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唐一塵

對現存唯一恐龍泄殖腔化石的重建可能有助於闡明這種史前動物是如何交配的。相關論文近日刊登於《當代生物學》。

泄殖腔是許多動物身上的一個“萬能”開口,能用來交配、產卵、排尿和排便等,包括蜥蜴、海龜和鳥類在內的許多動物都有這一器官。

2016年,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Jakob Vinther和同事分析了一頭長約1米的鸚鵡嘴龍保存良好的皮膚。他們注意到,這頭恐龍的泄殖腔似乎也出奇的完整。

Vinther團隊把這個經過億萬年壓縮而變平的化石,從一個二維的“薄煎餅”變成了一個三維數字模型。

研究小組隨後將鸚鵡嘴龍的泄殖腔與其他動物的泄殖腔進行了比較。

大多數從恐龍進化而來的鳥類主要通過“泄殖腔親吻”來繁殖。Vinther認爲鸚鵡嘴龍卻不是這樣做。

它的泄殖腔口大部分被兩層皮膚覆蓋,這使其泄殖腔看起來更像鱷魚的而不是鳥類的。

雄性鱷魚有一根從泄殖腔延伸出的生殖器,Vinther團隊懷疑鸚鵡嘴龍也有。

而且,這種恐龍的皮膚可能隱藏着能產生誘人氣味的麝香腺。

這一結論與之前另一個團隊得出的結論相呼應,該團隊分析了同一塊鸚鵡嘴龍化石。

新分析還表明恐龍泄殖腔中含有大量的黑色素。

Vinther最初認爲黑色素是爲了防止微生物感染,但黑色素是在皮膚的外部,而不是在身體內部,所以研究人員猜測,它可能使泄殖腔凸顯出來。

Vinther說,這種視覺信號很不尋常。

他假設鸚鵡嘴龍可能像狗一樣吸引伴侶,例如通過視覺和在尾巴周圍聞嗅探。

美國馬里蘭大學的Thomas Holtz說:“我們以前從未有過如此近距離和個性化觀察恐龍的機會,至少在這個部位是如此。”

但他指出,一個樣本讓人們很難推斷這些特徵在鸚鵡嘴龍身上有多典型,或者在一般恐龍身上有多典型。

Vinther希望,對泄殖腔的分析能鼓勵其他研究人員重新研究他們的化石,以瞭解恐龍是如何吸引配偶的。

然而他承認,找到柔軟結構保存完整的化石的可能性很低,但“我不會屏息以待”。

相關文章