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媒體近日報道稱,中國首條衛星智能生產線在武漢試運行,可年產240顆衛星。有分析認爲,這一數據或許不準確。

在1996年臺海危機中,因衛星而受制於人的中國開始將自己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大氣層以外,因而有了現在的北斗等一系列中國衛星。

據中國《湖北日報》1月14日報道,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空間工程公司已完成中國首條批產衛星智能生產線的研製、生產及安裝工作,生產線已開始試運行階段。

報道稱,這條智能生產線位於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衛星產業園的航天器智能製造中心,從設計到試運行共耗時429天,可以實現年產240顆衛星的產能目標,相比於以往單件小批量手工生產的模式而言有了極大的提高。

據悉,近年來有多家金融分析機構指出,高速互聯網衛星正在推動全球經濟的增長,因而吸引了大筆投資進場。所以,除了這條由中國國有企業建設的衛星智能生產線外,另有多家中國民營企業也在試圖推進衛星智能生產線的建設。

其中,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2020年9月便開始在唐山進行衛星智能生產線的建造,該公司曾對外表示,在一期工程建成後,可實現年產100顆衛星的產能。

另有銀河航天(北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宣稱將在南通建造一個年產達300至500顆衛星的衛星智能製造工廠,這一工廠在建成後將是中國商業航天領域首個可以對標美國SpaceX公司“星鏈計劃”的項目。

航天科工二院的機械專家劉峯表示,這類衛星智能生產線可以根據衛星類型和工藝要求自主調整程序,來適應多種衛星在構型、尺寸、重量上的差異。同時,通過在關鍵工藝環節使用機器替代手工進行操作,這類智能生產線較之手工生產的效率可提高40%以上。

然而,資料顯示位於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的這條衛星智能生產線的預期年產量數字曾經過多次變動,中國《長江日報》與中國新聞網分別於2019年4月25日、2020年10月19日的報道中稱,該智能生產線的年產量可達100顆衛星和100至200顆衛星,而中國《湖北日報》在2021年1月14日的報道中又添上了240顆這一指標。

對此有分析認爲,這條生產線的年產量預期或許還會隨着配套設施的建設進度等條件而改變,但也有可能是該生產線所屬的國有企業因報功心切或其他因素而誇大了生產線的年產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