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每一次觀測都會分裂出一個平行世界,或許它就在“身邊”?

看到了一條關於潘博文事件的熱搜,許多喫瓜網友對此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通過評論可以看到有部分網友認爲他說的是事實,雖然作者本人已經承認這是他虛構的,但是這部分網友仍然相信他說的是真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瞭解一下,主要講的就是一個消失的高中同學的故事,反正故事看起來挺懸疑的,至於潘博文這個人存在的真實性與否,這裏就不去考慮了。

評論中大家認爲平行時空是存在的,認爲在宇宙中還存在着無數個與我們的世界相似的平行世界,它們之間互不干擾,但存在着某種獨特的聯繫。

大概是從公元2000年開始的,平行宇宙已經不再只是科幻小說中的設定了,在更多的證據以及理論推理下,一些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開始研究平行宇宙,這一切的故事究竟從何時開始呢?是從宇宙學建立時開始。

在早期人們認爲宇宙是永恆不變的,時間是均勻流逝的,這是20世紀初科學界的普遍看法,就連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是這麼以爲的,他在他的廣義相對論引力方程中加入一個宇宙常數來保證宇宙處在穩定的狀態下。直到哈勃通過觀測提出了哈勃定律,宇宙是永恆的穩態的這一觀點才被打破,愛因斯坦在知道哈勃的發現之後,他自己也非常的後悔,後悔當初爲什麼要加一個宇宙學常數,不然的話這個發現就是他的了。哈勃的這一發現是宇宙膨脹的有力證據。20世紀40年代,伽莫夫等人提出了熱大爆炸宇宙學說,這就是早期的大爆炸宇宙理論,該理論表明宇宙起源於138億年以前,由一個極其微小的點,爆炸而來!

雖然大爆炸宇宙理論解決了宇宙是什麼狀態這一個難題,但是還是有一個問題無法解決,這就是宇宙爲何如此平坦?如果按照大爆炸宇宙理論,在早期由於引力的作用,物質的分佈是不可能均勻的,那麼物質密集的地方,光被吸收的就會越多,而物質稀疏的地方就會有更多的光留下來,這樣就會導致我們所發現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理論上應該是不均勻的,不應該是均勻的3K,而應該展現出的是這邊背景溫度很高,那邊背景溫度就很低。

一個新的問題出現,就會有一個解決它的理論出現。

於是暴脹理論問世,它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由於暴脹的速度非常快,是指數級別的暴脹,所以在宇宙誕生很短的時間內,遠超過光速的暴脹就把一切給抹平了。科學家根據模型計算得出了一個結論,宇宙已經存在了137億年,宇宙的大小是一個半徑爲465億光年的一個光球。那麼問題又來了,如果說我們的宇宙直徑只有九百三十億光年,那麼宇宙之外有什麼呢?是另一個宇宙還是空無一物呢?大多數科學家相信在我們的宇宙之外,還有別的宇宙與我們在空間上是相鄰的,這樣就構成了第1層宇宙,也就是說,在更大的空間內有無數個像我們宇宙一樣的宇宙,也可能存在無數個和地球一樣的星球以及無數個你。

這樣的平行宇宙並沒有使我們很感興趣,因爲他們距離我們是如此的遙遠。而在科幻作品中所描寫的平行宇宙,或者說平行世界,距離我們就感覺很近。似乎某一個時空錯亂,就可能進入到另一個宇宙中了。

20世紀初,量子力學開始。量子力學的核心也是最本質的實驗,就是雙縫干涉實驗。當電子槍發射一個個電子,由於電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它們就像水波一樣穿過兩條縫隙在後面的屏幕上,形成干涉條紋,可是當你用一臺觀測設備去觀察電子的軌跡時,就會發現電子只穿過其中一條縫隙了,而且不再形成干涉條紋,它就從波動性忽然轉變爲了粒子性。難道電子有意識,它可以察覺到它自己是否被觀測嗎?於是以玻爾爲首的哥本哈根學派做出了一個解釋,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哥本哈根詮釋。就是說,當你不去觀測時,它處在疊加態,也就是說,既通過了這條縫隙,也通過了那條縫隙,而當被觀測時就會呈現出粒子形態,只通過一條縫隙,許多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在內,對哥本哈根詮釋是不理解的。

1957年,普林斯頓的研究生埃弗雷特提出了另外一種解釋,也就是所謂的多世界詮釋,他解釋道:在雙縫干涉實驗中,無論你觀測與否,電子確實通過了所有的縫隙,但是爲什麼當你觀測時它只通過了其中一條呢?這是因爲人本身也是由微觀粒子組成,所以人也具有波動性。所以當你觀測時,其中一個你看到的是電子從其中一條縫隙穿過。另一個你,也看到電子從另外一條縫隙穿過。你們兩個互不干擾也相互無法感知。也就是說在觀測的那一剎那,你就分裂成兩個你了,分別處在兩個量子平行宇宙之中。

這樣的解釋看似很玄幻,但實際上,相信這樣解釋的物理學家不在少數。

這樣的解釋好像與科幻作品中的設定有些相符。比方說在電影彗星來臨前的那一夜中,這部電影講的就是關於平行世界的比較燒腦的電影。

暴脹平行宇宙與量子平行宇宙是現在主流的關於平行宇宙的理論,而像在弦論中又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關於平行宇宙的猜想,比如所謂的膜宇宙、景觀宇宙等等,但是呢,由於它們缺乏最爲重要的理論依據,所以現在還沒有被廣泛認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