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烘焙指南採訪的第21位有烘焙故事的人

葉衛(louie ye)

(WACS)世廚聯認證國際裁判;

中國烹飪協會註冊中國烹飪大師;

WORLD PASTRY CUP甜點世界盃中國賽區組委會主席;

中國西點頂廚俱樂部TPCC主席;

FHC中國國際甜品烘焙大賽組委會主席;

上海餐飲烹飪行業協會西餐專委會常務副主席;

中國飯店協會西餐委員會副祕書長;

中國國家甜品隊教練;

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

葉衛對於中國甜品圈的意義不能一言以蔽之。

較爲人知的。他是最早參加世界糕點錦標賽並獲得名次的華人,也是世界巧克力大賽首位中國裁判。

不爲人知的。他是現象級夢龍快閃店操盤手,上海新世界熱門打卡地幻品掌門人。與此同時,他也是因堅持職業教育免費化,而關閉頂廚實體學院的“失敗”老闆。

葉衛生命的正面和反面,都是轟轟烈烈,甚至過於膾炙人口。而讓葉衛成爲葉衛的,是在人生每一個階段都能擺放好自己的位置。在低位時不好高騖遠,在高位時不沾沾自喜。

位置1:孩子和學生

勇於接受他人的託舉

葉衛人生中唯二的幸運點來自於父母和老師。依託這兩個錨點,他看到了甜品世界的入口。

生於計劃經濟時期,卻可以用半個月的雞蛋配額製作失敗戚風而不被打罵。可以在每一天享用老奶油蛋糕。也可以在90年代,成爲中國第一批喫到漢堡橙片的人。手頭是不寬裕的,但是父母對於葉衛的愛和支持是寬裕的。

如果生在今天,葉衛,也許會效仿自己的母親成爲一名工程師。然而,在1985年,因着教育資源短缺,更是因爲長輩們的遠見。葉衛放棄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而是開始在太平洋大飯店數25美金的貓眼,跟着新加坡人學習系統裱花。

也是在這個時期,葉衛從認真做孩子,轉換成認真做學生。他開始積極地參與各類大賽,結識全新的生命託舉者。

第一次比賽理所應當地失敗了。而讓葉衛失落的不是低分,而且與當時的評委,也是之後的啓蒙人艾瑞克沒有產生深刻的交集。

他清楚地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生命有門板,那麼就用硬性社交撬開它。爲了成爲艾瑞克的學生,他逼迫自己出入廚師俱樂部,期冀可以偶遇這位代表當時先進甜品技術的師傅。

上海就這麼大,甜品圈就這麼小。艾瑞克必然被年少的葉衛圍堵到,他的甜品之路開始開掛。從容器收集,到原材料選擇,最終到比賽作品運輸,事無鉅細。葉衛的自驅力,是他能一直尋到領路人的重要內因。

羽翼不豐,就不要輕裝簡行。

年少時,需要的是不意氣用事。需要的是聰慧地從周邊環境拿走自身所需。需要的是學會人的社交屬性,並在不斷地交匯中,一直成爲學生,一直汲取養分。

位置2:打工人

成爲米其林餐廳的“卷王”

葉衛是一個隨時可以停下享受成就,卻一直逼迫自己在路上的狠人。

當在酒店系如魚得水之後,他開始尋求新的磨練和打擊。比如挑戰成爲第一位中國籍的米其林餐廳主廚。

能在米其林能熬過十年的都是卷王,更何況是在中國的外灘3號。

不同於國外一二人小聚的習慣。中國人更喜歡多人用餐。這意味着,大多數時候,葉衛和他的團隊需要同時,精準,無失誤地準備五份以上的盤式套餐。其中一份出現製作和擺盤的失誤就要全部重來。

在2平米一個人的狹小後廚,每個人都是機器。【最好玩的就是比賽誰睡的少。聽起來最帶勁的就是不停響起的摧菜鈴聲。】

如今被詬病的996,對於那時候的葉衛就是福報。每天實打實地工作17個小時,纔是米其林師傅常態,而葉衛則是這個體系裏最內卷的一個人。

也是從米其林時期開始,葉衛不得不脫離比賽體系,不得不開始重新認識甜品。

葉衛品牌【幻品】的盤式甜品

對於市面上流通的甜品,藝術性不應該是最重要的,更多的應該是激發味覺荷爾蒙。與其花費一週製作一份糖藝裝飾的生日蛋糕,不如將心思從炫技挪到口味上來。chef有chef的職責,請心無旁騖地製作美味。

藝術請留給藝術家,甜品的概念請歸位吧。

位置3:葉衛

最好不要做天才

現在的葉衛,將自主品牌幻品的線上線下運營交給了專業的經理人,繼續擺放好自己的師傅定位,專心於每一季度的產品研發。創建TPCC中國西點頂廚俱樂部,從師傅中來,註定也會回到師傅羣體中去。

也開始努力帶後輩,就像當年自己的導師艾瑞克一樣,給後浪們事無鉅細的無償職業教導。積極籌備國內國際烘焙賽事,讓更多人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炫技舞臺。在他的努力下,FHC西點烘焙大賽從烹飪大賽中獨立出來,變成了自成一體的洲際賽事。而在協助中國選手走出國門的事情上,葉衛更是加緊了步伐。

從被他人庇護,到庇護他人。葉衛走過酒店系,趟過米其林,拿獎到手軟,也開了自己的店,玩過了烘焙學校,培養了晚生,葉衛得出的最後結論是最好不要做天才。

世俗的成功往往與天才背道而馳。

從低級跳到高級,普通人一步步走,會慢慢積累社會資源,人際關係,在磕磕碰碰中收穫教訓。而一步登天的人,缺少了中間的細節,大多數是需要回爐重造的。

葉衛提到一個聰慧的徒弟,在門店師傅,企業研發,酒店chef三個道路上反覆橫跳,總想着近路包抄,不知道堅持的意義,在每一段職業生涯裏都身在曹營心在漢,最終卻三處碰壁,從年輕有爲到被末流淘汰。

對於每一個普通人,人生最大的捷徑也許便是按部就班。就像跑一趟馬拉松,跑的越久疼痛的地方越多,但只有堅持跑下去,之前的疼痛才值得。

人物三問

Q:爲什麼師傅開店往往成少敗多?

葉:師傅起於技術,而困於技術。開店不只是需要好的產品,更多的往往是行業外的社會資源。

Q:如何看待烘焙行業技術的價值差異?

葉:師傅分爲兩種。一種是因爲只會一樣東西不得不做師傅的,我們稱爲手藝人。另外一些,他們有着開闊的眼界,知道如何去發散思維。不斷地通過破局讓社會看到自己的其他的價值,這類人可以稱爲匠人。匠人和手藝人之間的財富差距,是理所應當的。

Q:是否支持現在年輕師傅當網紅呢?

葉:打造網紅那是資本該乾的事。網紅是極度偶然的產物。只有頭部的紅人才能分得利潤,其他也只不過是互聯網的打工人而已。打造網紅,那是連資本都掌握不了的財富密碼,我認爲不可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