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近日报道称,中国首条卫星智能生产线在武汉试运行,可年产240颗卫星。有分析认为,这一数据或许不准确。

在1996年台海危机中,因卫星而受制于人的中国开始将自己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大气层以外,因而有了现在的北斗等一系列中国卫星。

据中国《湖北日报》1月14日报道,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公司已完成中国首条批产卫星智能生产线的研制、生产及安装工作,生产线已开始试运行阶段。

报道称,这条智能生产线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的航天器智能制造中心,从设计到试运行共耗时429天,可以实现年产240颗卫星的产能目标,相比于以往单件小批量手工生产的模式而言有了极大的提高。

据悉,近年来有多家金融分析机构指出,高速互联网卫星正在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因而吸引了大笔投资进场。所以,除了这条由中国国有企业建设的卫星智能生产线外,另有多家中国民营企业也在试图推进卫星智能生产线的建设。

其中,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2020年9月便开始在唐山进行卫星智能生产线的建造,该公司曾对外表示,在一期工程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00颗卫星的产能。

另有银河航天(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宣称将在南通建造一个年产达300至500颗卫星的卫星智能制造工厂,这一工厂在建成后将是中国商业航天领域首个可以对标美国SpaceX公司“星链计划”的项目。

航天科工二院的机械专家刘峰表示,这类卫星智能生产线可以根据卫星类型和工艺要求自主调整程序,来适应多种卫星在构型、尺寸、重量上的差异。同时,通过在关键工艺环节使用机器替代手工进行操作,这类智能生产线较之手工生产的效率可提高40%以上。

然而,资料显示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这条卫星智能生产线的预期年产量数字曾经过多次变动,中国《长江日报》与中国新闻网分别于2019年4月25日、2020年10月19日的报道中称,该智能生产线的年产量可达100颗卫星和100至200颗卫星,而中国《湖北日报》在2021年1月14日的报道中又添上了240颗这一指标。

对此有分析认为,这条生产线的年产量预期或许还会随着配套设施的建设进度等条件而改变,但也有可能是该生产线所属的国有企业因报功心切或其他因素而夸大了生产线的年产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