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通動保(2020)千名合作伙伴三亞年會暨第13屆“合作 發展 共贏”論壇在三亞隆重舉行

(豬易傳媒 王恩慧 報道)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世界格局、中國經濟形勢錯綜複雜,而在畜牧業大變局、非洲豬瘟和新冠肺炎沸反盈天新形勢下,動保企業和經銷商也到了戰略抉擇的關鍵時刻!

“一切爲了養殖人的笑”,怎樣才能讓養殖人開心地笑?舒心地笑?放心地笑?爲了理清思路、找到對策,2020年12月15-16日,以“放飛心情再起航 聚心聚力通未來”爲主題的恆通動保(2020)千名合作伙伴三亞年會暨第13屆“合作 發展 共贏”論壇在三亞亞龍灣喜來登度假酒店隆重召開。

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四川省畜牧業協會會長蘭明建,原四川省畜牧業協會會長刁運華,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豬傳染病研究室主任、豬烈性傳染病創新研究團隊首席科學家仇華吉研究員,農業農村部種豬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廣州)質量負責人樊福好博士,原吉林大學韋旭斌教授,西南大學原副校長王永才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薛飛羣研究員,西南大學曾忠良教授等專家學者,以及恆通動保全國各地合作伙伴齊聚一堂,共敘友好情誼,共商發展大計,共繪美好未來。

恆通動保董事長郭亮分享主題演講:放飛心情再起航 聚心聚力通未來

恆通動保(2020)千名合作伙伴三亞年會暨第13屆“合作 發展 共贏”論壇現場,高朋滿座

“一切爲了養殖人的笑”

未來已來,動保企業和經銷商要麼轉型升級,要麼轉行出局。

在恆通動保董事長郭亮看來,得養殖人信賴者,得天下,“一切爲了養殖人的笑”未來獸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將從單一的輸出產品,向輸出用戶價值轉變。

作爲一個愛國的民族企業,始於1977年的恆通動保,始終堅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信仰,用“家國情懷、家園意識、家人心理”對待產業、上下游夥伴和員工,堅持“走正道、負責任、有情有義、創新與匠心”,不斷升級生產體系和質量體系,爲養殖人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降低動物疾病風險,實現輕鬆飼養、快樂養殖。同時,秉承着對經銷商羣體負責任的一貫傳統,恆通動保與合作伙伴始終不離不棄、風雨與共,並努力爲合作伙伴聚勢賦能,幫扶合作伙伴成長,通過合作伙伴更多、更好地服務於養殖人。

新形勢下,恆通動保將從單一動保產品生產經營,向畜牧服務企業轉型。2021年,恆通動保即將開啓新的集團化、產業化、多元化的發展戰略與佈局。

在郭亮的描繪中,恆通動保將通過產品、服務、模式等戰略部署,從八個方面推進,奔向“恆之夢”——圍繞人類健康事業構建產業生態圈,進入更廣闊的發展領域,通過恆通大健康產業戰略,履行“關愛生命 呵護健康”使命,與合作伙伴一起突破更大的事業目標,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對於養殖集團,恆通動保將提供定製化產品,同時,通過抗生素、消毒劑、微生態、中藥等相關獸藥的科學選擇和正確使用,標準化、流程化和制度化管理體系搭建,聯合實驗室檢測研究,臨牀用藥試驗研究等增值服務,促進養殖集團健康發展。

那麼,怎樣幫助中小養殖戶和家庭農場降本增效呢?

原西南大學副校長王永才教授認爲,中國是農業大國,中小型養殖場仍然是中國養殖業的發展主力和常態。但他同時指出,養殖業將成爲高科技、高投入、高回報的新農業模式,合作社專業農戶逐步替代小農戶是不可遏制的趨勢。

“動保經銷人員的發展機會:做新人——儘快成爲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能創新的新型農業職業技師,幹實事——從動保產品銷售人轉變成現代養殖合作社科技服務體系的職業化經理人員,擔當新使命——參與踐行鄉村振興戰略。”在詳細分析了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格局、國內外畜牧業生產現狀、我國養殖企業的組織化模式以及當前中小型家庭牧場發展路徑之後,王永才指明瞭動保經銷商轉型升級、切實爲養殖人服務以及自我價值最大化的方向和途徑。

這一觀點和郭亮不謀而合。“經銷商的高質量發展,將由單一的動保獸藥經銷商,升級爲畜牧業生產資料供應和技術服務平臺。”郭亮的解釋更清晰,當平臺思維頻繁出現,在很多時候,問題即答案。

事實上,當集團養豬企業佔盡天時地利、養禽基本被大集團和大戶佔據,抱團取暖纔是中小養殖戶和家庭農場正確的重啓方式。“恆合社”的問世,便也水到渠成。

西南大學原副校長王永才教授分享:雙循環經濟格局下畜牧業發展趨勢

恆合社:始於情懷,忠於使命,成於擔當

豬週期下豬價大起大落,一路走來,冷暖自知。在郭亮眼中,看似風光無限的養豬業,實則“一地雞毛”。郭亮坦言:“做農業,只適合有情懷的人。”投身畜牧業,也是如此。

“一切爲了養殖人的笑。”在接受豬易傳媒記者採訪時,郭亮表示,共富裕,通未來,幫農民富起來是我們最想做、最願意做、也能做的事,這是恆合社的價值和使命。

據瞭解,恆合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本文簡稱“恆合農牧”)近兩年推廣的以合作社爲平臺、中小養殖場和家庭農場爲基礎的全新標準化、制式化的“恆合社”運營模式,通過資源整合、社員服務、政策對接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幫助經銷商轉型升級,幫助養殖人實現了降本增效。

