯動”機制,發揮“一委三會”“聯席議事”“訴求跟蹤”三項制度作用,及時回應羣衆訴求,共解決羣衆“身邊小事”1200餘件,啓動“幸福亮燈”“幸福停好”“幸福座椅”“幸福畫卷”在內的重點民生實事10項,提升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加快“紅匯園丁”陣地建設,統籌用好閒置公房、公共場所及黨員中心戶自有房等資源,打造業主活動室、物業服務用房、志願者服務站、羣衆接待室等功能室,有效發揮紅色物業陣地在管理黨員、協商議事、服務羣衆、休閒娛樂等工作中的作用。

取得成效

幸福路街道融合推進“紅網格”“先鋒管家”兩大書記項目,將街道基層社會治理推向了新的高度,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黨建整體效應進一步放大。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社會治理的引領作用,拓展陣地功能、挖掘先鋒力量,有力確保疫情防控、文明創建、安全生產等主任務高效落實。

二是治理能力水平進一步提高。啓動“幸福365”工程,深化系列民生項目,基礎設施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環境衛生整治等重點任務落地見效。

三是羣衆幸福質感進一步提升。發揮黨羣議事載體作用,聚焦居民“難點”“堵點”“痛點”,及時化解矛盾隱患,讓羣衆更加舒心暖心安心。

書記感言

幸福路街道黨工委書記 王帥

幸福路街道黨工委將繼續拓展“幸福領航”黨建品牌影響力,不斷深化黨建精品工程,激活紅色引擎、衆籌治理意見、搭建共建平臺、拓展服務功能,切實構建黨建引領下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企業商圈、社會組織、黨員羣衆等各類主體同頻共振、聯合發力的社會治理“生態圈”,爲打造社會和諧穩定、居住環境一流、生活舒適便利、羣衆安全感高的“幸福街道”不懈努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