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病毒碰到豬,就一定會發生非洲豬瘟嗎?不一定!豬也有發言權”。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豬傳染病研究室主任、豬烈性傳染病創新研究團隊首席科學家仇華吉研究員,在《非洲豬瘟的系統防控策略》專題報告中,就當前非洲豬瘟的常態化防控分享了最新觀點,給出了一系列最新建議。

哈獸研仇華吉研究員分享:非洲豬瘟的系統防控策略

“2mL技術”給非洲豬瘟防控帶來了新的挑戰

非洲豬瘟給我國養豬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仇華吉介紹說:“目前,非洲豬瘟呈區域流行、局部散發,導致生豬存欄銳減,豬肉價格高企;種豬缺口巨大,生豬產能恢復緩慢;傳統中小養殖戶加速退出,大型養殖集團逆勢擴張(近期有所減緩);跨界資本積極介入;精緻型生態牧場快速崛起。”

他同時指出,“2mL技術”給非洲豬瘟防控帶來了新的挑戰和難題。眼下,由於復養信心、資金和技術不足,豬場只能或觀望或“賭博”。顯然,未來,養豬業仍充滿了不確定性。

非洲豬瘟病毒遇強則弱,遇弱則強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仇華吉再次強調了非洲豬瘟病毒的特點:三不怕(不怕冷、不怕髒、不怕鹹)和三怕(怕高溫、怕乾燥、怕強酸強鹼)。“處於乾燥環境的豬場,相對來說風險大大降低。”因此,仇華吉建議大家要想辦法營造乾爽的環境。

衆所周知,非洲豬瘟是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傳播速度較慢;具有高度致死性,但死亡率並非100%。在仇華吉看來,非洲豬瘟病毒其實遇強則弱、遇弱則強。他將豬場防非戰略總結爲“32字方針”:篤定決心、堅定信心,系統思維、綜合防控,科學決策、精準施策,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落實到具體的防非策略上就是:關“水龍頭”,控制傳染源頭;逐級消減,降低病毒載量;羣體保健,提升感染閾值;及早拔牙,維持陰性羣體。

“非洲豬瘟難防難控,但可防可控。非洲豬瘟不易在大範圍根除,但可局部淨化,豬場‘拔牙’其實就是淨化。”仇華吉肯定地說。

防非需要系統思維,拼的是綜合實力

仇華吉提出基於系統思維和風險管理的疫病防控策略,他認爲,動物健康取決於養殖系統中的若干變量;健康管理要有系統思維;健康管理其實是基於生物安全的風險管理;風險管理需要做好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管控等方面的工作;風險分析要量化、要分級、要權衡;復養是基於風險管理的系統化再養殖工程,拔牙則是信息化條件下高強度、高技術的局部戰爭。

養豬是一個系統工程,防非需要系統思維。“系統思維是整體論、全局觀,不是盲人摸象、頭痛醫頭,同時也是動態的、進化的、立體的思維,講邏輯、辯證、因果,講科學、規律,靠體系、團隊,需要工匠精神。除了系統思維,終局思維、逆向思維、底線思維和創造思維等同樣重要。”仇華吉告訴大家,抗非比的是體系整合力,拼的是綜合實力,品種、營養、環境、管理、防疫(包括生物安全)缺一不可。

非洲豬瘟防控要三管齊下

仇華吉表示,和抗洪需要截流、泄洪和固堤“三管齊下”才能成功類似,非洲豬瘟防控也要三管齊下。一是關“水龍頭”,掐住病毒之源,控制病毒增量;二是降低病毒載量,切斷病毒之“腿”,消減病毒存量;三是提升“酒量”,內外兼修,提高豬隻耐受性,提升感染閾值。

談及病毒源頭管控,他建議可以採取以下策略:建立生豬身份識別和運輸可追溯體系,一旦有事,可溯源除根;實行區域聯防聯控、信息共享,建立命運共同體;建立檢測實驗室,監測場內外風險源,掌握病原蹤跡,走在疫情前面;定期監測屠宰廠和凍肉庫等高風險場所,銷燬或熟化帶毒豬肉;合理佈局活畜交易市場、屠宰場、病死豬處理廠,確保種豬場和規模化豬場周圍的生物安全。

降低病毒載量並非僅僅是消毒,仇華吉指出,“重設計、求實效、勿傷豬、抓重點、常評估”纔是有效的做法。首先,重設計,是指從硬件到軟件,建立嚴密的豬場生物安全防控體系,在不相信任何人的前提下進行規劃和設計,在依靠所有人的前提下運營和執行;第二,求實效,消毒首選物理方法(隔離、沖洗、高溫、輻照等),生物和化學方法次之;第三,勿傷豬,謹慎帶豬消毒,一定要選用安全無毒的消毒劑,千萬不要破壞皮膚和黏膜屏障;第四,抓重點,要抓住關鍵風險點,採取有針對性的病毒殺滅和消減手段;第五,常評估,定期評估洗、消、烘的實際效果,不斷優化生物安全流程。

提升豬羣的耐受性,在目前尚無非洲豬瘟疫苗和特效藥的情況下,顯得尤爲重要,而這同樣也依賴於多方面的協作。仇華吉直言,營養是生物安全體系的最底層基礎,建議提供清潔的日糧和均衡的營養,夯實豬羣健康的根基;可適當選用發酵飼料、酸化劑、植物精油、中藥及其提取或發酵產物等,提升豬隻黏膜免疫水平;營造符合動物福利和健康養殖的舒適環境,減少應激;做好基礎病的免疫,及時淘汰病弱豬,排除疫情突破口;慎用“2mL技術”,尤其是母豬;同時,創新育種模式,選育抗逆性較強的品種或品系。

“基於這些分析,不難看出,非洲豬瘟病毒+豬,未必等於非洲豬瘟。”仇華吉進一步解釋說,非洲豬瘟的發生,與非洲豬瘟病毒的毒力、感染劑量、感染途徑、豬品系、營養、環境、管理、防疫等諸多因素有關,我們要做的就是,改變非洲豬瘟發生的條件,包括降低病毒載量、保護豬隻黏膜屏障、優化營養和環境等,儘量不讓這個等式成立。

養豬要以豬爲本,以豬爲中心

在總結了當下主要防非模式的成功之道後,仇華吉呼籲,防控非洲豬瘟,要提升意識,包括福利養殖意識、生物安全意識、系統防控意識等,更重要的是,要回歸本原,循自然之道:養豬要以豬爲本,以豬爲中心,實行“豬性化”管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