從2017年至今,恆合社從無到有,日益壯大。郭亮希望,未來能和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並肩作戰,依靠優勢互補、力量聯盟、規模效應、技術提升和價值鏈整體收益的合理分配及科學協同,聯合中小養殖場和家庭農場形成利益和命運共同體,打造永續經營、共同富裕的農牧產業服務平臺,引領養殖人和產業夥伴協同發展、共同致富,助力國家鄉村戰略的實施。

恆合農牧總經理強正虎分享:恆合社——經銷商事業轉型的必由之路

恆通動保銷售中心副總經理唐李分享:2021年銷售中心營銷策略及工作規劃

用理論、產品、技術、經驗等全方位賦能,只爲讓養殖人笑

爲了幫助合作伙伴掌握產品解決方案,有效解決養殖人的生產煩惱,在主題論壇環節,多位專家學者的分享直擊養殖行業痛點,見解獨到,爲與會者帶來了最前沿的理論和方法,大家紛紛表示對生物安全防控體系、非洲豬瘟和豬藍耳病防控等有了更深的認識。不僅如此,恆通動保還通過“產品+方案”的方式,針對具體臨牀問題,給出了系統的答案。

談到非洲豬瘟的防控,哈獸研仇華吉研究員提醒大家,要有基於系統思維和風險管理的疫病防控策略。“養豬是系統工程,防非需要系統思維。”仇華吉說。

他進一步指出,非洲豬瘟防控要三管齊下,系統防控。一是關“水龍頭”,掐住病毒之源,控制病毒增量;二是降低“病毒載量”,消減病毒存量;三是提升“酒量”,內外兼修,提高豬隻耐受性和感染閾值。

“更重要的是,養豬要以豬爲本,以豬爲中心。”仇華吉強調。

農業農村部種豬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廣州)質量負責人樊福好博士,從非洲豬瘟病毒的屬性、(病毒)清除、切斷傳播鏈條及健康管理等角度,對非洲豬瘟防控的多個關鍵詞進行了一一解讀。

哈獸研仇華吉研究員分享:非洲豬瘟的系統防控策略

農業農村部種豬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廣州)質量負責人樊福好博士分享:非洲豬瘟防控關鍵詞

西南大學曾忠良教授從豬藍耳病的背景、診斷講起,詳細剖析了中西醫結合防制豬藍耳病的關鍵技術,並提出“養、防、檢、制”四字金訣。

曾忠良還詳細介紹了生物安全、消毒技術、疫苗免疫、藥物預防、傳統中醫理論及其靈活應用、中獸醫藥健康管理的基本方式和方法等內容。

隨着飼料禁抗、養殖端限抗政策的落地,中獸藥在養殖中的應用成爲熱門話題。原吉林大學韋旭斌教授在《中藥在現代家禽養殖中的科學應用》的主題報告中,總結了運用中獸藥的“三精”原則,即精通藥理(產品)、精確診斷(臨牀)、精準施藥(時機),並以中藥方劑雙黃連爲例,介紹了其作用機制和臨牀辨證用藥,對一線生產頗具指導意義。

西南大學曾忠良教授分享:中西醫結合豬藍耳病防制關鍵技術

原吉林大學韋旭斌教授分享:中藥在現代家禽養殖中的科學應用

在前沿理論的加持下,“產品+方案”讓養殖降本增效“落地”。

恆通動保禽藥事業部技術經理韓亮月、恆通動保產品部經理田春、恆通內江豬保種繁育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麗芳、恆通動保牛羊事業部謝坤經理,分別進行了《家禽高效無抗保健探討》《後非瘟時代酸化劑的選擇及運用策略》《後非瘟時代恆通洗消產品的選擇及應用》《驅蟲健胃臨牀同步應用的實踐》《母畜/奶畜驅蟲藥品的選擇與運用》《運輸應激及肺炎防控的臨牀應用方案》專題分享,詳細介紹了恆旦寶、連黃顆粒、恆淨酸、恆潔安(鹼性泡沫清洗劑)、恆淨(三氯異氰脲酸粉)、犇羴貝呼清、仲克寧驅蟲健胃包、姆重靜等產品的特點、優勢及臨牀應用。這些來自恆通動保的匠心智造精品,將成爲幫助養殖人降本增效的有力武器。

圖爲:恆通動保禽藥事業部技術經理韓亮月(左上)、恆通動保產品部經理田春(右上)、恆通內江豬保種繁育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麗芳(左下)、恆通動保牛羊事業部謝坤經理(右下)詳細介紹恆通動保匠心智造產品特點、優勢及臨牀應用

乾貨滿滿,與會人員認真聽課、用手機記錄下重要知識點

恆通動保精心打造豪華盛會,與合作伙伴共享這一場年終的盛宴與歡樂

論壇結束後,迎來了溫馨的“天之蓮之夜”——第七屆“恆之夢”頒獎典禮。最終,熱鬧的年會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落下帷幕。

“天之蓮之夜”——第七屆“恆之夢”頒獎典禮精彩瞬間

合影留念

有夢想,纔有遠方。2020年即將過去,站在2021年的新起點、新徵程,恆通動保將繼續攜手合作夥伴再出發,奔向新的嚮往、新的高度,奔向“恆之夢”。

寫在最後:

可以預見,非洲豬瘟、飼料禁抗、養殖端減抗等帶來的養殖業的深層次變化,將促使我國動保行業重新洗牌。所謂知大勢者立潮頭,無論是持續的產品迭代推陳出新,出色創新的商業模式——“恆合社”,還是長遠堅定的服務思維——“一切爲了養殖人的笑”,都說明恆通動保正是那個充滿智慧和勇氣的“知大勢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