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各大媒體平臺都被易方達發行的一款新基金刷屏了。這款基金全天認購額爲2398億元,異常火爆,創公募基金首發認購額歷史紀錄。由於募集的上限金額是150億元,遠遠小於認購額,最終的配售比例只有6%左右。很多人沒搶到額度,買了個寂寞。

這事一度上了微博熱搜。

其實,基金近期一直因爲“行情火爆”在上熱搜。去年以來,隨着醫藥、白酒、新能源等題材的基金收益率驚人,市場對基金的熱情一路高漲。“炒股不如炒基”的口號在普通投資者中廣爲流傳,很多新基民紛紛進場。

根據中國結算數據顯示,12月A股新增投資者數162.18萬同比增加100.39%。 (新增基民的數據沒找到 ,大家參考這個數據看一下)

賺錢效應下,基金髮行市場也異常繁榮,多隻新發基金打出明星基金經理牌,由此不少業績領先的基金經理年內開始掌管多隻權益新基金。

賺錢的理想確實很豐滿,但是也要警惕“現實很骨感”。

一、市場的估值處於高位

公募基金之所以受到投資者的熱棒,在於過去兩年投資業績非常出色,很多投資者從中的賺到了錢。但是,投資中除了賺錢,我們還要考慮另外一樣東西——風險。

我們迴歸到股指的歷史走勢中能看到一些信息:2018年由於貿易紛爭,股指是被砸了個坑出來了,2019年—2020年股市則開始強勢反彈。

正如景順長城基金髮言人在2021年投資策略分享上所說 “市場已經歷了連續兩年的抬估值行情, 歷史上,連續兩年抬估值是極限”.

也就是過去兩年大家賺的是市場情緒反彈的錢。而從當下看,A股滬深300指數的估值已經處於歷史第2高位。

一般來說,估值高,意味着泡沫化水平高,也就是說現在進場的風險比之前要高很多。投資者除了考慮收益,也要考慮收益/風險比,搞清楚現實狀況了再選擇合適的參與策略。

那是不是就不參與市場了呢,也不是,沒有人能預測市場接下來怎麼走。

專家們的普遍建議是:一種方式是小小的參與,適當迴避高估值的產品,精選靠譜的基金經理及其優質的產品;一種是分散投資,市場除了股票基金、還有債券基金、黃金基金等各種產品,分散的配置可以降低風險,也不會錯過全部的市場行情。

2、警惕“績優基金經理”被過度營銷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一點是:公募基金喜歡在牛市發行新產品,而不是熊市。

雖然理論上來,熊市發行新品基金,對購買的投資者來說“收益/風險“比值更高。但是由於投資者這個時候普遍都對市場持悲觀態度,大家抄底慾望不強,基金並不好賣。

而基金公司是靠基金的規模來賺錢,它們的成本相對固定,基金經理管理的規模越大,管理費(可以理解爲“人頭費“)收的就越多。而且發行基金是旱澇保收的,即便發行的基金虧了,基金公司照樣收管理費。

所以,基金公司也是屁股決定腦袋。股市處於底部的時候,基金公司往往不會發行新基金。等到股市處於高位,賺錢效應突出的時候,市場熱度高,這個時候產品好賣了,基金公司會頻繁的發新產品。

也是這個時候,基金公司會加大營銷預算,我們能聽到各種“基金投資元年”的聲音。

2020年以來,基金的發行規模以及基金產品的個數一直在上漲

正如華南一位公募市場部人士稱,“今年以來不少基金公司爲能夠在競爭中勝出,便開始頻繁推出明星基金經理吸引投資者,以求獲得較高的首發規模,爲公司規模提高貢獻力量。而且事實證明,明星基金經理的牌子確實能夠抬高人氣,不少打造明星基金經理的營銷方案十分奏效,其高漲人氣的‘變現’能力也得到驗證”。

不過,投資界一直流傳着:“熊市買新基,牛市買老基”的說法。這是因爲新基經理建倉一般需要1-3個月時間。大盤處於上漲行情時,因爲新基金需要建倉時間,容易踏空牛市行情,建倉時也給老基金持有的股票提供了上漲支撐,所以買新基金通常的收益率不會高於老基金。而處於下跌行情時,新基金由於倉位可以緩慢建立,可以通過延緩建倉、打新股、購買債券等手段獲取穩定收益,迴避掉部分下殺行情。

總而言之,投資是一個長期的事,投資者應對市場保持耐心和敬畏心。

免責聲明:本文不可視作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參與

文/夢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