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各大媒体平台都被易方达发行的一款新基金刷屏了。这款基金全天认购额为2398亿元,异常火爆,创公募基金首发认购额历史纪录。由于募集的上限金额是150亿元,远远小于认购额,最终的配售比例只有6%左右。很多人没抢到额度,买了个寂寞。

这事一度上了微博热搜。

其实,基金近期一直因为“行情火爆”在上热搜。去年以来,随着医药、白酒、新能源等题材的基金收益率惊人,市场对基金的热情一路高涨。“炒股不如炒基”的口号在普通投资者中广为流传,很多新基民纷纷进场。

根据中国结算数据显示,12月A股新增投资者数162.18万同比增加100.39%。 (新增基民的数据没找到 ,大家参考这个数据看一下)

赚钱效应下,基金发行市场也异常繁荣,多只新发基金打出明星基金经理牌,由此不少业绩领先的基金经理年内开始掌管多只权益新基金。

赚钱的理想确实很丰满,但是也要警惕“现实很骨感”。

一、市场的估值处于高位

公募基金之所以受到投资者的热棒,在于过去两年投资业绩非常出色,很多投资者从中的赚到了钱。但是,投资中除了赚钱,我们还要考虑另外一样东西——风险。

我们回归到股指的历史走势中能看到一些信息:2018年由于贸易纷争,股指是被砸了个坑出来了,2019年—2020年股市则开始强势反弹。

正如景顺长城基金发言人在2021年投资策略分享上所说 “市场已经历了连续两年的抬估值行情, 历史上,连续两年抬估值是极限”.

也就是过去两年大家赚的是市场情绪反弹的钱。而从当下看,A股沪深300指数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第2高位。

一般来说,估值高,意味着泡沫化水平高,也就是说现在进场的风险比之前要高很多。投资者除了考虑收益,也要考虑收益/风险比,搞清楚现实状况了再选择合适的参与策略。

那是不是就不参与市场了呢,也不是,没有人能预测市场接下来怎么走。

专家们的普遍建议是:一种方式是小小的参与,适当回避高估值的产品,精选靠谱的基金经理及其优质的产品;一种是分散投资,市场除了股票基金、还有债券基金、黄金基金等各种产品,分散的配置可以降低风险,也不会错过全部的市场行情。

2、警惕“绩优基金经理”被过度营销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公募基金喜欢在牛市发行新产品,而不是熊市。

虽然理论上来,熊市发行新品基金,对购买的投资者来说“收益/风险“比值更高。但是由于投资者这个时候普遍都对市场持悲观态度,大家抄底欲望不强,基金并不好卖。

而基金公司是靠基金的规模来赚钱,它们的成本相对固定,基金经理管理的规模越大,管理费(可以理解为“人头费“)收的就越多。而且发行基金是旱涝保收的,即便发行的基金亏了,基金公司照样收管理费。

所以,基金公司也是屁股决定脑袋。股市处于底部的时候,基金公司往往不会发行新基金。等到股市处于高位,赚钱效应突出的时候,市场热度高,这个时候产品好卖了,基金公司会频繁的发新产品。

也是这个时候,基金公司会加大营销预算,我们能听到各种“基金投资元年”的声音。

2020年以来,基金的发行规模以及基金产品的个数一直在上涨

正如华南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称,“今年以来不少基金公司为能够在竞争中胜出,便开始频繁推出明星基金经理吸引投资者,以求获得较高的首发规模,为公司规模提高贡献力量。而且事实证明,明星基金经理的牌子确实能够抬高人气,不少打造明星基金经理的营销方案十分奏效,其高涨人气的‘变现’能力也得到验证”。

不过,投资界一直流传着:“熊市买新基,牛市买老基”的说法。这是因为新基经理建仓一般需要1-3个月时间。大盘处于上涨行情时,因为新基金需要建仓时间,容易踏空牛市行情,建仓时也给老基金持有的股票提供了上涨支撑,所以买新基金通常的收益率不会高于老基金。而处于下跌行情时,新基金由于仓位可以缓慢建立,可以通过延缓建仓、打新股、购买债券等手段获取稳定收益,回避掉部分下杀行情。

总而言之,投资是一个长期的事,投资者应对市场保持耐心和敬畏心。

免责声明:本文不可视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参与

文/梦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