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低价×新内容(交易内容化),“总有你要的低价”的去哪儿正在打造旅游行业的“新兴价值网”。

文:侯继勇

编辑:黎帅

2020年新冠疫情令各行各业遭受了沉重打击,旅游业、餐饮业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

去哪儿CEO陈刚近日接受“新爱播”访谈时开玩笑说:今年不管是老朋友还是新朋友,见了面就问“你还好吗?”就差问“你还活着的吧?”

玩笑归玩笑,实际情况确实很惨。今年1月份去哪儿平台几乎所有的订单全部取消,3000多个人都在处理退票,包括开发和运营的员工。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去哪儿继续执行“秒退”的政策,垫付了几十亿之后,发现还需要更多的资金垫付,资金的压力巨大,必须设法解决。

陈刚回忆说:每天都在跟航空公司打交道,跟上游的供应商打交道,每天都在想赔不赔钱,资金流顶不顶得住,怎么跟公众解释……

好在去哪儿都挺过来了,6月份去哪儿实现了盈亏平衡,10月份除了机票外,酒店业务也恢复得很好,业务已经恢复到跟2019年同期的水平。至暗时刻过去了。

更让陈刚感到兴奋的事情是消费侧的新趋势:去哪儿今年机票客户中,有934万人在去哪儿平台上购买了“人生第一次坐机票”,这是最近几年来的高峰期。

去哪儿平台上的数据显示:新增用户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三四线城市用户、一部分是95后年轻人。他们形成了旅游市场的“消费新势力”。

陈刚认为,消费市场侧的变化一定会引起供给产品侧的变化。供消两端的变化也会推动平台创新,进而实现行业升级迭代,结果就是旧有的格局被打破,新的格局重新形成。

基于这样的背景,已经具有十五年历史的去哪儿推出了自己的新战略:新低价×新内容(交易内容化)。

消费市场侧的变化只是开始,这是一个值得激动的时刻:它或许意味着旅游行业的新的开始,这是一个新故事,就像1999年的携程,2005年的去哪儿,2015年的美团……

“去哪儿,总有你要的低价”这个故事已经有十五年的历史了,站在15年的历史上,由低价到新低价,去哪儿讲的不止是一个新故事,更是拥抱一个新时代。

1

年轻人去哪儿?人生的第一张机票

三、四线城市用户,95后年轻人,没有坐过飞机的10亿人,正在成为重构旅游市场的“消费新势力”。

“消费新势力”移动互联网一代,20岁开始就生活在APP上,擅长各种比价,各种薅羊毛,是在新的网络背景下成长起来,不止对价格敏感,同时也对品质敏感。

“消费新势力”正崛起为消费主力。去哪儿平台统计显示:截止2020年11月,全平台新交易用户超过千万,其中95后占比40%,中小城市占比46%。

“消费新势力”是个性化消费的一代,对他们来说,低价不是针对他们的卖点,溢价才是,具体来说,体验升级带来的“品质溢价”才是。

“两家硬件、大件几乎一样的酒店,一家生意比另外一家好,原因在哪里?楼下的点评说明了一切,好的这家酒店有只猫,猫成了旅客的话题,变成文字、图片,甚至朋友圈里的微视频。”

“消费新势力”是在社交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是分享的一代,有内容才有分享,分享变成了传播、变成了流量,并最终转化为交易。社交媒体时代,分享本身就是体验。

“我家有只猫”属于软投入,与改建、翻新、硬件升级等硬投入相比,软投入成本更低。硬投入拼的是资金,是重资产,软投入拼的是创意,是轻资产,商家投入更积极、更主动。

陈刚说:软投入提升了用户体验,从二星到三星是消费升级,因为软投入带来的体验升级也是消费升级,而且更受年青一代的青睐,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他们愿意为软投入买单。

“人生的第一张机票”成为“现象级”,“消费新势力”崛起是消费侧带来的变化。除消费侧之外,受新冠疫情影响,产品供给侧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航空业受疫情影响,国内出行人数降低,国际宽体航班改飞国内,竞争前所未有的惨烈,机票价格大幅降低,北京飞成都,陈刚飞过120元的机票,北京飞杭州,240元。东航、南航、国航等公司推出了很多创新,放心飞,周末飞,各种低价的飞行套餐。低价从来都是刺激消费、撬动市场的有效手段,新冠疫情期间的“各种飞”撬动了“消费新势力”的崛起。

机票如此,高星酒店、旅游目的地亦然,2020年高星酒店、旅游目的地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低价,从供给端推动了“新低价”市场的崛起。

去哪儿平台统计显示,2020年机票价格五年来最低,国内价格同比下降17%,国内酒店同比下降15%,国内民宿价格同比下降12%……

20多岁的青年,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人生的第一张机票,第一次入住五星级酒店,第一次坐头等舱……,2020年,无数个第一次正在见证“消费新势力”的崛起。

“消费新势力”主导着一个巨大的市场,初略估计,中国还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年轻人去哪儿,“新低价”拥抱的是下一个十年的旅游消费浪潮。

2

交易内容化,在线旅游的“新基建”

去哪儿的“新低价”包含两层意义:第一是绝对低价,即正常意义上的低价;第二是品质溢价,即通过品质溢价实现消费溢价,把一部分产品的价格提起来。

陈刚说:绝对低价由技术驱动,品质溢价通过赋能商家以及体验提升实现。

交易内容化是新低价的关键,也是品质溢价的关键。对于商家而言,平台的作用是赋能,过去的商家赋能是商家把货给平台,平台对接消费者完成接单,平台的作用是撮合交易;未来商家产品的价值以内容、信息点等形式展现在平台的货架上面,可能是图文,可能是视频,这就是交易内容化,接下来的两年内去哪儿平台会与商家一起完成“交易内容化”。

传统OTA平台交易的形式很枯燥,内容限于图片、文字、数字,消费者看到的就是一张沙发、一张床,以及价格,交易内容化是让交易的过程丰富、有趣、生动起来。

过去15年,去哪儿完成了床型、房型、价格、库存等要素的数字化,接下来计划用两年时间实现“将商家的卖点数字化”。陈刚说:这对商家和平台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PC互联网时代,货架是OTA平台展示商家服务的模式,货架很难展示差异化服务、差异化环境。陈刚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楼下有一家海底捞,与两公里之外有一家海底捞的同类型酒店相比,给予喜欢海底捞的消费者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很难有货架的形式展示出来。

“评论的方式展现行不行?评论留言“酒店楼下有家海底捞”,不行,因为这些内容没有结构化,结构化的内容,或者说确定性才能形成用户认知。”

更关键的是非结构的内容不能对商品或者服务定价,不能完成定价就无法交易,OTA是一个交易平台,而不是一个广告平台,内容服务于交易,这是交易内容化的含义。

对于门户、长视频、短视频、直播等平台而言,盈利模式是广告,内容有趣好玩,吸引足够多的用户,用户停留的时间越长,广告价值就越大,这样的平台不需要结构化的内容。

通过结构化的内容将商家的“卖点数字化”,陈刚举的另外一个例子是酒店电竞房:电竞很潮,深受年轻人追捧,商家有100间房,将其中的两件改装成电竞房,单独展示,单独定价。

“我家有只猫,楼下有家海底捞,年轻人追捧电竞房”都无法用传统的货架方式展示,短视频、直播、AR/VR等新技术提供了可能:将更多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以新的方式展示。

线上平台在交易内容化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淘宝,淘宝交易内容化在蒋凡的主导下已经做了两三年,店铺装修、卖点装修、粉丝运营,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交易的。

OTA的交易内容化不能照抄淘宝。淘宝是一个品类、商家数量超大规模的平台,十年前淘宝平台的注册商家已经超过9000万,仅服饰行业,品类就数以亿计,在品类、商家数量超大规模的平台上,“交易内容化”的工作平台没有能力、商家没有能力,只能搞“人民战争”,由第三方服务上完成,是生态模式。

OTA平台上,商家数量没有那么多,品类没有那么多,航空公司就200多家,酒店不到三十万家,“交易内容化”必须由平台主导建设,这样才有效率,才能驱动商家。

陈刚将内容分两种,除了“交易内容化”外,还有一种是种草内容,好玩、有趣,比如小红书、大众点评的内容。

内容种草这件事情,所有OTA都没有做好。陈刚的态度是,对于目前的OTA平台而言,只种草没有交易没有意义,OTA内容必须回归到平台交易的本质。

数字智能时代,随着5G技术、AR/VR、AI等技术的发展,视频、短视频等应用的普及,OTA行业将被重构。去哪儿的“交易内容化”,将成为OTA行业未来的“新基建”。

3

错位竞争:“贴地飞行”新低价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成功的企业都是踩中了时代节点的企业,互联网主要是由技术创新驱动的,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大多是踩中技术变革节点的企业。

“去哪儿,总有你要的低价”时代的去哪儿,技术驱动力量是宽带+3G,是基于PC互联网的竞争,IT、PC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信息数据化,供给端的产品信息化,在零售领域产生了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在酒店、机票领域产生了去哪儿,它们是基于同样的技术驱动力量,实现了异地住宿、商旅市场的创新。搜索比价、电话销售、电商模式创新都是基于这些背景与技术的。

美团的技术驱动力量是4G,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基于本地住宿需求的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地理位置被数字化,位置服务崛起,本地住宿需求是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

去哪儿“新低价”的技术驱动力是5G、数字智能技术,是基于新的消费对象的创新,即95后,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等新人类,是基于新的消费市场的创新,即异地住宿的新市场。

纵观在线旅游20多年的历史,去哪儿有两个特点,一是技术驱动,无论PC互联网时代的搜索比价,还是将到来的数字智能时代的“交易内容化”,去哪儿专注的点一直没有变过,就是技术创新,前者实现了“去哪儿总有你要的低价”,后者希望实现的是“新低价”。技术驱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专注技术创新,让去哪儿在供给产品端领先。

二是拥抱消费新势力,2005年,去哪儿创立的时候,正好是中国个人旅游市场刚刚启动的时候,此前商务旅游占行业绝对主导地位,商务旅游不计成本,个人旅游市场则不然,“去哪儿,总有你要的低价”契合了个人消费市场的需求。15年后的今天,95后,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没有坐过飞机的10亿人形成了旅游市场的“消费新势力”。“新低价”拥抱了“消费新势力”。

在“创新理论之父”约瑟夫·熊彼特看来,任何经济结构都可以拆解为产品、技术、市场、资源和组织这5个基本要素。《创新者的窘境》的作者克里斯坦森在构建“价值网”理论时,将其简化为供给侧的技术和需求侧的市场。“新低价”的创新首先从需求侧的市场开始的,随着智能数字技术的发展,供给侧的技术将推动“新低价”的下一波创新。

从供给侧的技术看,携程、PC时代的去哪儿、美团、数字智能时代的去哪儿分别处于不同的技术创新周期,也就是IT技术、PC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数字智能技术;从消费侧的市场看,一样不同,分别是商旅市场(携程、早期去哪儿),自助游本地住宿市场(美团),95后、低线城市、自助游异地旅游市场,没有坐过飞机的10亿人(现在的去哪儿)。

对OTA行业,甚至整个旅游行业而言,95后、低线城市年轻人、自助游异地旅游市场,没有坐过飞机的10亿人形成的“消费新势力”是边缘市场,商旅人群、本地住仍然是大众市场,是红海。

“新低价”拥抱“消费新势力”是一种“错位竞争”的策略:避开当下大众市场,避开红海,着眼未来,发力边缘市场,发现新的市场蓝海。

“新低价”拥抱“消费新势力”是一种“贴地飞行”的战术:在技术创新周期内,运用创新的技术让产品价格更低、操作更简单,从而由边缘市场向主流市场拓展,完成行业颠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